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4章 店长的顾虑

    在店长的大力“推销”下,男人的眼神果然微微一变,萧承羽暗自道这人应该是个见过世面的,不会被这种王婆卖瓜式的营销糊弄到,就算是惊,也只是轻微。

    “哦,那我就更期待了。”男人双手抱在胸前,居然是副审视的模样:“名头这么响亮,要是看走眼就不好了。”

    听得对方话里隐晦的激将,萧承羽哪能上套,他微微摇头:“是他们太高看我了,我才涉世多久,接触的古董本来就不算多,比不过前辈们几十年的积累,打眼也在情理之中。”

    没等对方知应,萧承羽手指在桌上叩了叩:“但对今天这个,势必是不会打眼的。”

    清三代的外销瓷以釉下青花器为主,清三代则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

    萧承羽只说是清三代,并未说是哪一代,要说统一点,有。

    除了一定会有包浆以外,清三代外销瓷以釉下青花器为主,器物的纹饰以山水人物、花鸟、缠枝花和外商指定的画法等纹饰为主。

    凡用斜线分格子的画面白线,都是用竹刀在胎体上划分格线,再在格内画纹饰,上釉烧成后,白线用手摸能明显感觉下凹状况。

    凡用直线分格子的画面白线,是用笔分格线的,用手摸无下凹感觉。

    但三代一定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康熙的器物胎脚呈台阶级状,雍正的器物胎体坚致较薄,胎脚呈泥鳅背,乾隆的器物胎体较厚,胎脚呈泥鳅背。

    清三代的外销瓷,青花发色有深有浅,有灰有艳,但由于当时的匠工水平高超,从画面能感觉所有的绘画立体感很强,分水技法高超,这是仿制品很难超越的地方。

    萧承羽的手在胎体上一摸,再看胎脚,断然道:“清三代里的乾隆釉下青花瓷瓶,胎体较厚,胎脚呈泥鳅背,这是典型特征。”

    男人闻言抬头,目光灼灼:“乾隆年间的外销瓷?”

    “正是,由于在海底中沉睡了两三百年,被咸水和暗流的腐蚀冲刷,致使釉面损坏,形成釉的表层如同脱去一层皮,”萧承羽顺手拿起一枚放大镜交给男人:“请看。”

    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瓷瓶表面的气泡破状,好在这个瓷瓶没有生出铁锈,在水底还有不错的际遇,外层的包浆也让胎釉一体,自然均匀。

    “品相佳,的确是出水外销瓷,只是释的表层还是被破坏,气泡里的胶质物还在,这层胶质物会遮住釉光,让瓷器失去釉光,不过,也不是没有处理办法。”

    萧承羽想到沈平,沈平现在每天除了帮助自己处理十三行的事,就是帮他处置那些从M国带回来的宝贝,最近更是要为了参加斗宝大会准备几件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要想拿得出手,品相必须有保证,沈平正帮他这些工作,这个出水瓷应该能处理得品相好一些,让其保留出水瓷的特点,同时恢复釉光!

    海捞瓷曾在二十一世纪初举办过大型拍卖会并大获成功,一时间被追捧得风光无限。

    之后大量的海捞瓷进入市场,也让有利可图的赝品同时涌入,为达到出水瓷的效果,仿冒者会将瓷器沉入海底几年时间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仿制品再怎么用心也很难达到几百年的浸泡效果,胎釉无法一体。”萧承羽说道:“区区几年岂能替代几百年的风化效果?你这一个,只看胎釉一体的情况就可判定是真。”

    “再看清三代里属于哪一体,要断出来并不难。”萧承羽看向店长:“所以,店长的顾虑是什么?依你的本事,应该不可能看不出来真假。”

    店长一时间怔住,让小菩萨看出来了,他当着客人的面不敢直言,这东西他不敢收!

    萧承羽若有所思,一细品就晓得店长的顾虑——担心来路不正!

    店长也是老油条,不想这来路不正的出水瓷进入十三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索性说看不出真假,不方便收,一了百了。

    结果杀出他这个程咬金,萧承羽皱起了眉头,这事还真让他搅和了!

    萧承羽的话看似对店长说的,其实是告诉对面的男人——十三行没那么容易被忽悠,哪怕是自称看不出真假的店长也不是真看不出来,只是要拦他一道罢了。

    对面的男人神色微变,这十三行名不虚传,眼前这小东家是个识货的,相当行家,这店长本来以是个没有用的,原来心里门清,人家不想惹麻烦罢了。

    现在事情搁在明面上了,萧承羽晓得自己要做什么:“身为少东家,我相信自己人,店长有他的考量,这东西若是来路不能呈明,恕我们十三行无能为力,还请客人请寻高明。”

    店长大松了一口气,小菩萨心里门清,太好了!

    来路不明的东西收了后患无穷,轻则名声受损,重则有牢狱之灾,使不得!

    这男人眼生,他偷拍照片后在圈子里一打听,起码在北州没人见过他,那必须小心为上。

    萧承羽给店长狠狠地记了一个大功劳,也庆幸自己及时发现没有落入误区,现在把事情一挑明,他也懒得多说什么:“华夏打捞的沉船也就那些,都是有迹可循。”

    “误会了。”男人总算是用正眼看人,同时挺直了腰杆:“我手上的出水瓷和国内的沉船没毛钱关系,这个完全可以考证,我这些东西来自公海!”

    萧承羽和店长对视一眼,看着是半信半疑,男人急切地说道:“此前我们将这些东西收了以后就近处理,鲜少在华夏出手,你们圈子里的人和我们没有打过交道。”

    “但最近情况有变,我们的东西在原来的渠道上没有成功出手,这才转至国内,两位这么英明,应该晓得的——公海的东西谁拿到了算谁的,我们也是靠本事吃饭。”

    萧承羽的心先落下几分,店长神色也缓和不少:“公海?”

    “怎么,不信?”男人憋了这半天终于忍不住,掏出一张照片拍在他们面前:“看看,这是我们的船——致远号,在公海也是有名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