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3章 重游黔州

    “齐兄,这就是你们的族学啊,好大啊!”杨文博感叹。

    “嗯,这边是我爹考中解元那年建立的,那边是因为人越来越多族学有些不够用就又进行了扩建。里面这一进学堂是我爹从宁州探亲回来又出钱建的,比前面的学堂大了两三倍,这里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外面的都是学基本知识的。”现在学生都放假了,豆豆把人带进学堂里边走边介绍。

    “从外间考进内院难吗?别的族学好像没有分的那么明确?”蒙瑞对他们的考核很感兴趣。

    “当初我们村里还很穷,连族学也开不起来,当时我爹也才刚考中举人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于是…”豆豆把他爹当初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两人都很惊奇,没想到齐大人是这样的大人,三人又来到了那个捐款石碑面前看着上面雕刻的捐款名单,十几年了还很是清晰。

    “才捐款十几二十两银子就能把名字雕刻在上面,他们可是赚到了。”

    扬名啊,是个士人都想的事情。

    “虽然有了捐款的六百多两,但是也远不够读书开支的费用,当然也不能长期都供着这些孩子,所以才想到让孩子们靠自己的努力考进内院…”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是一年的除夕,去年齐景遇没有在京城是她一个人进的宫,今天她是跟齐景遇一起坐车去的。

    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宫里送来了两个福字还送了几道宫里做的菜。

    “今年的福字比去年多了一个,菜也比去年多了一道,看来陛下是看在你面子上才如此吧。”

    秦青青高兴的对齐景遇说着,又看了看饭盒里的菜,吩咐丫鬟拿去厨房重新热一下。

    等菜都送上来众人才开始动筷。

    “宫里的这扣肉没有我们自家做的好吃。”西西吃了一口宫里送来的肉评价道。

    “南北的味道有些不一样,我们家做的菜都是南方菜,都是偏清淡和微甜为主,京城这边习惯了味道偏重。不合口你就吃我们家的。”小家伙就是事情多。

    “娘,吃过饭我可以去宫门外看灯会吗?听说今晚陛下也会在那里讲话?”

    “不可以,人太多了,万一发生踩踏事件怎么办,等你再长几岁就让你去。”

    “有天狼哥哥呢,天狼哥哥会保护我。”西西试图撒娇让秦青青同意。

    “今天是除夕,你天狼哥哥也要陪他爹娘,你好意思拉走他。亏人家还对你那么好。”

    看到西西低下头,冬冬从桌底下踢了西西一脚,西西恼怒但是看到冬冬眨眼睛时又高兴起来。

    饭后,秦青青也没有拘束着孩子让他们随意玩。

    墙角边上,西西拉着冬冬的手臂:“二哥,你有办法出去?”

    “那当然,看哥的。”说着拉着西西的手去了偏院的一处矮墙上。

    “哥,这里行吗?围墙还是很高。”西西看了看这里,他还是跳不出去。

    冬冬没有说话,直接一个翻身跃上了围墙上。

    “哗,哥哥,你好厉害。快拉我上来。”西西拍着手,没想到他哥已经成了武林高手。

    冬冬花了很大功夫才把西西拉上了墙头,两人刚跳到外面,一个火把就照了过来:

    “两位少爷,你们果然在这里,夫人真是神机妙算啊!”严叔笑呵呵的。

    “严叔,你怎么窝在角落里,可把我们吓到了。”冬冬捂住自己的小心脏。

    “嗯,夫人吩咐的,只要小的能在这里蹲到你们下个月两位少爷的例银就赏给小的。真是多谢啊!”

    “夫人还说了,如果你们执意要出府明天的压岁钱就没有了。”

    严叔说完自己想说的就转身走了,西西却看向了冬冬:“二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你想想要是压岁钱没了,例银也没有的感觉。”冬冬没好气的说道:“回去吧,晚上多给几个烟花你放。”

    后院秦青青知道了两人的情况也不去管,这半年多来,京城乱糟糟的,不是发生盗劫就是刺杀。

    “陛下年纪大了,这些皇子都有些坐不住了。”齐景遇说道。

    “这些皇子也是,有了封地就在封地尽情的压榨着老百姓,没有封地就在京城里你争我斗,这段时间牵连了那么多无辜的人。”

    “行了,等过几年你这边的事情好了我们就申请外放。”齐景遇把人拉过去抱着。

    “要不,你先外放也行,只要你不在京城,他们也不会为难我一个妇孺。”

    “从去年的那场意外以后,大家已经默认了我是太子一党,离开也没有用。

    我会着手安排的,放心,就算将来太子登不上那个位置也没有人能动我们。”

    秦青青还是不放心,在这皇权之上的时代,皇帝要杀你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陛下今年五十五岁了,历代皇帝的寿命都不是很长,看来她要抽时间多进宫走走,把平安脉再顺便多送几坛放了灵泉的酒给陛下了。

    年初六一大早,豆豆在众人的目送下和同窗一起离开了青山镇。

    “听说黔州现在越来越好了,不知道跟桂林比如何?这次我们一定要好好玩玩!”他们一路从扬州到苏州再到杭州,后来又转道去了道州的云溪县见了程藕他们才回的老家。

    他们这次拉了好几个马车的东西,都是族人送给他们还有黔州的叔伯的。

    他们这次走的很快,主要是道路变好了才十天就到了黔州,看到熟悉的地方豆豆也很高兴。

    “这就是安桥啊,真是雄伟,就好像是镶嵌在两个山壁之中。”蒙瑞惊叹,这工程堪称完美。

    “常大人也是因为这桥一下子扬了名。虽然大家都惊叹齐大人的大手笔,但是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常大人的构思,谁会想到这样也可以把桥修成呢!”杨文博对于这件事了解得比其他人更深。

    “我们要不要试着过去一趟?肯定很刺激。”杨文博跃跃欲试。

    “先去我家的产业园吧,东西那么多,我家五叔和七叔他们肯定也在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