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和和满满的四合院

    四合院。

    已经八岁的易晓恩正和快十岁的秦小山在院里滚着铁环,脸上满是欢笑。

    易晓恩面色红润,穿着干净整洁,都是夏天新买的短袖和短裤,脚上也穿了凉鞋,不像好多差不多大的孩子,夏天都是打赤脚,完全可以看得出他现在过得很好。

    秦峰对易中海的保证,并不是敷衍。

    屋檐下也已经八岁多的何春燕,正抱着一岁多点的小侄子何罡,笑嘻嘻看着他们玩耍。

    何罡就是何雨柱跟陈雪茹的小儿子,去年六月份出生,现在才刚满一岁不久,跟他哥哥何魁一起,被大院里的老一辈戏称为“魁罡正神”。

    何春燕的姐姐韩春雪,也在房阴底下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少男少女跳着皮筋,何魁跟韩春明两个六岁大的孩子,一人站在一头,满脸不情愿给他们当柱子绷着皮筋。

    刚满十九岁的娄晓娥,也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坐在秦家的房檐下,跟秦胜利的二婶秦德如聊着天,请教些生孩子要注意的事项。

    娄晓娥在今年春节刚过,就和许大茂领了证,许大茂也不再是电视中不孕不育的茂茂,两人结婚没多久就给娄晓娥播下了种,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了。

    按理说娄晓娥这样的家庭是不该这么早结婚,可她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最后只读了个中专。正好去年毕业了,不用再上学了,两家人一合计干脆就给她和许大茂办了事,毕竟再拖下去,许大茂就成大龄青年了。

    而且两个人都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结婚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不过娄晓娥现在却跟电视里不一样,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她也有工作。

    中专毕业后,娄半城就动用关系把她分配去了轧钢厂,成为轧钢厂行政部的一名办事员,当然现在现在的行政划分还是二十四级,办事员处于二十三级,工资五十元。

    本来照娄晓娥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应该是二十四级的勤杂人员,可谁叫她铁正管着钢铁产业呢!

    其实娄晓娥对于多五块钱的工资并不在乎,可这一个级别的提升,她以后要是从政,最起码要少走两到三年的弯路。

    秦德如牵着自己三岁半的小儿子跃进,笑呵呵的跟娄晓娥聊着天,好多露骨问题也毫不避讳的讲给娄晓娥听。

    逗得娄晓娥脸色越来越红,几次不依,动手去掐秦德如。

    秦德如见她是半个大肚婆,也不跟她一般见识,笑嘻嘻的把小儿子跃进挡在两人中间。

    娄晓娥没办法,只能捏了捏亲跃进的小脸,让小家伙代母受过。

    四合院其它大婶大妈们,也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聊天话家常,说些八卦,正大中午的时候,也没回家做饭。

    不是她们懒惰,现在正值灾年,她们这些没用出力工作的家庭主妇,一般就只吃两顿,上午十点多钟吃一顿,然后直接等到到晚上家里男人下工了再吃。

    家里有孩子的,倒是中午会给孩子留点,她们自己确是就这样撑过一天。

    总之日子过得再苦,这个四合院也充满着美满与欢乐。

    这时,一大妈用盆子端着一片片切好的西瓜走了出来,给院里玩耍的孩子一人发了一片,西瓜切得很薄,孩子们发完还有剩下,都发给了在中院聊天的邻居,每人一片刚好发完。

    可见一大妈切西瓜之前,就已经数好了人数。

    孩子们没有争抢,拿到西瓜都很礼貌的给一大妈道谢。

    “谢谢一大妈。”

    哪怕是只有两岁的何罡,也在何雨燕的教导下,口齿不清的说了一句:“谢谢一大奶奶。”

    一大妈也笑着对他们每个人说了一声:“真乖。”

    那些聊天的大婶们倒是不停的推辞,让一大妈把西瓜都给孩子们,可孩子们全都摇着头,扬了扬手上的西瓜说:“我们有。”

    怎么也不肯多要。

    大婶们只能叹气的摇了摇头,面带微笑的吃了起来,心里有种说不明的味道,感觉今天吃的西瓜,比以往自己在家吃的西瓜要香要甜。

    只有贾张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心里骂骂咧咧的想着,“真是败家娘们儿,那么大的西瓜全都给这些外人吃了,这可是特供给高级干部的水果,我们几家自己吃不好吗?”

    这个西瓜正是秦峰派人给一大妈送来的,既然易中海是被他动员去的西北,他就有义务照顾好易中海的家人。

    这种西瓜是西北运过来的吐鲁番西瓜,他们这样的干部,每个月也只配给一颗。剩下的要么送到国兵馆这样的地方,用来招待外宾,要么送到疗养所,给那些身体不好需要疗养的同志。

    秦峰每次领到西瓜都没舍得自己吃,要么送给了一大妈家,要么送给了二大妈家,连四合院的秦家都没给过。

    这两家男人都去了西北为国家做贡献,不管去的时候出于什么目的,是被动还是主动,可贡献却是实打实的。

    现在两家都剩下一个妇女带着孩子,秦峰作为调走她们顶梁柱的人,他自认为有责任照顾好两家的生活,所以一些稀少的好多东西,他宁愿自己家人孩子不吃,也要留给这两家。

    当然,就秦峰大院这么多邻居,他家就是没有,可以蹭吃的地方却不少。

    一大妈和二大妈也从不吃独食,每次拿到西瓜,都找机会分给院里的孩子们吃,就向今天这样,趁着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聊天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可以尝尝鲜。

    自从秦家搬进四合院以来,再加上院里何雨柱,许大茂他们几大进步青年做的表率,这个四合院就变得融融恰恰起来,没有其它院里的隐私算计,也没有勾心斗角。

    院里的人也都能互帮互助,哪家真有困难,都不用自己说出来,生活上邻居们有能力的都会伸一把援手,没能力也会给院里几家领头人反应。

    前院的找闫埠贵,中原的找秦有德,老贾,何大清三人都可以,后院的就找许大茂他爹。

    对于这些真心困难的家庭,几家也从未推辞过,能帮都的都会帮一把。缺粮食院里住户一家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