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秦淮如跑了,贾张氏撒泼

    王飞顺着台阶向着里面走去。

    一走进地下密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六个长一米,宽五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左右的大箱子。

    不算这个密室内的财宝,舅姥爷为了防止别人对王飞的觊觎,已经将明面上的财物,工厂等都捐给了新国。

    只是给王飞留下了几千万(五五年以后的几千块)的现金和一套四合院,两间临街的铺面,让王飞即便不工作也能活下去。

    实际上舅姥爷也是个聪明人,将凝聚在他们家的视线转移到了新国身上,而那些恶意的视线也就不得不消失了。

    只能说从战乱时代过来的心思都活,脑子不聪明的早就成了秃鹫嘴里的美食了。

    王飞看着面前的五六个大箱子,一一打开来看了看。

    好家伙,一箱子的大黄鱼,两箱子的小黄鱼,一箱子的字画,拿出来看了看。

    有画圣吴道子的画,有唐伯虎的画,有王羲之的字,有颜真卿的字,真是给了他好大的一个惊喜。

    还有一箱子的古玩,包括元青花,还有一个外形完好的汝瓷.....

    另外还有半个箱子的珠宝,玉饰...

    这些东西足够他逍遥自在的活到自然老死。

    不过现在是五十年代,你不工作就没钱吃饭,只能挨饿,尽管他手里还有舅姥爷留给他的几千块钱,可是也不敢随意地花。

    特别是现在刚建国,特务横行,谁都不知道身边的哪个人就可能是特务,他要是就这么明晃晃地拿着几千块钱出去花,那不就是如同小儿闹市抱金,不是擎等着被人给打闷棍劫财了么?

    想到这里,王飞打了个哆嗦,赶紧将这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收进了自己的空间小世界。

    随后走出了地下密室,又将密室给关闭了。

    转身出了四合院,将四合院的门给锁好,溜溜达达地向着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走去。

    走过前院,刚到中院的门口,就听到贾张氏鬼哭狼嚎的声音。

    "我的个老天爷啊,真是个杀千刀的,孙媒婆明明都跟我家说好了带人来相亲的,结果吃了饭人就没影了,有这么做媒的么?大家伙都来评评理啊,外人来咱们四合院欺负人啦~!!"

    贾张氏在中原呼天喊地的一顿咆哮,撒泼打滚。

    整个九十五号四合院的住户都围在中院看着热闹,在贾张氏的旁边还有一个中年妇女,此时被贾张氏给气的面色铁青。

    不过此时的中院住户面向都是属于年轻版的,毕竟还没到十五年后的剧情开始的时候。

    此时贾张氏旁边的中年妇女,也就是孙媒婆被贾张氏气的不轻,浑身直打哆嗦。

    贾东旭也是站在贾张氏的旁边,看到院子里那么多人出来看热闹,脸面上过不去,赶紧想要把贾张氏拽起来。

    可贾张氏对着贾东旭斜了一眼,贾东旭就像个鹌鹑一样,缩起了脖子,躲到了一边。

    这时候,傻柱和许大茂俩人反倒是你一嘴我一嘴的说起了相声。

    许大茂高声说道:“傻柱,你说这贾东旭的相亲对象哪去了?”

    傻柱笑嘻嘻的道:“反正不能说是跑了,只能说是人家姑娘没看上贾东旭呗,嘿嘿嘿...”

    俩人在那里没心没肺的幸灾乐祸,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反正看到别人不好,他们就高兴。

    俩人还在那里贱笑呢,冷不丁的一人挨了一脚,仔细一看,是何大清和许富贵踢的。

    两个人只好收起笑容,老老实实的看热闹,没有在作妖。

    这时候的何大清还没有和白寡妇跑路去保定,许富贵也没有因为分房而从四合院搬出去。

    三个大爷,“道德圣人”易中海,“只为当官”刘海中,“精打细算”闫埠贵三个人也都在中院了,还有后院的“慈禧太后”聋老太太也拄着那根拐棍来到了中院。

    现在《情满四合院》里面的重要人物都来到了现场,里里外外的围了一圈,中间就是贾张氏和孙媒婆。

    贾张氏一看,这院里有话语权的几位都来了,赶紧开始叫起了撞天屈。

    “老易,老刘,老闫,你们给我家评评理啊,前段时间我们家的老贾在轧钢厂出了事故走了,就剩下我和东旭娘俩了,是不是就能够任人欺负了?”

    “和我们家东旭相亲的那个乡下的臭丫头,这吃完饭就跑了,怎么着,来我们家来蹭饭来了?”

    “是正经的相亲么?是看不上我们家的东旭,还是怎么了?”

    “看不上你别来啊?来了却不说话,吃了饭就跑,这是在打我们贾家的脸?”

    “觉得我们贾家现在孤儿寡母的就好欺负是吧?”

    贾家的顶梁柱老贾前段时间去世了,贾家就剩下这母子二人了,现在相亲对象还无声无息地就跑了。

    贾张氏必须要闹,不闹起来别人就会觉得贾家好欺负,只有闹起来了,才能不让别人看轻了。

    现在贾张氏已经点了他们三个人的名了,他们如果不说话那就在院里,威望降低了。

    无怪乎后来易中海成为了一大爷呢,除了是轧钢厂的高级工人的身份以外,脑子也转得快。

    率先道:“贾家嫂子,您先从地上起来,躺在地上不是让邻居们看笑话么?咱们先跟孙媒婆问清楚再说好吧?”

    刘海中这时候就已经有了想要当领导干部的想法,但是又没有门路,还没有文化水平,只能干巴巴地附和着易中海。

    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说道:“嗯......对,我觉得老易说得对。”

    闫埠贵也是后来的应声虫的样子,毕竟这个院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轧钢厂的工人,他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没那个声望啊。

    不过到底是文化程度在院里首屈一指的,嘴皮子就是利索。

    “对,对,对,咱们和媒婆先问清楚了再说,而且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