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6章 商量正事

    这个消息真的挺打击人,搞得我一晚上都睡不着。孤独的夜晚,真的想找个人来陪。

    第二天大早我就你着两个黑眼圈起床给她们去买早餐。等到九,十点钟她们才起来,想必昨天晚上应该是聊的很晚。

    不过两人应该聊到了我的话题,陈菊对我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陈菊拿了一个包子递给我,“你吃了吗?要不再吃一个包子?你昨晚睡不好吗?眼圈那么黑?”

    有人在旁边呢,我怎么好意思说出我那难熬的心情?而且这个包子看起来有些试探的意味,所以我不能吃。而且还是很认真的给他做了汇报,“早上我就吃了一个番茄,中午的西兰花和胡萝卜我也买好了,今天开始我也又要把体重减下来。我以前能做到,现在同样做得到。”

    陈菊表情复杂的看着我,想了一会儿说,“你怎么安排自己看着办吧,我不逼你减肥了,但如果你觉得自己瘦点好看的话,我也不反对。”

    “哦?”我又惊又喜,悄悄看了一眼董婕,和她像没事人一样吃了自己的早餐。

    我只好干笑两声,“那肯定是瘦点比较帅啊,只是我觉得这个过程可以稍微拉长一些,没必要下这么猛了要让自己太难过了。”

    陈菊赞同我的观点,“好吧,那你自己安排吧,不然老说我逼你做这样做那样,你自己也难受。”

    “怎么会啊?这是我自愿的,不是你逼的。只是过年这个时间比较特殊,我一时没控制好自己而已,你放心吧,在这边没有老爸老妈的压迫,我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身体。”

    陈菊苦笑摇摇头,不置可否。看样子对我还是没有太大信心。这说明她也没有想开嘛,何必还装出一副非常大度的样子。所以压力还是存在的,减肥计划还是需要继续进行。只是要潜移默化,养成一种习惯而已。

    应该不是太难吧?我安慰自己。看了看陈菊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看来她要的只是我的态度。当然了,结果也是很重要。只是连态度都没有,那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等吃完了东西,大家开始谈正事了。那就是去拿下京郊的一个厂区。

    “梁宝,依托我们的装修公司,建一个建材工厂,是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就连我爸都想在这边搞一个加工厂。但他说他年纪大了,不再想折腾,所以才把这个主意给了我。所以我想让你来做,等把工厂建起来,我们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还可以对外销售,获得额外的利润,正是一举两得的事。”

    她停顿了一下,还想说点什么,可终究没有说出口。我猜应该是要讲讲我有了工厂,身份地位也会变得有所不同,可以和她们家门当户对吧。

    其实,那用这么多理由,我压根没什么想法,她只要想做,我能承受得起,那就做呗,干那行不是干,能不能挣钱都无所谓,她高兴就好。

    所以我立刻表态,“没问题,说干就干。只是我对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研究,恐怕又要做个甩手掌柜了。”

    董婕瞪我一眼,“你就是懒,这有什么难的,学一学不就会了。”

    我的确是有点懒,或者说能预见到半个工厂的艰辛,不愿去面对吧。我抓着陈菊的手笑道:“你家就是做这个的,有没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你最清楚了,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陈菊把手抽了回去,嗔怪道:“董婕还在呢,你也不注意下!”

    董婕嘿嘿笑着,“见怪不怪,你们继续,其实也没我什么事,要钱没钱,要门路没有门路,就是一个打工妹,等你们商量好了,我就帮你们去打工。那我先出去,不妨碍你们了。”

    说着起身要走,陈菊叫住她,“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给我坐下,一块儿商量。”

    “凯哥,飞哥他们还是技术骨干呢,你们咋不找他们一起商量,非逼得我一个人在这里当电灯泡,也不嫌亮得慌?”

    陈菊被她气得半死,“行行行,不让你作灯泡了。那我们约上他们,一块商量吧。”

    可惜啊可惜,一个灯泡招来一堆灯泡。我沮丧的拿出电话,要和毛凯他们约好时间地点,大家一块商量大计。

    我问:“去哪好呢?”

    陈菊想了想,“要不一起去工业园看看吧,到时人多,选厂房方面也能多给点意见。”

    这速度是够快的,我猜陈菊心里早就选好地方了,或者是他爸选的。如果我不同意,估计他老人家也会亲自参与。

    约好了地方,我就通知毛凯他们。毛凯说要来接我,想着能省百来块的车费,就同意了。反正打车还得带着董婕,也不能说悄悄话,还是一起的好。

    谭飞开着宝马来的,说毛凯开着面包车先去了,想想他们九个人要挤着一辆面包车可真不容易。

    路上我就问谭飞,“今年你也挣了不少吧?干嘛还不买辆车?”

    “宝哥,不是,梁总,我倒是想买来着,只是这种小车我还看不上眼 ,所以一直没买。”

    这说的什么话,我完全听不懂?而且还不好意思问。董婕听明白了,“那个,你到底攥了多少钱?难不成你还想买一台百万级别的车?”

    谭飞哈哈笑道:“我并不是说想买多贵的车,而是喜欢那种车型,霸气!而且特别实用,去到哪儿一脚油门就开过去。就算再遇到上一次的那种车祸,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其实也不多,大概七八十万吧。我也就攒了一个首付而已,不过可以贷款嘛,这年头谁不贷款买东西?提前消费,提前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他这说法不对,贷款改善生活是可以,但是贷款去买车就显得有点亏了。毕竟车子是消耗品,买来就折旧,根本不能产生任何效益,所以我是不太赞成。

    不过我并没有抓住他意思的重点,他继续说道,“我总不能自己买一辆比梁总还好的车,那样的话,梁总的面子往哪里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