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余南亨脸上豆大汗珠流下来,毕业后找工作也是继续在学校里,被隔绝得好好的,看起来有点幼嫩。

    他伸手随意地擦了擦,没有带纸巾,就这样抹一额头的汗。

    余南亨长相很乖,于是旁边的大妈高兴地叫他进来坐。

    余南亨拒绝,他看到那一个旅游团排在门口验票,一团团地挤来挤去,售票员在哗啦数票和对人数,一会又说还有人呢?同伴喊在厕所,这一时半会儿还进去不了。

    领头的人看着人群里,时刻盯着外面,怕有游客混水摸鱼进来,他要多报销报销一张票。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似乎在愣愣的看向这里,警觉起来,不过如果他真进来,自己是一定会知道的,今天这个团没有20岁上下的年轻人。

    余南亨不知为什么,带团的人好像注意他,他状似不轻易转过头,把放出去的目光收回来,问摊子前卖小东西的姑娘。

    摊子上都是一些小玩意,余南亨想着随便买点什么都可以,也不花多少钱。

    但是物件通体剔透,莹润饱满,手感凉凉的,全都是玉做的。

    余南亨问了一下价格,地摊上的一小块,就要了几万块钱。

    余南亨面上不显示,实际上他知道,这个都不必买了,谁知道是真的假的。

    还有一个刻舟求剑模型玉,更贵,十几万。

    那雕刻的手工栩栩如生,余南亨想如果他有很多钱,一定拿下他的。

    卖东西的小姑娘,嘴很甜,一边说帅哥,玉很衬你的气质,会保佑你,你戴着去拜一拜山神,会有好运的。

    余南亨看了几眼,找个借口说不要。

    姑娘说是不是钱少了,我可以少点卖你,保证一定是真玉,这和你有缘,很合适的。

    接着说出一个余南亨无法拒绝的价格。

    最终那块缺口的玉,寓意是盈满亏。

    这还是亏欠的状态,会越来越完满。

    余南亨等会回神来,发现自己根本不能拒绝便宜。

    支小摊子的姑娘,让他把自己的明牌带上去,拜一拜山神。

    以他的名义带,估计以为他是外地游客,不了解这个,或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封建迷信,做也行,不做也行,她以玉大出血作为交换条件。

    游客一般不会拒绝这种顺手,又能得到好处的事情。

    果然余南亨拿走了,也没有问这样做是为什么。

    余南亨回过头,旅游团的已经在排队进去了。

    余南亨捏着票,冲到他们后面,被售票的火眼金睛,让他出示票。

    还是崭新的油墨香气味,确认无误后,余南亨就跟着旅游团一起进去。

    老年人团中从来不缺少话题,都是一些家长里短。

    进山道后,路的两旁,有一些老妪在卖新鲜的果子。颜色鲜艳欲滴,像用工业颜料染上去的一样,看得余南亨脑壳滴滴疼,和看到鲜艳的动物不要去招惹一样。

    幸亏导游的嗓门够大。

    在检票时,这里是临水村一处必去的地方,每天都有人慕声而来,因为这里最大的吸引力——山神。

    因为人数过多,经常在排队,为了保证体验,所以景点处做了一个安排,分流,每隔一段时间让小部分人数进去。这样子不会挤,也能极大保证安全。

    所以余南亨眼睛只看着旅游团,争取和他们走同一趟。

    他在网上搜索,只有门票信息和告诉你怎么做。似乎去那里的人都在避讳说出来,即使是看不到面的网络。

    山神,听名字就油然而生一种崇敬感,余南亨觉得这更像是这里的人的信仰。

    传说中山神预告了灾难,会让一些东西变得奇怪,让人们注意到,并且每次都避开了,成功的把血缘延续到了现在。

    余南亨饶有兴趣地听着导游说起的神迹,这些东西都无从考究,但是导游也能引经据典,再用一个比较知名度高的,历史学家说的话佐证,让游客信服。

    余南亨不知道他们一群人从哪里掏出来的木质牌子,和他在外面文创店看到的不一样,好像是木质更黄一点?

    这些人手里的东西也许是刚从包里掏出来的。

    余南亨有时候佩服带旅游团的人,上下嘴皮子碰一碰,总能精准蛊惑一群人把东西买了。

    他跟上来,也是因为到这个时候,那个带团的人应该会说点这里的事情,

    毕竟每次带的团,人都不一样,新来的永远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

    余南亨找不到本地人问话,这是他了解这个地方的好机会了。

    他两只耳朵都在接收导游的话,清风,谈话声都被过滤掉了。

    “导游,这里是山神的地方吗?听起来和我们去寺庙也一样。不过一个是原处,一个是建在方便的地方供人们纪念。我好累,可以不走吗?”

    队伍里有人开始抱怨起来,要爬那么多山道,平常又没有锻炼,同团的怕不是要笑死她。

    余南亨一乐,是啊,这个地方又做青石板路,又卖木牌,给人一种接触神秘东西的禁忌感,利用这个感觉吊着游客,再吸引下一波游客。

    导游对这件事司空见惯,他没有像平常一样,好声说话,

    “再坚持坚持。我们走得慢一点,不要掉队,掉队了山神会把你带走的。”

    他神秘叨叨的样子,很认真。

    那个说话的人闭嘴了,脚依旧跟上。

    “我们将要走过三条江。大家注意一下手里的东西,江上风比较大,小东西就不要拿出来了。记住一定要看前面,看前面,看前面。”

    一连强调了三次看前面,大家的神经很紧绷,以为要看到不一样的街景。

    结果走到第一条江索,底下的河流是干涸的,裸露出干瘪的河床,丑陋的泥巴点点偶尔会散发出一点腌制的味道。

    余南亨不知道怎么描述,如果他刚才吃了东西,可能会吐。

    这第一条河的情形让人们大失所望。

    到第二条河前,导游又在点人数,有人等不了,这太阳天的,刚才那条河都晒干了,他很急,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怎么会少得了人呢?

    余南亨跟在屁股后面,是一个年纪相对不大的阿姨。她在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