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被无故迁怒的炮灰1

    “不是我拿乔啊,我儿子可是要做大官的人,现在你出这点银子,那以后还不就是哗哗的回来,再说了,我儿子要是做了大官,你女儿可不就是官夫人吗?你可得懂得取舍,这么说吧……这次我儿赶考,只需要一千两银子,这么点钱,对于你们秦家来讲,那还不就是手指头缝里漏漏的事情……”

    刚进入对己身体,林好就听见一个妇女,在不断的巴拉巴拉说,他儿子要做大官,然后要赶考,希望秦家能出一千两银子,供她儿子赶考。

    刚进来就碰见这么个乐子,林好怎能不好好瞧瞧,她倒是要看看,究竟是去哪里赶考,居然还需要一千两银子。

    面对妇人的要求,秦父虽然不在乎这一百两,但是事情关乎女儿未来的幸福,正想挥挥手就出了这一百两,就被自己的夫人拦了下来。

    “宝珠啊,你家老爷和我家老爷虽然是手足相交,但你家明显落魄了,一千两虽然对秦家来说不多,但是你也不能这样忽悠我夫妇二人啊!”

    秦夫人看着夸夸其谈的崔宝珠,不知道的,还以为就她家有儿子了。

    要不是老秦这个蠢笨如猪的,非得听信李家那个死鬼的鬼话,酒桌上两场酒过去,就口头定下了自己家娇娇和和他家李方儒的亲事,自己又何苦这么忧愁呢?

    “若儿从小都没受过委屈,不能因为和你家那一点姻亲关系,就让我若儿嫁过去受苦……你说你儿能够高中,来要做大官,可是我却听人说,他经常流连花街柳巷……家中还养着一个表妹,你说你家这种环境,你让我若儿过去,我这当娘的怎能安心呢?”

    秦夫人早早就打听清楚了,自从李家落魄后,崔宝珠隔三差五,就来秦家打秋风。

    每次都是用自己儿子要赶考,等到晴若嫁过去可是要当官夫人的理由,来榨取钱财,一次两次也就算了。

    可是崔宝珠回回都这样,秦家人也不是傻的。

    李方儒是个什么人,他们早就打听清楚了。

    就这么一个浪子,怎么可能是他家若儿的良配。

    ……

    听着秦夫人的话,林好开始接收起了剧情。

    主顾秦若,商贾世家之女。

    别的不多就是钱多,秦夫人口中的崔宝珠的儿子,李方儒是秦父醉酒间从小为她定下的亲事。

    李方儒此人从小就被崔宝珠给惯坏了。

    李家家道中落之后,全靠崔宝珠那点嫁妆在撑着。

    要不是崔宝珠从娘家带出来的嫁妆里边有两个铺子,李家早就撑不住了。

    从小就养成了奢华的习惯,李方儒被娇生惯养长大,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可偏偏还要学文人墨客,去考那秀才。

    历时几年,都已经十四五六了,经过几次落榜,才勉强考上了那么个秀才。

    结果却因为李父生意失败,家里一下赔了个底朝天,失意之下,醉酒的李富还失足掉入河里淹死了。

    留下崔宝珠和李方儒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李方儒因为李富的死,性格变得越发古怪了。

    时常不顾崔宝珠的阻拦,流连烟花柳巷,成了烟花柳巷里的一名常客。

    崔宝珠对于儿子这种堕落,也显得无能为力,她一个内宅妇人,哪里懂的男子心中所想。

    只当儿子是落榜失意,想去烟花柳巷寻求安慰。

    瞧自己还有点银子,她又素来惯儿子,所以就由着他去了。

    日子就这样不温不火的过着,虽然没有以前那样风光,但是崔宝珠也是勉强经营着自己的两间铺子过活。

    事情的发展还要从崔宝珠想起,李富生前不是为儿子定下了秦家的婚约。

    正巧儿子现在也未娶亲,还一直流连柳巷,崔宝珠认为儿子是时候娶个媳妇,来安一下心,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功名。

    有了这么一门姻亲,原本已经举家迁徙到惠安州的崔宝珠,卖掉了自己的小铺子,带着几千两银子,又带着儿子来到了秦家所在的慧灵府。

    在秦家所在的慧灵府安身,才租了一间小院子。

    崔宝珠就迫不及待的前来拜访秦家夫妇,说明情况后,说打算让秦若和她的儿子李方儒尽早成亲,她和秦家人也好享受,子孙环绕,含饴弄孙天伦之乐的好日子。

    秦家人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崔宝珠,对她说要两孩子结亲的事情,并没有当场应下来。

    李富自从搬走后,就很少与秦家来往了。

    然后他又做生意失败,失足淹死,就更加缺了往来理由。

    如今崔宝珠带着一纸婚约。

    单枪匹马的找来秦家,连气都没说歇一口,就说要秦若和她儿子李方儒成婚。

    秦家夫妇哪里敢那么轻易的就相信了崔宝珠的话,认为李方儒是崔宝珠口里说的那个,奋发图强,一心只想考取功名的好孩子。

    秦夫人留了个心眼,就顺势让崔宝珠在府里住上几日,然后她则是叫人去打探一下,崔宝珠母子在慧灵府的际遇。

    一打探果然是摸出了李方儒的底子,就这种浪子,还想来肖想他家若儿。

    秦夫人在得到消息后,就找着秦父闹了一顿,说他要敢把女儿嫁给这种男子,自己当场就吊死。

    秦父在得知李富的儿子居然是这种货色,顿时也有点头疼了,都怪他贪了两杯酒。

    才将女儿陷入如此境地,后悔不已秦父又不能当场跟崔宝珠说清楚,自己家无意和他家结亲。

    因为他要是一说,崔宝珠肯定会出去诋毁秦家,到时候要是什么风言风语影响到了秦若。

    他家若儿这辈子,岂不就是成个老姑娘了。

    苦于无奈,秦父只能一边周旋着崔宝珠,用银钱去打发她,好让她歇了让女儿和她儿子成婚的心思。

    结果养着养着,崔宝珠的胃口越发大了。

    开始只敢要几十两银子,现在开口就是一百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