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张网已待

    谁知大隐者,乃是不羁人。

    李清同在办公室里静静的听完张君石的汇报,递给他一张电文。

    对于前两天孙家曦的说辞,李清同当然不能全信,他的职责就是怀疑和甄别一切可疑人。

    他还是给上次来这里的特派员发了电报,询问孙家曦所说是否属实。

    给张君石的电文就是武汉的回电,告诉他情况属实,让他不要管这事,更不要暴露孙家曦和孙岳恒的身份,嘱咐他尽快找到中共的红松。

    默默的将电文放到桌子上,张君石问道:

    “你觉得这个吕照南是哪方的人?”

    李清同无语的摇摇头:

    “你看我像仙儿吗?”

    张君石兀自说下去:

    “那个袁逸舒我派人调查过,他就是一个商人,况且他是商会会长的女婿,平时就很扎眼,相信很多人都盯着他看,这些年他都老老实实的很本分,没有任何乖张的举动。

    所以我不明白吕照南监视他的目的。据我了解两人没有私人恩怨。”

    李清同手指轻轻叩击桌面,忽然问道:

    “有时候我们按照现有的线索开始思考其实就是在走歪路,这个时候往往直觉比较有效,你对吕照南是什么印象?”

    张君石想了一下,显然他也认同直觉论。

    “看不透他,他不是多言的人,但有时却很健谈。他没有成家,却也与那些夜夜笙歌的局长们尿不到一个壶里,他洁身自好,很自律,所以我在他身上能感觉到一点点同行的味道,却不是很清晰的那种。”

    “嗯,我刚来时也是你现在这种感觉,我也看不透他。接触过几回,感觉他就是一个吃技术饭的,所以他不善言谈我很理解。况且我一直对他没有深究,是因为电报局局长的资质审核非常严厉,他能通过审核说明他应该没有问题。”

    “那现在你怎么看?”

    “身在空中疑似仙,游鱼只在镜中悬。

    他既然跳出了镜子,我们就不能放他再回到镜子里去。他是什么人必须查清楚。虽然出现了一个孙家曦。但我不相信还有巧合。

    为了慎重起见,我会先让西安陕西站的同志帮忙调查那个袁伯龙和袁逸舒,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事情让一个局长念念不忘的。等到他们回信后,再决定不迟。”

    “好,我亲自去盯着看看,不能让手下人打草惊蛇了。”

    一张网悄悄的铺开了。

    ……

    袁逸舒有些恼火。

    这些年他一直很安分的静默,就怕跟人接触多了露出马脚。所以给山本丈雄他俩提供的资料都是有限的。

    况且他俩提前过来就是要利用记者的便利条件,对县城做一次仔细侦查,但两人似乎很蠢,连着三次被拒绝采访。听来饭店吃饭的那些县政府官员们说,这件事已经成了笑谈,说明咱中部县的人很有刚,就是不鸟西安来的记者。

    有时候一旦公众形成了一种看法,那看法绝对是很操蛋的,恐怕今后两人的采访会更不顺利,甚至会有更多拒绝采访的人,跟风是中国人的习惯。

    别看他与杨文财很熟,但他从来没有问过保安团的事情。你以为他不知道杨文财就是一个人精么。多问几句很可能就会引起他的注意,他才不会主动招惹关注。

    他之所以不那么热衷于情报,其实与他当初接受的“草薙剑令”有关。那个任务就是让他找到黄陵脉线,完成给轰炸机做轰炸的目标导引,完事后他就可以撤离并自裁了。

    任务完成就自裁,都特么是要死的人了,他哪里有心思搜集情报,再说情报对他也没有逑用。

    这回是三笠宫亲王做特使,亲自来县城,那县城里的情况就必须摸清楚。按计划他们只需在黄帝陵提前架好摄影机,亲王宣读祭文,前后不需要五分钟就完活,但就是这五分钟,却决定了他们能否安全撤离的问题。

    一旦县城里各方势力知道了日本人前来祭祀黄帝陵,他们的护卫队就是再能打,也走不出去县城的一亩三分地。亲王若被抓住,那可是能上国际报纸头条的大新闻。

    袁逸舒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可他也没有办法,谁让天皇还藏了个甲级计划。他现在自己都被人盯上了,哪里敢上街去帮助山本丈雄他俩。

    再说自己一直老老实实的,一旦活跃起来,必定引起注意,县城里的特务可不是吃素的。

    山本丈雄和吉田雅刀就很憋屈,袁逸舒在县城里人缘很好,可他不用呀,说怕引起怀疑,破坏了天皇陛下的大计,让他俩辛苦辛苦滴干活。

    两人虽然拜会了卢仁山县长,也得到了随意采访的自由权限,可别人不配合就跟县长没有关系了。

    这不两人又被邮政局的孙家曦局长撵出来了么。邮政局大一百多号人,很多押运邮差是配有武器的。他俩就是过来看看到底一个邮政局里有多少条枪,就被孙家曦很不客气的派人撵走了。

    开玩笑,官仙孙家曦是什么人,同行们都闭门不接受采访,他颠巴颠巴开门迎客,你想干啥,想当县长么。官场上到啥时候都不能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儿,那样会被孤立的,也遭人嫉恨。

    两人走在街上,几乎欲哭无泪了。中国人咋就这么操蛋,记者采访是多么荣光的事,就是在日本也都将记者视为座上客,好吃好喝的恭敬着。中国人什么时候这么低调了。

    街上两人顾影自怜,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忽然两人灵光一现。

    “山本君,袁逸舒说我们身上有晦气,咱俩找地方消消晦气。”

    “我正有此意。你想去黄帝陵上柱香吗?”

    “不,不,还有比女人的身上更好消除晦气的地方吗?”

    “呦西。”

    山本丈雄低低的吐出一句兽语,然后猥琐的笑了。

    “我们就去这里的清吟小班泄泻身上的晦气去。”

    “嗯,是该泄泻身上的火了,来中国这些天,神经都快绷断了。”

    “吉田君,这回我们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

    “呦西,我肯定比你时间长,你不行,上次在上海,你就是小伙子滴进去,没有两分钟就老头子滴出来。”

    “这回我老头子滴进去,小伙子滴出来。”

    “哈哈哈。”

    街上的行人都不知道两个记者抽了什么风,笑得极其下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