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9章 唱片机

    独立苍茫外,含情对暮天。

    3月31日,晴天丽日。

    越临近清明节,县城里祭祀大典的气氛越浓烈。

    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很多外地来的人,不光是来祭拜黄帝陵,还将此地作为一个瞻仰的景点而流连忘返。当然大家都想亲自参与和观看大典那天的盛况。

    日寇侵略国土,前线战况令人堪忧,老百姓就将忐忑不安的心境寄托在祖宗的陵墓上,期望老祖宗保佑家国逢凶化吉。

    坟前敬上三杯酒,万语千言付纸钱。黄帝庙里每天香火缭绕,祭拜不断。而城外的靶场像是在提醒外乡来的人,战争距离家园并不遥远,靶场里从早到晚枪声不断。

    杨文财今日精神焕发,跟打了鸡血似的,在靶场上连骂带打,督促士兵练习实弹射击。

    省保安司令部曾想给他的保安团派一批基层军官,被杨文财婉拒,那些人都是各地不要的兵痞子。他说国家现在到处都缺人,留着那些军官去最需要他们的战场上吧,他才不想让人往他这里掺沙子,那些个基层职位他是留给八路军的。

    所以陈大壮升官了,他成了第一营营长。而杨文财的警卫班班长范斌一跃当了第二营营长,这两人对杨文财忠心耿耿,不用自己人用谁。杨文财自己兼任第三营营长,这个位置他是给王彦楠留着的。

    现在全团的武器都已配备齐全,剩下的都是科目训练了。有陈营长和范营长的帮衬,保安团完成了初步的整编,就连他的警卫班都下部队担任排长去了,只留下一个叫刘天源的陕西老兵当警卫班班长。

    范斌亲自在新兵里挑选了十几个机警并有些身手的人,编成了新警卫班,其中就包括上次在军营闹事的山东人徐铁柱。

    完成初步编制后的保安团焕发了新气象,就连宋长安都感慨杨文财的掌控力,不愧是专业吃军粮的黄埔生,一番动作后就将全团紧紧抓在手里,他这个军事训练教官兼督军,在保安团就是一个供品,一个镇邪物。

    被严密戒严的靶场外,有很多看热闹的民众,部队训练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人群里奥克佳布林娜与伊佐利达两人听着断断续续的枪声,脸色很不好看。到现在为止,两人对保安团的侦查结果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你听,除了捷克轻机枪的练习点射声,还有捷格加廖夫机枪的点射声,看来昨天的传闻是真的,商会王会长给杨文财弄来了一批苏制武器,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批武器的数量。不过我可以肯定,保安团现在绝对不缺武器。”

    奥克佳布林娜用俄语低声说道。

    伊佐利达忧虑的问她:

    “这可是一千多人的部队,而且那个杨文财据说带兵练兵很有一套。这次日本人的计划很可能折在他手里。我们怎么办?”

    “还是让日本人去杀他,如果日本人办不到,我们再上,总之必须让保安团乱起来。”

    奥克佳布林娜说的很没有底气,就是杨文财死了,一千多手里有武器的保安团就好对付了么。都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想的,竟然想出这么个疯狂的计划,到时候恐怕就是完成祭拜,也走不出去了,难道那个天皇就是让他们来送死的?

    人群里还有山本丈雄和吉田雅刀,他俩的脸色比俩苏联记者还凝重。

    “山本君,你听,这是苏联机枪‘唱片机’的点射声。”

    苏联大名鼎鼎的捷格加廖夫机枪,因为该枪有着一个极为显眼的巨大圆形供弹盘,被军界称为唱片机。

    “该死的苏联人。”

    山本丈雄咬牙切齿的低声咒骂了一句,他十分清楚这款捷格加廖夫步兵用机枪的性能。有效射距800米,战斗射速每分钟80—90发,完全吊打护卫队装备的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届时恐怕护卫队会被这款机枪压着打,根本没有射距和射速上的优势,更没有这款机枪恐怖的杀伤力。

    必须弄清楚保安团到底装备了多少挺这样的机枪,还有哪些苏制武器装备,当然最主要的是必须杀了杨文财,否则这次行动就面临失败的命运。

    山本丈雄和吉田雅刀黑着脸挤出人群,朝黄帝陵走去,身后传来的枪声让他俩心里有些发慌。

    ……

    县党部。

    李清同还是挨了武汉总部的批评,上边甚至还要给负责刑讯的胡叶岩一个处分,但被李清同拦下了。命令是他下的,跟手下人无关,若有什么处分他都一个人扛下。

    李清同的态度令总部那边很无奈,给胡叶岩处分无非是让这件事有个背锅的。不过他的揽过态度也让上级很认同,吩咐他务必做好大典的反特工作,若再出现问题,就新过旧过一起算。

    李清同的护犊子自然让他在县党部的威望更高,不过他没有心情理会这些。此刻他是心乱如麻,他需要疏理一番。

    他的手指缓缓敲击桌面,正进入沉思状态。

    杨文财预料的不错,李清同从来就没有放弃对他的猜忌和甄别。

    每次白慕瑾与杨文财约会回来,他都要问杨文财都跟她说了什么,她自己说了什么。思维缜密的他就从中抽丝剥茧的研究一番。

    他发现中共的联络处好像一直掌握县党部的秘密和动向,从青年宿舍看管外地来的青年学生开始,只要白慕瑾跟杨文财说出去就总能在最快时间里传到联络处。

    尤其是郑鸿川的叛变,他这边还没有完全做出部署,中共那边就已经知道郑鸿川叛变,并迅速派来新的特派员过来控制局势。

    杨文财确实没有和联络处直接联系,可这中间有个杨文娟做传声筒就够了。所以他秘密派了高手全天监视杨文财。结果正在监视袁逸舒的吕照南就发现,与袁逸舒喝酒的杨文财被人严密的监视了。

    吕照南偷偷的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几个交替监视杨文财的人先后回到县党部,他就知道是李清同干的好事。他没有与杨文财取得联系,因为他暂时也无法确定杨文财是否是自己人,还有组织原则在,他不能破坏规则,否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监视别人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从未想到过螳螂捕蝉还有黄雀在后。监视的工作是枯燥的,监视人之间有时候就低声聊天打发时间。吕照南就偷偷听到了他们几个的聊天,原来是上边把杨文财定为中共兵运的嫌疑人。

    吕照南反复还原杨文财的所作所为,发现他有可能真是自己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欲盖弥彰掩饰自己的身份。

    他记得有一次与杨家霖喝茶,说起过保安团里的军统宋长安,提醒杨家霖小心他二儿子的队伍被军统掌控。杨家霖当时很自信的说,别看他二儿子平时不着屌,可他特鸡贼,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抢走部队。

    别小看他的留守连,当初被征调走的那个保安团里,他的亲信和骨干都被他留了下来,只要重新征召,他会迅速掌控部队。于是吕照南就心里有数了。

    在地牢里当杨文财说出“红蛛丝网斧,松柏寒不移”时,吕照南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当时他紧紧握了握扶他躺下的杨文财的手,脸上瞬间露出欣喜和欣慰的微笑。

    窗外传来靶场的枪声,李清同已经慢慢捋清了思路。

    他派人给宋长安送信,约他一起到黄帝庙里去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