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转化战场

    洛纯走后,李厥对着无意笑道:“百骑这帮人也不能时间干太久,否则心思太阴暗了。”

    “大王,他们为大唐立了功劳的。”

    “蠢货,我又没说把他们处理了,无意啊,我发现你的心思也很阴暗啊,要不把你先轮换了?”

    “奴婢自然要伺候大王的,若是哪天大王觉得奴婢没用了,您说一声,这些年得大王厚赏,也有点积余,总得给自己选一口好棺木的。”

    主仆两人开了两句玩笑,没一会贾敦颐又来了,这次对方还带着一个人。

    李厥目光看向对方,对方有点草莽的性子,跪在地上咚咚咚的磕了三个,这才起身道:“贵人,我叫鲁通,曾也是洛阳一地的商贾,

    四年前有人看中了我家的铺子,想低价买去,那是祖上传下来的,我自是不愿意,他们便利用关系挤怼。”

    “如今呢?”

    “铺子停了,但某宁愿关张,也不会出售的,现今某在洛水之上从事挑工,没啥名堂,但好在人面熟,贵人差人在洛水穷苦人中一问便知。”

    李厥点点头道:“那便是你了。”

    又对一旁的贾敦颐道:“刺史辛苦,这几天想来受了不少的闲气吧。”

    “为百姓奔走,便是再受点气又如何!”

    “行了,你们且回等着吧。”

    两人走后,李厥把狄仁杰叫到了书房。

    “操纵者中有白马寺,你去处理。”

    狄仁杰愣了愣抱拳称喏,下一刻又忍不住问道:“公子,尺度该如何…”

    “什么尺度?”

    狄仁杰了然,退了出去。

    ……

    接下来几日,城中的物价还是在疯涨,似乎丝毫没有停滞下来的意思,百姓已经在忍受的边缘。

    又过了几日,就在百姓觉得暗无天日之时,有一姓鲁的本地豪商出面,联合官府宣布,要对洛阳部分旧坊进行改造。

    护卫带着豪富每个坊找里长和坊民谈判,不仅给大家盖新房,还会支付一大笔补偿款。

    不仅如此,还出示了新房的布局图,精致漂亮的二层楼房,刚开始大家还不信,但有一天,洛阳中心的大街上,突然多了十几个铜山,

    贾敦颐与豪商同时出面,告诉大家,只要大家的房子还没有建好,新房子如期没有搬进去,那么这个铜山便一日留在这。

    若是工期烂尾,那么官府做主用这些铜山来赔付大家的损失。

    签了协议搬进豪商临时安置的地方,就能拿到补分的补偿款,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家每月还能领到十斤粟米,半斤食盐,一直到新房交付后停止。

    这个诱惑力太大了,有第一个签了协议,领到钱和当月补贴的粮盐之后,越来越多人参与了签约。

    这还不够,豪商还说了,每家还可以出一丁到工地上做工,工资每天暂定八十文,原本还在犹豫的人这下是真不犹豫了,一时之间签协议的人居然排起了长队。

    承福坊中,李厥正在听着汇报。

    “截止目前,已经有七千余户签了协议,我们还要接着弄吗?”

    “一直签,签到一万五千户再说。”

    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人口大城,长安城中人口约有六十万户,总人口三百二十万左右,而洛阳则有十八万左右,总人口在一百一十万人,

    所以一万五千户,约为洛阳户籍的十分之一。

    “可是臣不理解,这样做,还不如直接给百姓发钱发粮呢。”房燕客实在搞不明白李厥为何要这么做。

    李厥没搭理他,而是看向狄仁杰问道:“核算出成本了吗?”

    “按一万五千户算的话,重新建立的房子,我们可以压缩大量的土地出来,按之前规划的小院落,大概能有四千五百户左右,

    包括修建的费用一起,一套折算大概在300贯左右。”

    李厥点点头道:“还行,比我预想中的还要低。”

    说罢又看向张柬之,对方也是前日星程赶来。

    “太孙,这次银行用及的压库金,已经全部撂在洛阳的大街之上了。还有您制造的那些劣币,现在已经赔付出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估计一旦动工,很快就能消耗干净。”

    张柬之的面上带着疲态,萧若与席君买赶回去花了四天,收到李厥的信后,他就开始打包所有货币,一刻不停的赶了过来。

    过来之后,他虽未出面,但一直在配合着鲁通的工作。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一下,这场货币战争,胜利也必将属于我们。”

    狄仁杰担忧道:“大王,若是百姓将这些钱留下来,到正式实施的那天,岂不是害了百姓?”

    “这就要看世家这帮人的贪婪程度,若是他们及时收手,到时这笔钱大不了我们回收,若是他们一直涨价,百姓的心思买涨不买跌,会急切的将钱换成米粮的。”

    ……

    接下来,好几个位置极好的坊市先开始了动工,一幢幢的旧房被拆除,越来越多的百姓也参与进了拆家的队伍之中。

    王林对于反馈的消息有些看不懂,便再次召集人开会,这次不仅五大世家,就连本地参与的世家也来了人。

    “说说吧,这个鲁通是怎么回事?”

    “他本就是本地的一个地皮,家里有个铺子,想卖与我家,我家看不上,他便关了铺子,现在算是洛水上的浪荡子。”本地元家代表解释道。

    大家心知肚明,这话是假的,但也没必要揭出来。

    “我是问,鲁通行事为何官府会与他一道,还有洛阳街上的铜山从何处而来?”

    “王公,他盖他的房子,我们玩我们的,两不相干便是。”

    王林看了眼说话之人,面上浮现一丝不喜,这得多没脑子才会说出这话。

    官府不尽快平抑粮价,减少百姓的怨言,此刻居然扶持起人盖房子,这本身就不正常。

    初听之下,他以为官府这是在转移视线,但想想也不对,此刻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要不要也参与其中,和他们抢地皮?”长孙氏来人言道。

    王林摇摇头道:“暂时未搞清他们的意图,盲目行事容易为他人所乘。”

    恰在此时,有人来报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