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个时辰后,唐郁从云浮寺拉了法真回来。

    月白僧袍,唇红齿白,神秀清然,法真含笑双手合十,向着屋子里的众人见礼。

    “小僧法真,见过诸位施主。”

    李广兴和王放几人一直都知道,禅院法真在云浮寺,并且还在给阿月治病。

    但是遗憾,一直没能得见。

    但安风和安心盈却不知道,此时更是一脸懵。

    “法真?!”

    “佛心禅院的活佛?九州天下的天骄?”

    安风大惊,下意识地问出了声。

    法真,佛心禅院百年一遇的少年奇才。

    传说他出生之时,并蒂莲开,金霞漫天,佛光普照,是活佛转世!

    法真天生佛性,被二十年不收徒的佛心禅院主持方丈,破例收为真传弟子。

    他三岁知佛理,五岁能阅经,九岁遍览藏经阁,能推陈出新,与禅院群僧辩佛,威德服众。

    他十二岁由佛学跨入武道之门,五年时间,攀上后天圆满,距离先天之境仅仅隔一层窗户纸。

    而芸芸众生,千万武者。

    多少人艰难蹉跎一辈子,也只能在后天境界上打转,苦苦追求,却不得先天之门。

    安风在药王谷的时候倒是有听说,活佛法真下山游历,没想到竟然在这偏远的川北城碰到。

    法真浅浅一笑:“法真不是活佛,法真就是法真,来自佛心禅院。”

    安心盈则是眼冒星星,法真和尚清秀俊逸,好似一块无瑕白玉,散发着温润的气息。

    让人不由地心生好感,而且这可是传闻中的九州天骄,就像现代的明星一般。

    她下意识道:“没想到你生的这般好看!”

    “肤浅!”身后飘来一幽幽的声音,充满怨念和一丝显而易见的嫉妒。

    穆良站在安心盈身后,撇着嘴,斜着眼,低声表达不满。

    安心盈冷哼一声,没搭理他。

    法真迈步走到床榻边上。

    只见苏北双目微阖,面容苍白,柔柔弱弱,依然是昏迷不醒的状态。

    “阿弥陀佛。”

    法真一声佛号,没有再说其他,一道佛光从他眉心骤然亮起。

    一缕无形的精神波动,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

    唐郁目光微微一凝,安风似有所觉。

    其余人境界不到,则是只能感觉到屋子里某种气氛的变化。

    法真的神念如水,一瞬间没入苏北的识海。

    精神领域的较量,不论时间长短,在真实世界里,都只是过去一瞬。

    只见他神色凛然,宝相庄严。

    眉心的佛光陡然大盛,周身僧袍更是无风鼓动,猎猎作响。

    没等唐郁等人反应过来。

    法真的气息又慢慢平稳下去,缓缓睁开双眼,低声念了句佛号:

    “苏北施主被杀意伤及神魂,我刚刚以禅院心法,将她识海的杀意残留驱散。

    如无意外的话,休养三到五日,就能自然转醒,诸位不必担心。”

    李广兴、王放诚心诚意地躬身道谢。

    再过三日法真就要在天宁寺论法,唐郁便找了间厢房给法真暂且住下。

    一来不用再往复云浮寺奔波;

    二来可以随时看顾苏北病情。

    法真含笑道:“唐施主既然已给我安排妥当,那我就客随主便。”

    临出房门,唐郁真诚地抱拳致意:

    “先前多有得罪,法真大师菩萨心肠,不计前嫌,在下感激不尽!”

    法真平静回应:

    “佛说普渡众生,不外如是。”

    唐郁默默点头。

    忙碌了一夜。

    众人也都身心疲倦,各自回房休息。

    只留下安心盈和穆良,分别照顾三个伤重的病人。

    之后的几日。

    唐郁跟着穆良一起,给周铁山、李开定时煎煮草药,然后掰开他们的嘴灌下去。

    熬煮白粥,拌上细细的肉沫。

    既方便下咽,又能补充能量,唐郁同样是掰开两人的嘴,直接灌下去。

    一点情面都不讲。

    周铁山和李开一见到李广兴就大声哭诉:

    “老大救命啊!”

    “我们没让人打死,倒是快被这两人给灌死了!”

    李广兴望着唐郁,抛出一个询问的眼神。

    这时,穆良走进屋子里,看都没看李广兴,掰开周铁山的嘴,一把将手上的汤药灌进去:

    “良药苦口,赶紧的,别废话!”

    这边完事儿,穆良望向李开,李开面露苦涩,眼角含泪,乖乖地张开嘴巴。

    唐郁对着李广兴摊了摊手。

    李广兴扭头就走,没有一丝丝迟疑。

    苏北的待遇就好很多了,安心盈拿着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喂她,非常有耐心。

    …

    最近,城里多了不少和尚,行脚僧。

    都是川北城周边各地的佛门僧侣,他们皆是慕名而来。

    佛心禅院的名头,活佛的事迹,在求佛者的心中,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甚至还有本就聚集于川北周边的众多江湖人,也入城来凑热闹。

    一时间,川北城原先因为帮派争斗导致凋敝的各街各巷,倒变得有些欣欣向荣的意味。

    明日就是法真登坛讲经的日子,他已经提前去了城北的天宁寺准备。

    唐郁等人对佛学不感兴趣,又要照顾伤病,便没有人打算去凑这份热闹。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沉。

    东城门外,走来三人。

    一名身穿深红细纹锦袍老者,一名面容普通的中年人,一个身材魁梧,身披轻甲的壮汉。

    红袍老者两手空空,慈眉善目。

    中年人神情冷淡如冰霜,手里拿着一根布条,看形状,是一把长剑。

    铁塔一般的汉子,则是背着两柄宣花斧,斧身黝黑而质朴,锋刃透着隐隐寒光。

    守城官兵见状,立刻打起精神。

    最近江湖人士众多,不少通缉在榜的恶人想要蒙混过关,他们得守好入城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