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我之所以会回来,是因为有人

    他穿着黑色羽绒服,里面是一件连帽卫衣,因为身姿挺拔,宽肩窄腰的缘故,显得并不臃肿,反而很是随性。

    他走到姜雪琳身边,对着大家说:“可以吃饭了。”

    良叔眼睛在两个人的衣服上来回转,在仔细端详这对神仙眷侣,露出满意的笑。

    “走走,阿婆,你们也一起去吃吧。”他热络的招呼着。

    “不用了,我们都吃过了。”

    “你们去吃吧,我们老人家就不凑热闹了。”

    说完,两老人步履蹒跚,相伴着走了。

    吃完饭后,姜雪琳和良婶说完话,发现另外两人不见了。

    她询问了良嫂。

    “估计到后屋里去了吧。”

    姜雪琳拍拍身上的雪,进了屋,刚准备拉开里面的门,一道声音传出来。

    “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她?”

    是良叔的声音。

    良叔面对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里满是复杂,“这些年要不是你投资建设了这里,估计早就荒凉了。”

    “我啊哪能像现在这样做如此火热的生意,你对我们来说就是恩人。”

    顾萧云谦逊一笑,“别把我想得那么好,我原本也是有目的的。”

    “是,我知道。无非就是为了雪琳那孩子嘛,你说你这么些年,年年到这地方来找她,每年都失望的离去,我们看了也心疼。现在你们好不容易在一起了,你就不打算告诉她这一切?”

    “没必要。”他的声音还是一惯的清冽,又带着点低沉的尾音,“本来就是想吸引她回来,现在找到她了,带她回来看看已经很满足了。”

    姜雪琳不知道站了多久,她的腿已经麻痹,脑海却在这时候走马观花一般略过许多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原来…

    她默默地退出去,望着外面雪景,雪已经停了,风也停了,一切显得那么的静谧美好,姜雪琳浅浅地勾了一下嘴角。

    “干什么呢?那么开心。”顾萧云从后罩住她的脑袋,附耳问道。

    “雪停了。”她眺望着远处那些尖尖的雪角。

    “雪停了好,我带你上山。”

    “现在?”

    “就现在。”

    顾萧云拎着一袋行李,挥别了良叔夫妻后牵着她离开。

    良叔看着前面一黑一白的两个身影,欣慰得红了眼眶。

    姜雪琳坐着缆车朝山上而去,天边一线的日光将雪山拦腰折断,雪山顶冒着强烈的反光。

    置身于这山林之中,才感受得到山河壮阔的澎湃景色,仿佛自己就是这画中人。

    日光铺洒在脸上,她灼灼地看着身旁的人。

    从缆车上下来,山上游客窸窸窣窣,可能因为时间还早。

    姜雪琳站在山的悬崖边,拿着望远镜在不停地眺望。

    忽然,她顿住了。

    “诶,那个山头好特别啊。”

    她仔细一看,才发现其中的玄妙。

    因为比较矮,它的植被并没有被完全覆盖,从上往下看呈现椭圆形,最奇特的是它的正山方正有一条河流,潺潺清水缓缓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散发着星光点点,配上那个椭圆的绿山头,就像一条银色细闪的链子吊着一颗宝石。

    “好像一条项链。”她喃喃道。

    “喜欢吗?”他从背后拥住,下巴搁置在姜雪琳肩头,两人的影子相叠落在地面上。

    “它叫雪林山,我把它买下来了,以你命名,赠你项链。”

    姜雪琳的心怦怦直跳,不可置信地说“你把它买下来?那得多少钱?”

    说完又觉得这钱对他来说估计都算不了什么,卢岩山附近整个旅游产业都是他投资的,又不是第一次见他的财力。

    他闷闷直笑,不正面回话。

    “你在这等我一下,马上回来。”

    姜雪琳呆呆地立在那,手里拿着望远镜怎么也看不够,以山川相赠,这样一份礼物实在是太震撼了。

    背后梭梭的踩雪声,慢慢接近自己。

    她欣喜地回望,却愣了半晌。

    来人不是顾萧云,而是一个和尚,说和尚也不像,因为他居然留有寸头,穿着单薄的僧衣,脖子上一串巨大的佛珠。

    他胡子拉碴的,衣服…松松垮垮,实在不像一位正经的和尚。

    “阿弥陀佛,施主,你终于来了。”他一手挂珠,五指并拢立在嘴边,笑着说。

    “你认识我?”

    “前世今生,缘分未尽,我已经等了你很久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姜雪琳身体僵住,身体逐渐变冷,眼神顷刻间锐利起来。

    “你是谁?”

    “我是你的有缘人,请跟我到庙里去吧,一切答案都会在那里揭晓。”

    姜雪琳明知道这时候应该站在原地等候顾萧云过来,可是这个老和尚说的话让她觉得必须要去弄懂这一切的真相。

    因此她只顾虑了一会,就抬脚跟上去了。

    走了好一会,她才发现在这山顶上居然还有这样一座寺庙。

    庙外挂着一个牌子,写着还生庙。

    “还生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庙名。”她疑惑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进入庙堂,里面是一尊高大的佛像,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人进来参拜。

    老和尚简单拜过佛像后解答了她的问题:“这里是祭典枉死生灵,为他们祈福的,非有缘人不会进。”

    枉死?姜雪琳的脑袋晕晕的,心情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那是长春灯。”老和尚指着前面的一排灯,“第二盏灯是你的,把它点了这过程就彻底结束了。”

    她感觉耳边雷轰电挚,脸色一片煞白,“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是我的?谁替我点上的。”

    一连几个问题老和尚都不回答,始终用那副祥和的表情看着她,等待着下一步动作。

    姜雪琳无奈只好亲自过去,将灯点完油添完后,她才退到一边,双手垂在两侧。

    “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

    “长春灯又叫长生灯。点灯的人需要日日夜夜祈福,并保证灯火不灭,这样,所祈祷的人才会回来。”

    “你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会回来,是因为有人为我祈福?”姜雪琳红着眼,颤颤巍巍地问。

    “如果只是这样,那未免太简单了。”老和尚此刻的表情变得悲怜,他又念了一句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