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女娲的迷茫,星辰岛六耳

    六耳心里想着人参果,便风风火火的跑进了五庄观,刚进后院就嚷嚷开了:“老哥,老哥,人参果是不是熟了?”

    谁知话音刚落,就看见镇元子和一宫装美妇相对而坐,谈法论道。

    只见那宫装美妇相貌和蔼,散发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再看一眼,又感觉其身上的气息生机勃勃,蕴含着无尽的造化之力。

    正是那女娲。

    六耳赶紧行礼道:“六耳拜见女娲师叔。”

    女娲面露微笑,轻声说道:“你与镇元子道友如此熟稔,怎么到师叔这,反而见外了。

    快来坐下,刚才镇元子道友正在给我介绍你发现的这茶,你来给我说说。”

    六耳落座后,跟女娲详细讲了一遍茶叶的发现过程和功效。

    同时拿出茶具,为女娲冲泡了大红袍。

    镇元子则是打下几颗人参果。

    三人喝着茶,品着果,闲谈洪荒趣事。

    镇元子拿起公道杯,给女娲的空茶杯续上,同时开口转入正题:“女娲道友,吾观你目前之境界,已远超准圣,想来距离成圣不远了吧。”

    女娲听了这话,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我与这造化之道颇为相合,又得鸿蒙紫气之助,进境极快,可对于如何成圣,始终没有头绪。

    此番来寻道友,是想与道友交流一番,看能否有些启发。”

    镇元子思索片刻,说道:“吾之草木之道,大地之道,确与造化之道有相通之处,吾便为道友展示吾之道。”

    说完,镇元子头顶上浮现出一朵亩大的庆云,而在庆云之上,光芒变幻,又是继续凝聚出了三朵白花,虚幻的人参果树和那地书伴随着三花浮浮沉沉。

    庆云之上,草木之道,大地之道相继出现,以玄之又玄的方式演化着。

    六耳看了佩服不已,老哥虽然没有那鸿蒙紫气,但境界之高,当真不简单啊。

    女娲认真的看完后,反倒眉头微皱,失望的摇摇头。

    看这架势,也知道收获不多,六耳眼珠子一转,看来自己的功德灵宝有戏了。

    于是开口说道:“前些日子,我看了大师伯的无为之道,大师伯说时机未到,我百思不得其解,时机到底是什么?”

    见六耳开口,女娲和镇元子都看了过来。

    “后来又看了元始师伯和师傅的道,发现三人都是教化之道。

    再想想道祖成圣后,第一件事便是紫霄宫开讲,教化我等。

    小子斗胆猜测,师傅师伯成圣需要教化洪荒。

    但洪荒之中,巫妖二族争霸,其余种族也都传承多年,到底应该去教化谁?

    今日见了师叔,结合这造化之道,难道大师伯等待的时机,就是师叔所造化之物?”

    六耳这话,猜测的可能性太多了,基本上全靠猜,但是女娲细细一想,却偏偏又合情合理。

    造化之道再是精通又如何?还是要看造化之物,若能创造一潜力无限的种族,将来屹立洪荒。

    女娲越想越对,但其中还有诸多细节需要静静思考。

    猛然站起身来,女娲一扫迷茫和苦闷,意气风发的说道:“多谢师侄,师叔他日若能以此成道,你当居首功。”

    六耳连忙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小子不敢居功。”

    女娲又朝镇元子说道:“多谢镇元子道友演化道法,今日我思绪良多,要先告辞了。”

    镇元子摆摆手道:“无妨,吾未能帮到道友,祝道友早日成圣。”

    女娲点点头,赶忙回返,去细细斟酌成圣之路。

    待女娲走后,镇元子打趣道:“六耳大仙见识广博,不如指点下老哥如何成圣?”

    六耳哈哈大笑,手指装模做样的一掐,高深莫测的说道:“贫道夜观星象,掐指一算,你之缘法在我,只是时机未到,勿急!”

    镇元子只当六耳搞怪,没放在心上,两人说说笑笑之后,六耳提起了三清分家一事。

    镇元子丝毫没有惊讶,似是早有预料:“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元始和通天可不仅仅是道不同,那是截然相反,分家是必然的结果。”

    六耳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分家归分家,只要不彻底闹掰,不相往来就行。

    随后就邀请镇元子去昆仑,临走前还顺了几颗人参果。

    ……

    昆仑山

    没有了通天数量众多的各色徒弟,昆仑山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仙山福地的感觉又回来了。

    六耳带着镇元子来到山顶茅草屋,屋外的凉亭内,元始独自喝着茶。

    六耳进入凉亭内,拿起茶就喝,喝完还咂咂嘴:“师伯茶道境界见长啊,这茶要数师伯泡的最好喝了。”

    元始无奈的摇摇头:“你这猴儿。”

    六耳笑嘻嘻的说道:“师伯,大师伯在首阳山落脚了,那地方不错,风景秀丽。

    我师傅在金鳌岛落脚了,那地方我虽然没去过,不过听我师傅提过,也还不错,在东海,跟我做邻居呢。”

    元始点点头,给镇元子和六耳倒茶。

    镇元子安慰元始道:“道友应该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吧。”

    元始点点头:“自晋级准圣,我就有所预料,我与通天师弟之道南辕北辙,怕是难以共存于昆仑,通天师弟应该也早有预料。”

    镇元子点点头,不再继续聊这个,反而谈起了茶道。

    两人聊的不亦乐乎,六耳不感兴趣,就去找自己徒弟了。

    来到敖广闭关的洞府,敖广还在苦修之中,努力转化体内的法力。

    眼看着法力转化即将成功,六耳便耐心等候,在洞府门口的小河里钓起了鱼。

    突然,天上一道云彩飞过,然后又折返回来。

    云彩上下来了一个年轻修士,来到六耳身边毕恭毕敬的行礼:“玉鼎见过师兄。”

    六耳抬头看了一眼玉鼎,对这个讲义气的小家伙,印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