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路上,老太太一边走一边叹气,想着抱了个孩子回去还不知道该如何跟家里说呢,养一个孩子可不是只给吃喝的就可以了,还要教育,虽然这段时间家里多出了些钱,但是儿媳妇们肯定不高兴。

    秦青青一路抱着孩子也有些忐忑,回去后不知道婆母会不会不高兴,还有齐景遇会不会有意见?她当时有些冲动了。

    两人都有心事,都没有说话,一直到了济世堂,吴大夫给他扎了针又开了些药,并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才走出济世堂!

    秦青青觉得既然领养了就要负责,去家禽市场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头母羊跟一头吃奶的小羊羔。

    回到家的时候,果然大家都很有意见,齐母和二婶没说话,三婶就忍不住了,

    “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啊,我们家哪里养得起!你们家二郎每年读书就花了那么多,可怜我家三郎,都十三了连学堂都没有去过”

    说着就呜呜哭了起来,一时大厅都哭闹起来!

    “都给我安静”

    老太太大喝了一声,额头抽抽的发疼。

    “孩子是我抱回来要养的,跟青青没有关系你们要怪就怪我”

    “再说养一个孩子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两次去卖金银花就存了一共三十多两,这也多亏了青青,否则我们几年也赚不了那么多,老三媳妇,你也不要嫉妒二郎能读书,等今年秋后三郎想去学堂也让他去”

    “真的”

    三婶有些不敢相信,

    “我还能骗了你不成”

    秦青青站了起来,

    “奶奶,明天我们也有一批药材可以拿去济世堂卖了,我会多干活的”

    秦青青说着,对着大家道鞠了一躬,

    “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这件事情是我给大家惹麻烦了,对不起”

    老太太立马就不乐意,

    “孩子是老婆子抱回来的,你道什么歉”

    齐母也拍了拍秦青青,

    “不怪你,这孩子我也挺喜欢的,还能让我提前享受了做祖母的乐趣呢”

    “那娘,你给他取个小名吧,等相公回来再取大名”

    齐母摸了摸婴儿的脸,怜惜道,“就叫豆豆吧,希望他能像豆子一样胖乎乎的”

    有了豆豆,家里就忙多了,齐母找出了布料开始做婴儿做衣服,老太太找人去给母羊盖棚子,二丫要去给羊割草。

    秦青青等豆豆睡着后把他抱进了房里,然后再出去整理明天要卖的药材。

    也许是因为没有人采,才两天大家就采了不少回来。

    第二天,青舒跟着一起去,这次要卖的药材有三种,足足有五百多斤,所以二叔也跟着一起过去。

    吴大夫把每种药材都拿了一些出来,问秦青青,

    “这都是你炮制的?”

    秦青青点了点头,

    “我从药书上看到的方法,第一次炮制,如果有不足的请大夫帮忙指正”

    “已经很不错了,就是这个藿香,只要在阴凉处晾干就可以了,如果是暴晒不需要晒那么久。”

    “谢谢大夫指点”秦青青忙给大夫福了一礼,接着又问道,

    “大夫,我家里有些千斤拔,不知道切片后是晾干还是烘干能让药效更好一些?”

    “烘干能让药材保存的时间更好一些”

    接着秦青青又问了其他两样药材的炮制方法,小童就过来报告数量。

    这次的车钱草五文一斤,金钱草六文,藿香八文三样共买了三两二百文,比金银花少多了。但是大家还是很高兴,毕竟这些都是路边随意采到的。

    后面的卖药材秦青青每次都跟着去了,有不明白的也向吴大夫请教,吴大夫对她的问题也很是耐心的回答,慢慢的,跟吴大夫也熟悉了起来。

    这天卖过药材后,秦青青又向吴大夫提出了两个疑问,吴大夫解答过后问她,

    “你可愿意跟我学习医道?”

    秦青青把手握的紧紧的,怕自己不小心激动过头,她天天跑来问询问题当然就是为了引起吴大夫的注意,方便以后拜师的,现在听到吴大夫的话,她马上跪了下来,

    “徒儿见过师傅”

    “哈哈,好,好,好!你明天开始就过来店里帮忙吧,先从学徒做起吧。等通过了考核,并且考核过关了才能成为老夫的徒弟”

    “弟子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好好,这本是辨识药材以及药材作用的书,你先拿回去背熟,回头我可是要抽查的”

    “谢谢师傅,那徒儿先回去了”

    秦青青把药书收好就出了外面和老太太汇合,并把这事情告诉了老太太。

    老太太很是高兴,在这时代对于他们这些贫穷的农民老百姓来说,能拜师学艺不亚于现代山沟沟里出了个大学生,最后决定买点礼物去秦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秦父秦母知道女儿有这样的好运气也欢喜不已,女儿有了手艺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多一份保障,于是中午大家一起欢欢喜喜的吃了个丰盛的午餐。

    饭后秦父秦母才得知了自己多了个外孙,秦小弟则惊愕自己要要升级做舅舅,齐景遇直接喜当爹,一时错愕不已。

    当得知罪人村的事情也不由叹息一声不再纠结这事情了。

    第二天,秦青青先跟齐母交代了院子里的药材的晾晒方法就和齐大郎一起踏上了去镇上的路。

    当秦青青来到店里的时候,店里也才刚刚开门,迎接她的是吴大夫的大徒弟姚砚,二十五六左右,早在前几年就已经能独立出诊了,看见秦青青就道,

    “小师妹,师傅已经交代过我了,你今天先跟我认识药材”

    “是,多谢姚师兄”

    “我们店里共有一千二百种药材,今天师妹先认识清热解毒类的,等熟悉了再学别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秦青青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

    这天,秦青青刚把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