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经知识

    闻言,四周的官员和僧人,也都靠近围拢过来。

    上官仪更是眼眸里迸射精光,他的脸上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自从他见识过武则天的书法和文学上的才华后,就已经对武则天崇拜到了极点。

    上官仪深深的认为,武则天的能耐,不止如此!

    现在竟然主动跟玄奘大师探讨佛学上的知识,绝对不可能是一知半解那么简单!

    “装十三还是得你来啊!”

    苏凡啧啧道。

    武则天的佛学知识底蕴,当然是没得说了。

    唉!

    他从系统获得的技能,却都让武则天装十三去了,真气人啊!

    “本宫觉得,佛陀所言,小乘以自觉为终极,可大乘的菩萨,不但要自觉,还要觉他,这样的话,才能达到与众生成就佛果的终极境界,所谓终极,是终极,也不是终极,终极在自在心。”

    武则天凤眸抬起,瞥了一眼玄奘,微掀嘴角,缓缓说道,她的语气很轻,但是又裹挟夹杂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势,不由得让人产生了信服感。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整个慈恩寺下方的小广场上,只能听到轻微的风声,甚至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上官仪对佛学其实也是有所研究的,当他听完武则天说的这番话,内心便泛起了涟漪。

    他知道,自己果然猜测的没错,武则天在佛学上,也有相当的造诣。

    俗话说,行家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武则天的这番话,若是没有对佛学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自身的思考感悟,是绝对无法总结出来的。

    玄奘的内心,原本对武则天所谓的探讨,并不抱希望,可是,当他听完武则天所说的话,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后,开始回答道:“没有想到皇后娘娘对佛学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我也是认同您所说的话的,要是以佛教的哲思基础缘起论的话,一切因为条件关系,所形成的某种事物,一定不会有绝对不变的自性。”

    “无论是自觉,还是觉他,都要破除我,破除他,破除众生,人与佛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是佛可以帮助众生,广度众生,而人只能帮助自己,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帮助,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一旦脱离群体,便很难生存下去,但佛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即使脱离群体,佛依旧是佛,说不定还能够更上一层楼,达到新的境界。”

    “凡是人世间所有的相,都是虚妄!那么,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是实相!”

    玄奘慢条斯理的说道。

    武则天听罢后,说道:“你说的话,其实对应了那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没错!我就知道皇后娘娘肯定阅读过此佛经!”

    玄奘连忙道。

    这两人讨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刚经》里所阐释的思想和内容,《金刚经》全称叫做《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后秦时期僧人释鸠摩罗什翻译的。

    后秦便是在公元384到417年时期,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仅仅持续了三十多年。

    也可以将这个时间段归类为晋朝,当时晋朝混乱,政权割据,后秦便是那个时期的一个政权。

    但是,虽然这个时期的国家多达十几个,可是,后秦的礼乐文教还是很被重视的,一度兴盛至极,在十六国里,前秦、前凉,都是非常注重文化方面的,在儒学、佛学方面,加大力度,这直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而《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是这一时期,大乘佛教的经典作品,梵文的释义为: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

    后世熟知的《金刚经》,其实是简称。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则是流传最早的译本了。

    虽然北魏、南朝陈、隋朝,都有《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译本,哪怕是玄奘也翻译了这经文,可大部分都是参考了鸠摩罗什翻译的的版本。

    玄奘自己对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熟悉,是很正常的,他现在也在着手翻译译本,但武则天能够这么熟悉,就比较诧异了。

    “但是,本宫认为,纸上谈兵不是正确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才能成功。”武则天便是实干派,从她代替李治掌握朝堂政权开始,就从不空话套话,消灭异己,掌握兵权,从不含糊,“虽然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十分有道理,但在本宫这里,它不适用!”

    对于武则天的这个说法,玄奘的内心其实不认同的,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有这么一个词汇:降伏其心。

    玄奘认为,一切都应该以完好的心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