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因果业障,脱身犹难。

    人之所言、所行产生的因果,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溅起阵阵涟漪。

    涟漪与涟漪之间的碰撞就产生了因果纠葛。

    江湖之中,数不清的人就像不同的石子,震荡起不同大小的涟漪。

    密密麻麻的涟漪构成一张因果循环的大网,让人抽身不得。

    搬山九义隐退江湖多年,仍是被仇家找上门,除了王大发侥幸存活,其余人都落得个身死道消的结局。

    这就是因果循环,圆宁如是说。

    他和唐郁站在官道上,望着远处浩浩荡荡远去的车队,绵延数里。

    车队载着王大发一家子和全部家当,他们准备离开锦城,另觅安宁之所。

    他们两人与王大发在镇抚司相处不短时间,多少有一些熟人之情,便来官道上送一送他。

    唐郁曾去镇抚司的天牢探望细雨,替王大发打问究竟是谁想要杀他们。

    细雨虽然是被唐郁抓进天牢,但心态还不错,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冷眼相待。

    而是如同老友叙旧一样,毕竟做刺客这一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雇主。

    但关于搬山九义,细雨所知道的和镇抚司打听到的差不多,雇主的消息就更是寥寥。

    毕竟烟雨楼是刺客组织,给钱就杀人,没有义务去深究雇主杀人的原因。

    不过他也给王大发吃了一颗定心丸,烟雨楼和唐门关于刺杀委托只会接取一次。

    若是刺杀失败,则不会再对同一个人出手。

    王大发从烟雨楼和唐门两家之下逃得生机,以后即可免于两家的刺杀。

    但会不会再有其他刺客或者杀手前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没过了几天,王大发就和唐郁等人说要举家迁离锦城。

    望着消失在远方的车队,王大发最后能不能避过追杀,安享余生。

    唐郁和圆宁都不得而知。

    搬山九义的案子一结,唐郁又从镇抚司搬回了黛子巷的小院。

    小院没什么变化,没有了李广兴组织,苏北现在很少外出,每日都赋闲在家里。

    她的修为突破至一流境界,如果不和唐郁这个妖孽相比,单论武学进境,同样可称天才。

    毕竟她年纪和唐郁差不多,还很年轻。

    回来的第二天。

    吃过午饭,唐郁拿了两个茶杯,又沏了一壶清茶,端端正正地坐到石桌前。

    准备和苏北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我大伯和唐无火已经回去了。”

    苏北一袭红裙,安静地坐在他对面:

    “我知道。”

    “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第一次看到你的飞刀…”

    那柄飞刀是唐青羽留给唐郁的,刀柄处刻有唐字,代表着唐门亲传的信物。

    信物的样式各异,但无一例外都会有唐字标识,比如唐青仁的就是一枚飞镖。

    据苏北所说,银色飞刀制式的信物,这些年来只有唐青羽。

    唐青仁已经不允许门内亲传再制作同样式的信物。

    所以看到他的飞刀的时候,苏北立刻就认出来,他是唐青羽流落在外的血脉。

    因为银色飞刀是唐门弟子信物,但唐郁仍不是唐门弟子,所以飞刀被唐青仁收回了。

    他说如果唐郁决定回归宗门,并且被接受的话,那柄飞刀就继续给他来继承。

    唐郁倒是没什么意见,飞刀在他手里已经沦为处理食材的工具,大于宗门的象征意义。

    这其实算是对宗门威严的一种亵渎,收回便收回吧,唐青仁比他更加宝贝那柄飞刀。

    唐郁好奇地问道:

    “那你呢?”

    “你是亲传弟子?”

    苏北摇了摇头:“我只是外门弟子。”

    “外门弟子唯有天资出众以及有重大立功,方才能被收入内门,外姓弟子也会被冠以唐姓。

    之后内门弟子要被门主或各位长老收作弟子,方才称之为亲传。

    亲传弟子,是一家宗门之传承根本,也是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

    唐郁微笑着问道:

    “那将我带回宗门,算是重大立功吗?”

    苏北定定地看着唐郁,半晌吐出一个字:

    “算。”

    “所以你离开川北,随我游历至此,也是任务所致。”

    苏北眼睛仿佛氤氲着一层雾气,又过了半晌,缓缓答道:

    “是。”

    唐郁轻吐一口浊气,算是搞清楚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明白了。”

    唐郁忽然展颜一笑,安慰道:

    “唐门,我会回去的。”

    苏北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秀口轻启:

    “不急,我等你。”

    …

    时间一晃而过,季节更替,年节将至。

    呼啸的北风好像野兽在凄厉吼叫。

    唐郁身上穿着黑色劲装,外面披了一件镇抚司玄色锦袍,驾马奔腾在一条乡间小道上。

    透过稀疏而暗淡的枝叶,一座小镇赫然出现在眼前。

    沥水镇。

    在锦城以西。

    川江支流沥水,从小镇边上蜿蜒而过。

    像一条银色玉带,将小镇环抱起来。

    唐郁在镇口下马,牵马继续往镇子里走去。

    镇子上来来往往人流如织。

    人很多。

    道路两旁的摊子和小贩则更加热闹。

    买卖的大多是各种年货,屠苏酒,爆竹,春帖,桃符以及各种瓜果。

    人群三三两两聚在摊子上挑挑拣拣,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红红火火,一片喜庆祥和。

    唐郁也被喜气洋洋的气氛所感染,嘴角不自觉挂上一抹微笑。

    走到街角的一处茶铺。

    里面更加热闹。

    茶博士坐在火炉旁边,一手端着一壶茶,一手摇着折扇,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众多茶客围在他旁边,一边喝茶,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