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签到无限化?!

    浩浩荡荡的北风吹过了光秃秃的荒地,吹过了荒无人烟的山坡,吹过了泡着浮尸的长河,最后,落在了大吉王朝西北小城,定安。

    定安县城中,各大富家富户们正在施粥,因此,今日的定安也比以往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好一些。

    照理来说,定安县虽然距离大白高,以及北边的蒙兀都很近,可是毕竟处在千里沃野的关中平原上,怎么也不该有这么多濒临饿死的灾民。

    但毕竟哪朝哪代也不曾有农民踏踏实实种地便高枕无忧的好事,便是大吉王朝亦然。

    绮罗巷内,定安县几大商号之一的掌柜正在用一条鞭子抽打一位账房,打到后者哀嚎不止。

    “瞧见没有,这就是收买人心。”

    坐在路边,端着一个破碗,叼着一根野草的俊秀小乞丐不屑地对一旁穿着黑色差服,戴着帽子的捕头说着。

    “何以见得啊?”

    捕头似笑非笑地疑惑,也不知是在嘲讽小乞丐,还是真的询问。

    或者二者都有。

    “定安虽小,可往大白高国,大莽,蒙兀做生意的人大多要路过这里,商号繁盛无比。

    “商号最赚钱的是什么生意?”

    “高利贷?”

    “错,是用高利贷逼着百姓破家败户,然后买来田地,租地佃农。”

    小乞丐冷笑一声,“太祖爷一句‘与士大夫共治国’,倒是防住了无休止的以下犯上,可是这种挖墙根的事,也就无可避免了。”

    旁边的捕快想骂一顿这小乞丐,却被捕头抬手阻止。

    “那收买人心又是何解?”

    “呵呵,这些商号的掌柜,最怕的,就是那些一穷二白的百姓造反了。”

    小乞丐叹了口气,“因此,越是灾年,他才越强调,不许贷青苗钱,给自己收买名声。

    “可是,灾年也是他们坑害农民的大好时机啊,又怎能不贷青苗钱呢?

    “越是灾年,越容易把农民的土地收手中,越容易让他们成自家庄子上的活粮食杆。

    “所以,账房先生就要把锅背过来,把青苗钱贷出去,让大掌柜的毒打一顿,甚至打死,泄了百姓的怨气,来换自己一家子的富贵。”

    捕头微微颔首,“原来如此。”

    说完,捕头也笑了起来,拿脚轻轻踢了踢小乞丐。

    “刘观,你什么事都看这么清楚,认字又能说,哪天也去考个郎君出来,东华门唱唱名,也好让我沾沾你的光啊。”

    地上坐着的小乞丐,也就是刘观了,叹气不语。

    一群差人都笑了起来,有的打趣,有的冷笑。

    喜欢看说话头头是道的人跌入尘埃者永远在多数。

    刘观并非此时空土着,准确来说,一周前,他才来到这个叫做大吉王朝的地方。

    这地方和蓝星的大宋有些相似,若是让他穿越东京城,以他后世的见识,大吉王朝商业之繁荣,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可偏偏,他穿越到了大吉王朝与大白高国、蒙兀的边界之处,恐怕也是这方世间最野蛮的地方。

    甫一落地,他就被抢了。

    被山贼强盗抢了个精光,好不容易才从山贼老窝里逃了出来。

    扒了几个饿殍的衣服,几番周折,好不容易他才沦落为定安县的一个小乞丐。

    本以为,靠着一身博闻强识,不说成县太爷的座上宾,当个商人家先生也是简简单单。

    谁知道,人家根本就不听你什么见识,只看出身。

    若是出身关学,程学,新学,哪怕目不识丁也能当个书院山长。

    可是像刘观这样没有出身的,说破大天去,也没人聘请……

    到得后来,整个定安县都知道县里多了这么一个有才学的要饭疯子,也有好事者,就像这些差人,喜欢听他胡诌些事情,当做一乐趣。

    其中,唯独县里的捕头对他还算尊重,甚至愿意听他说些“废话”。

    “可惜你流落的这些年没能谋个哪家学问的身份,不然早也成了人上人了。”

    捕头也叹息着,摸出几个铜钱,往下伸手,欲往碗里放。

    刘观连忙伸手接了过来。

    铜钱这东西多脏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汗哩!

    他揣进怀里,有气无力地拱了拱手:

    “多谢丁捕头,赶明儿刘某人脱了这囹圄,一定厚谢。”

    几个捕快仍旧是低声嗤笑,甚至有人小声议论。

    不过叫做丁甫寸的捕头却没有笑,而是极为认真地插手回礼:

    “那丁某可要谢过刘哥儿了。

    “走,巡街去。”

    丁甫寸说完,便推搡着一群笑闹的捕快继续去巡街,并没有在这里一直围着刘观看。

    刘观也不甚在意,随意地挥了挥手,继续蹲着,积蓄体力。

    他很确信,自己迟早能还上丁甫寸的这一份恩情。

    就在他穿越来的第一天,脑海里便出现了一行小字:

    【加载中……0.01%】

    这也是他在这大吉王朝的最大依仗,不然他怕是早都去找一家大商号老板玩命赌一把了。

    到了今天,进度条已经到了99.99%!

    “唉,关学,惹急了老子给你们来个入关学……”

    刘观极为不屑地把野草一吐,拿着碗,双腿微微用力。

    城里的富户们都是有施粥的,不然真让满城流民闹起来,谁也别想活!

    这些施粥活动,也是刘观能够在等待系统加载期间苟延残喘的重要一事。

    一周下来,由于他的“文化”,以及同样为人所称道的狠劲与疯劲,若是在定安县评个抢粥乞丐前三甲,定然有他一位。

    毕竟,从山贼窝里逃出来的经历,足以让刘观知道,在这边陲县城,不狠一些,根本活不下去了。

    而大吉王朝,更多的是不敢下狠手的人,即便是在定安县这偏僻地方也是一样。

    敢下狠手的,早就出城做剪径强人了。

    眼瞅着姓王的胖子大掌柜终于抽过瘾了,王家的下人们抬着粥桶出来,刘观也认真起来。

    施粥固然是为了防止流民造反,可是这些个富户们施粥,从来没够流民吃过。

    他们只要让那些有力气的流民吃上,不会造反就好。

    至于剩下的流民……呵呵,官家都不管的事情,人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