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巡察使来

    五月,注定是热闹的一个月,宁州凉州不少人都开始用水泥铺路或者做其他的建筑,到处热闹一片。

    庄子里的辣椒开始长成,再过些日子就要成熟了,秦青青找齐景遇打听了他将来在城里铺水泥的地段后,就去那里的附近找了个好地段盘了一座酒楼开始装修。

    待辣椒成熟的时候酒楼刚好也装修完毕,一排整洁精神的小二,还有买来的几位大厨师傅都在秦青青的指导下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菜,秦青青都尝过后觉得合格才开始准备开业。

    这天的大街上,众人经过时就闻到了一股特别香又特别刺鼻的味道,有的纷纷远离有的闻香寻来。

    酒楼的掌柜是上一任东家的掌柜,秦青青发现这人很有经商头脑就把他雇佣了下来,双方签订了契约。

    今天酒楼的一切活动都是他来全权负责,待开业鞭炮声响起,徐掌柜就把盖在鲜味楼的招牌公布拿下,还在旁边放了一块大告示,开业前三天全场八折。

    这时,一个小二端了一盆辣子鸡下来,徐掌柜拍了拍手对门外的众人道:“本酒楼菜色都是以辣为主,大家可以过来免费试吃,如果觉得好吃的欢迎进来点餐,如果不能吃辣的本店也不勉强。”

    说着就把一盆菜放到门口的小桌子中间,第一个人拿是旁边的竹签吃了一块眼睛大亮:“掌柜,我要进去点菜”说着就自己率先走进了大厅堂,接着就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吃了一口马上就咳了起来,徐掌柜默默地递过来一杯热水:“看来客官吃不了辣椒。”

    客人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后道:“不,我能吃辣椒”

    说着就噔噔噔地快步进了酒楼。

    鲜味楼的菜色不是很高档,就是比普通的酒楼菜色贵了两成,所以一般人都能接受,特别是有新菜色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来猎奇。

    所以今天一天酒楼都是忙个不停,晚上睡前秦青青算了算账,居然小赚了六百多两,这让她很是高兴。

    第二天,第三天,酒店自然红火,第四天开始人还是没有减少还更多慕名而来。

    有的人家不愿意在这里等候位置,直接拿了一个饭盒过来打了饭菜就回去,秦青青也很鼓励这样的操作,专门安排了一个伙计夹带接待这些人。

    如此过了十多天,很多机灵的人就摸清楚了辣椒的缘由,想来庄子采购,庄头很乐意,一两银子半斤。

    这,这操作让大家都傻眼,那么贵。

    庄头就吧啦吧啦说着辣椒的作用,要是到了冬天吃一口那叫如何如何爽,平时吃了还可以驱除寒气,好处多多,买不买,不买冬天的时候更贵。

    小厮不知道老爷的意思,就买了一两银子先回去问问再说,其他大户人家也是如此。

    秦青青那五十斤种子种了两百多亩的田地,其实大家买不买对她影响不大,还有一个冬天呢,冬天做锅子,说不定她能赚更多的银子。

    大家心思不一,但是每天还是卖出不少的新鲜辣椒。

    六月中旬,冬小麦可以收获了,交了税后齐景遇就开始了修城里的路,他先从城中心开始一直修到东城门,这中间就经过了秦青青的酒店。

    他们一路修过来,五天的时间就把这一段路修完了,又让太阳晒了两天,府衙才把路上的遮拦物拿掉,示意这路可以走了。

    很多人看着这光滑干净的路面都不敢踏上去,最后有一个十岁左右的胆大男孩首先踏了上去。

    他首先把一只脚放了上去,发现没有问题,然后才又放下另一只脚,等两只脚上来都没事了他才慢慢向前迈出更大一步,然后又走了几步,发现都没有什么问题,直接就在上面喊了一声:“冲鸭”然后就向前方跑了。

    大家看他跑都没有什么问题才大着胆子也踏了上来,感觉那平整的地面一点都不像平时会硌脚不禁向上跳了跳。

    秦青青和齐景遇在楼上看着底下的众人那千姿百态的样子不禁感觉有些好笑。

    “听说你们打算把府城到各县城的官道都修缮?”秦青青问旁边的齐景遇。

    “嗯,七月,八月很多水果都成熟了,把路修好可以让县城的水果直接运到府城里买,这些可以促进经济增加税收。”

    秦青青也才想到她桃庄里的桃子快成熟了,不知道如何去售卖呢。

    当成水果卖,好像不怎么值钱,这边的桃子还是卖得很便宜的。

    那么想要赚钱就要另外想办法了。

    东城的路修了又开始了修其他的路段,现在工匠们基本都很熟练了,又多招了一群人然后不到十天就把城里的主要通道都修了个平整,至于小街小道那里他就不管了,钱还是要节省着用。

    七月桃子终于成熟了,她也想到了保存桃子的最好方法。她带着大家把桃子做成了水果罐头,然后再放进地窖里,这样等到冬天就可以用来高价卖出去了,这边的天气原因,冬天大家都没有什么果蔬吃。

    一坛坛被密封住的罐子被搬进地窖里,差点把地窖都填满了。

    八月,齐景遇刚把各县城的修路工程完成,就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消息,有巡逻监察使要过来了,听说他主要是去凉州,但是会经过这里。

    齐景遇有些懵,忙去找钱通判和林同知去讨经验。

    “巡察使,是哪个?”

    “姓郑,京城来的。”

    虽然是和五品的官,官位还比他低,但是人家是能直接跟皇上说上话的,万一他去告一状怎么办。

    想着,他就去让人查了查这个郑巡察使,名郑焕伦,四十五岁,平时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钱和女人,据说家里小妾都有七八个了,这一趟出门可能收获更多。

    齐景遇苦恼,这样的人真的很难招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