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章 登山遇险

    攀登到5900米左右,雪下得越来越大,路绳都看不太清楚,扎西停下脚步,四个人集中到一起。周玉湖用冰镐刨出一个雪坑,让苗春燕坐下,冰镐插进冰层里抵住双脚。

    “吸点氧气吧。”周玉湖把氧气瓶递给苗春燕。

    “能见度太差,我们不能再往上爬了,得赶紧下撤。”扎西大声说。

    “这里距离峰顶还有多远?”李文忠问。

    “还有一百多米。”扎西回答。

    “爬上去需要多长时间?”李文忠问。

    “这不好说,积雪太厚容易发生雪崩。”扎西说。

    “好吧,我同意后撤,咱们现在就下山吧,玉湖,你认为呐?”李文忠问周玉湖。

    “我也同意,看样子,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周玉湖说。

    “现在下山还来得及,下山吧。”扎西说。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由于重力与作用力方向相反,下山更不容易掌握平衡,很容易滑倒。脚趾不断摩擦鞋面,脚后跟撞击鞋跟,全身力量几乎都集中在脚后跟上,不多一会儿,苗春燕的脚后跟就被磨破了,每走一步都钻心般疼痛。

    雪大路滑,四个人向下走了很长时间,也看不到第二组前来接应,难道他们提前下撤了?一丝不祥的预感闪过苗春燕心头。这时候,风越刮越大,瞬时风力能达到10级,站都站不稳,天空呈现暗铅色,狂风夹杂着暴雪,铺天盖地袭来。

    “哎呦!”一阵侧风刮来,苗春燕一慌神儿,不小心摔倒了,整个人向山坡底下滑去,坡底后面就是万丈悬崖。由于是四人结组,苗春燕一个人滑倒不要紧,在拉力作用下,其他三个人也跟着滑倒了。

    “快用冰镐!”扎西大声喊道。

    “快!”扎西用冰镐砸了几下没能成功。

    苗春燕一连翻了几个跟头,头磕到冰雪上,差点儿没摔晕过去,她伸出手一顿乱抓,冰镐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四个人像冰球一样快速向悬崖滑去,千钧一发之际,周玉湖终于拔出冰镐,奋力向冰面上砸去,一下、两下、三下,第四下,冰镐砸进冰面,借助短暂的停顿,扎西也把冰镐砸进冰层里,尼龙绳索“嘣”地一声拉紧,滑坠停止了。

    “春燕,你没事吧?”周玉湖大声问。

    “我没事。”

    “李哥,你怎么样?”

    “我的脚好像扭伤了。”李文忠摔得挺厉害。

    “你能站起来吗?”

    “站不起来。”

    “扎西没事吧?”

    “我没事。”

    周玉湖他们还不知道,第二组在出发后,发现情况不好,已经提前下撤了,这样一来,李文忠的脚扭伤了,不会有人前来接应。形势突然变得严峻,别说大本营了,能不能安全返回前进营地都成了问题。

    “脚怎么样?能活动吗?”周玉湖蹲下身查看李文忠的伤势。

    “动不了。”

    “这样吧,你们俩先走,我陪李大哥慢慢下山。”扎西对周玉湖说。

    “不,你和苗春燕先走,我陪李大哥下山。”周玉湖对扎西说。

    “你们都走吧,不用管我。”李文忠坐在雪地上说。

    “别争了,我是向导,保证你们的安全是我的工作职责,你们俩赶快下山,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扎西说。

    “那好吧,我们先返回前进营地,我们在前进营地等你们。”周玉湖说。

    “你们直接返回大本营吧,如果雪一直下,前进营地也不安全。”扎西说。

    “别争了,我们在前进营地等你们,就这么定了。”周玉湖坚定地说。

    “好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扎西说。

    “李哥,你别着急,等把春燕安顿好,我就上来接你。”周玉湖说。

    “玉湖,你别管我了,你一定要保护好春燕。”李文忠说。

    “但愿第二组没把帐篷撤了。”周玉湖说。

    “看情况,第二组应该已经下山了,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了。”扎西说。

    “你们别管我了,扎西,你也走吧。”李文忠说。

    “我哪能走,我陪你下山。”扎西说。

    四个人解下结组绳,周玉湖和苗春燕先走,扎西搀扶着李文忠随后下山。

    第二组没有按预定方案前来接应,这也怪不得他们,登山时发生危险,确保自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犹豫,从分散风险角度考虑,向导或高山协作也会做出这种决定。攀登雪山遇到危险,不要指望别人马上来救援,亲兄弟也不行,只能靠自己。

    珠穆朗玛峰长眠着283具登山者遗体,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半山腰,成为后继者攀登珠峰的路标,为他们指引上山和下山的路。其中一名遇难者“绿靴子”,就躺在路绳旁边,一躺躺了20多年,1996年,他跟随一支登山队挑战珠峰,在成功登顶后,下山的时候遇到暴风雪,氧气耗尽,体力不支,长眠在珠峰。20多年来,无数登山者在他的遗体旁走过,却没有一个人能背他下山,原因很简单,在海拔8000多米的高度,没有人有多余的体力搬运遗体,这样做,只会再多搭一条人命进去。

    苗春燕摔得也不轻,至少是轻微脑震荡,好在胳膊腿没事,还能继续往下走。周玉湖搀扶着苗春燕,跌跌撞撞又走了两个多小时,雪深路滑,一个小时能走完的路得走两个小时,幸好路绳没有断,沿着路绳,周玉湖和苗春燕终于回到前进营地,前进营地空无一人,帐篷也不见了踪影。

    “帐篷呐?帐篷怎么没给我们留下?”周玉湖向着灰茫茫的四周大声喊道。

    “帐篷怎么了?”苗春燕问。

    “天快黑了,我们无论如何也走不到山下,没有帐篷,我们会被冻死。”

    “哦。”

    周玉湖为什么首先找帐篷?因为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度,没有帐篷,暴露在雪地里,4、5个小时人就会被冻死。苗春燕瘫坐在雪地上,手已经冻得没有知觉了,意识好像也不太清醒。

    “我们这是在哪儿?”苗春燕问。

    “这里是前进营地。”周玉湖回答。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