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顾望舒重生改命运,赫连爵登门定乾坤

    老皇帝果然非常吃她这一套,将为什么选择赫连政而不是赫连桓的原因说了出来。

    “推行议罪银必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桓儿聪慧有余手腕不足,相比桓儿的心慈面软,政儿的手段相对要强硬许多......”

    听着他巴拉,温贵妃险些笑出来。

    赫连桓心慈面软?手腕不足?

    对!从表面来看,这位二皇子担得起温文尔雅礼贤下士之名,似乎是个脾气极好的人。

    但她一直觉得赫连桓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丝破绽都没有,在她看来才是破绽。

    都敢和大皇子进行党政,敢派线人去东宫监视太子,赫连桓会没有手段?鬼才信。

    刚刚老皇帝说的那番话,让她更加确信,赫连桓绝对是个狠角色。

    就赫连骜这么个无能的帝王,他能想到推行议罪银会遇到阻碍?

    他恐怕想不到。

    不是赫连骜想出来的,那必定是赫连桓。

    议罪银的实施对什么人有利?

    一是有权的人,二是有钱的人。

    有权又支持议罪银的,无非是那些贪官污吏,议罪银的实施将会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而有钱的人,多为商贾,商人逐利,最是奸诈。

    故而,议罪银在推行的过程中,损害的只有普通百姓的利益。

    得民心者得天下。

    像议罪银这种失民心的事情,赫连桓不想干,那么他就只能让别人来干,人选自然是落在了赫连政这个死对头的头上。

    为什么是大皇子赫连政,而不是太子赫连爵?

    原因很简单。

    相比于赫连爵的软弱,赫连政行事张扬,为人苛刻又性情暴躁。

    向皇帝推荐赫连政做议罪银的执行官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这一件事,就能看出赫连桓头脑之清醒,手段之毒辣。

    即对皇帝献出了计策,得到皇帝赏识,又将自己摘的一干二净。

    议罪银一旦推行成功,老百姓骂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下诏推行这一制度的皇帝,另一个就是切身去推行这个制度的赫连政,老百姓又怎会知道想出这么个阴损计策的人是谁。

    这一招“借刀杀人”可谓玩的出神入化。

    温贵妃脑子一转便想到了前因后果。

    这样也好,赫连政和赫连桓争斗的越是厉害,赫连国越混乱,对她纳兰国越有利。

    她不如就安安心心的坐山观虎斗。

    温贵妃想通之后,做苦恼状。

    “这个议罪银好复杂呀,臣妾听的头都大了,和陛下比起来,臣妾显得好笨,好在陛下不嫌弃臣妾笨,嘻嘻。”

    老皇帝最是喜欢她的娇憨。

    “你呀,那点聪明都用来哄朕了。”

    “难道陛下不喜欢臣妾哄您吗?”

    “喜欢,朕自然是极喜欢的。”

    温贵妃面带娇羞的轻轻锤了老皇帝胸口一下。

    “陛下日理万机甚是辛劳,臣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只能带些许吃食,给陛下补补身体,陛下身体康健才是我赫连之福。”

    说着,她冲身边宫女招手:

    “快把本宫亲自熬制的鸡汤端过来。”

    “吩咐御厨即可,你怎么亲自熬制,若是烫到,心疼的还是朕。”

    看似责备,老皇帝心里别提多感动了。

    温贵妃早就把老皇帝的性情摸了十成十,怎么让这个老家伙愈发喜爱她,从而对她言听计从,她如今是信手拈来。

    她微扬着下巴,露出光洁白皙修长的脖子,又美又清纯,清纯中还有一点点傻气。

    “能为陛下做事,是臣妾的福气,就算烫到,臣妾也不怕。”

    “......”

    养居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赫连桓的唇瓣抑制不住浮现冷笑。

    父皇日理万机甚是辛劳?

    亏温贵妃说的出口,父皇的辛劳都用在了龙床上,身体早就被掏空,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处理政务。

    身为帝王,勤政爱民是根本。

    为了美人而枉顾江山的人都不配成为帝王。

    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掌握生杀之大权,相应的,就要履行安抚百姓、治理好国家的责任。

    而不是一味的挥舞手中权力大刀,至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若是有朝一日,他能登上帝位,他定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

    赫连桓冷漠的瞄了养居殿一眼,他没兴趣继续听里面男女打情骂俏。

    如今,国库空虚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边关将士冬衣的问题。

    他想不出完美的解决办法,唯有多派些人手去搜集棉花,能搜集多少是多少。

    虽然他知道,这对于边陲十万将士来说是杯水车薪。

    ......

    顾将军府。

    “小姐,奴婢刚刚看到紫苏带着大夫去了表小姐的静雅苑。”

    顾望舒脚下步子顿住。

    “她......昨日没有请大夫吗?”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

    也对,秋池昨日一直跟着二伯,直到很晚才回来。

    “看紫苏那着急的样子,奴婢猜想表小姐应该病的不轻,小姐您要去看看吗?”

    去看孟滢?

    她有点抵触。

    这种感觉很纠结,明知道不应该把上辈子所有的错怪在孟滢一个人的身上,可是她却不知道去怪谁。

    她此刻要是去看孟滢,似乎是原谅了她,可她又不想这么轻易的原谅。

    不去看?

    她的心里也过不去。

    说到底,孟滢只是被温贵妃算计,当了枪使。

    孟滢到底只有十六岁,在将军府备受宠爱着长大,从未遇到过尔虞我诈。

    做出牺牲她一人,保全顾家几百口人性命的选择,也没错。

    错就错在温贵妃工于心计,错在老皇帝是个无道昏君。

    “小姐?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