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幽州雪灾

    秦青青得知拜了两人为师也很是高兴,连忙对两位老者道谢。

    “回去我就让夫君准备拜师宴,清华以后就拜托两位先生了”

    “齐夫人放心,既然清华成了我徒儿我们就会用心去教导他。”让两位师父对秦青青的态度也很是满意。

    秦青青和两位师父也不约束他,让他继续和他们同窗去玩,他们几人就在园子里谈话。

    两位师父问了些齐清华平时的事情,秦青青也都如实说了些,希望两师父能更快的了解齐清华的性格然后去针对性的教育他。

    一脸激动的回到了同窗的队伍中,对他们行礼致谢,特别是楚瑜,要不是他他也没有此奇遇。

    大家虽然羡慕但是也为他感到高兴。

    “我现在就给你们画画像,等画完我请你们吃烤肉。”齐清华高兴的说道。

    “好,就按清华说的,现在轮到为我画了吧”一个同窗挤到前面道。

    “好。就轮到你”

    一群小少年热热闹闹的很快就到了半下午,他们也开始了去烤堆里进行了烧烤。

    晚上齐景遇知道懂冬冬居然一下子拜了两个师父也高兴起来,让人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让程藕一家过来庆祝。

    第二天秦青青起来看到齐景遇还有些惊讶:“今天不是要去上值吗?怎么你还在家里?”

    “请假了,先给冬冬举办拜师宴,我昨晚已经递交帖子给两位师父,今天就带他过去拜谢。”

    上值哪里比得上儿子的教育重要,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运更何况还是两个,当然要先定下来免得出现意外。

    两位师父对于齐景遇的看重也很是满意,这说明徒儿的家长对他们也很满意。

    拜师宴是在京城中常办宴席的沁园举行,流程从上午开始要到下午才结束,期间除了齐家人齐桃一家还有两位师父的家人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师兄不在,不然人更多。

    乾安帝今天上早朝的时候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等快下朝时才想起来,齐景遇居然没有来上朝。要知道,齐景遇在底下的大臣里可算得上是最靓的仔,有他在整个大殿都亮眼不少。

    “齐爱卿今天怎么怎么上朝?”乾安帝奇怪的问道。

    “回皇上,齐大人今天有事所以请假了。”户部尚书吴老大人上前回道。

    “是什么事情居然让他否请假了?”要知道,从齐景遇来到京城就没有请过假。

    “据说是他二儿子拜了师父,要举办拜师宴”

    “拜谁为师?”乾安帝突然感兴趣起来。

    “?”

    大家都安静下来,实在是他们也不知道。

    “陈喜,去查查看”乾安帝兴致勃勃,大臣一阵无语。

    过了一刻钟,陈喜过来回话:

    “回陛下,是庄大儒庄贤还有陆大师陆探微”

    “一下子拜两个师父,是怎么回事?”乾安帝疑惑。

    陈喜就把知道的说了出来。

    乾安帝很高兴,不出十年又是一个人才啊:“来人,把朕的玉如意赏赐给齐清华做拜师礼,再另外选两个好些砚台给两位先生”

    “是”

    大底下的大臣一阵羡慕,知道陛下看重齐景遇,没想到连对他儿子也如此用心。

    不过想到齐景遇一家人跟宫里的人关系都不错也就释然了。

    齐清华的拜师礼才进行到了一半就迎来了圣旨和赏赐,让大家一阵高兴。

    两位师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居然连日理万机的皇上也知道了这事,这砚台是皇帝的恩赐,看着齐清华的目光更满意了。

    十二月十八,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整个京城都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京城出现了不少生病的人,济世堂准备做义诊,但是他们大夫不够就把注意打到了秦青青的身上。

    秦青青答应了,也把学院里的七个学子也带了过去,多看多学才能进步。

    这几个学生,除了安弦和杜凡是甲班的,其他都是乙班和丙班。

    秦青青带三个,其他四个分别配给另外两个大夫帮忙带,顺便当助手。

    柳三娘很是高兴,她是丙班的学生也是京城人,但是她家里人多家窄就申请在学院里住,今天也跟着过来了。

    三个学生就好带了,偶尔秦青青等病人离开后就指点他们。三个都很用心的做笔记。

    偶尔遇到女病人,两男生也跑到隔壁屏风里,尽量不让病人感到压抑和不安。

    现在秦青青就遇到了一个女病人,需要针灸,就把两男生赶走了,秦青青一边下针一边跟柳三娘解释下穴位的作用,柳三娘边记边点头。

    帐篷外杜凡哥感叹:“还是做女的好啊,先生什么都先着她们。”

    安弦瞥了他一眼,虽然他也羡慕柳三娘但是他绝对不会羡慕做女人的。

    杜凡看到安弦那奇怪的眼神不由气打一处来,这人每次都这样,无法聊了。

    雪灾期间城里不少人都捐了一部分布匹和粮食还有银钱给众老百姓,皇城脚下他们捐了钱粮,皇上总会感念他们的好。

    义诊进行了五天病人才结束,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秦青青以为这事情就这样过了的时候,幽州那边传来了急报,幽州出现了大雪灾,一夜冻死了上千人,请求朝廷快些拨粮食和棉衣过去。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谁也不想出头,幽州啊,那边的气候恶劣的很,谁去谁傻。

    “回陛下,臣推荐杨大人去幽州赈灾,他以前赈灾过熟悉流程能更快的管理好受灾的百姓。”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臣上前一步道,他是礼部尚书白锦城。

    “回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去幽州赈灾,只是臣前两天偶感风寒,怕是不能去了,万一路途病倒误了时间”杨大人说着还咳了几声,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任谁都担心他一下刻会不会倒下去。

    “陛下,臣推荐吴大人,他管理财物有一手,肯定能让众百姓得到帮助脱离苦海”

    “陛下,臣推荐…”

    “陛下,齐侍郎在西北任职时就处理过这事情,不如让他过去?”

    一位五十多岁的大臣突然说道,齐景遇转头一看,居然郑焕伦,在金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