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兄弟相隔两地

    尚璞夫妇用中西合璧之法画了《万象图》之后,尚璞对新学更加推崇了。闲暇时,他常与青桐在一起畅谈中外轶事,两人的眼界愈加开阔起来,——这是尚璞有生以来最为逍遥自在的一段时光。

    展眼之间,芳华、芳菲奶奶的好日子又到了,两家需带些礼品回去祝寿。尚璞和青桐先商定了一下,以免重样不好看。经商议,尚家以工艺首饰为主,陈家以滋补品为主,大家立即筹办起来。

    看看拜寿的日子临近,张有财一家也来一起搭伴走,他图的是省去车船费。大家一路坐船,回到了县城码头,正遇见张大户从官署归省,大箱小笼地往岸上搬行李。张有财见了,让大家在船上稍等,他过去拜谒那位本家阔少。

    大家远远看着他走过去,都不吱声。他躬身凑到张大户跟前,竟至于行跪拜礼,张大户倨傲地摆手让他起来说话。这里把众人臊得,都满脸通红,忙都把脸转向别处。

    因人声嘈杂,众人也听不见他俩说什么。张有财与张大户叙旧时,为讨好他,竟提起自己曾操心他续弦的事来,就把替他向姨妹提亲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可惜我那愚拙岳父不允。唉,也怪我那小姨妹没福。”张大户听了,嘴上不说什么,脸上却讪讪的,从此对他岳父一家怀恨在心。

    张有财又恭维了张大户一番,然后才躬身告辞,回到亲友这边。他因为与富贵之人刚交谈完了,很引以为傲,昂首挺胸的,一副目无下尘的模样。然而他却不知,大家正因他的奴颜媚骨而不齿呢。

    一行人来到乔家村,乔广善家大摆宴筵,接待宾客。

    乔向廷与孟达礼也来贺寿。因乔广善家里客人多,当晚尚璞与青桐两家都到乔向廷家里安歇。

    这乔载德和乔载智兄弟俩见了尚公任,十分亲热。尚公任已长成十四五岁的小伙子了,现在姨夫家的医馆里学医。他读的书自然比他俩多,更要杂一些,除了医书、四书五经之外,还精研了他爹从教会学校带回的新学教材,见识不知比一般人高出多少倍!

    夜里,他哥俩听了他讲的什么麻醉手术啊,什么万有引力啊,什么电啊磁的,都像听天书一般,差点惊掉半个下巴。

    尚公任见他哥俩痴迷新学,便怂恿着他兄弟也去城里读书。乔载智自然喜不自胜,急不可耐;可乔载德却有些犹豫,他不是不想,只怕是爹爹不答应。

    第二天早上,三个孩子早早去上房给大人请安,载德、载智便说了想去城里学新学的事。尚璞和青桐听了,连声叫好。乔向廷却摇头说:“那可不行,他俩在村塾里读书,已开手做文章了呢,还指望着考秀才、中状元来。”

    两个孩子不敢跟爹犟嘴,只齐刷刷地看着舅舅。他俩知道舅舅最疼外甥,肯定知道自己的心思,也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果然,青桐对乔向庭说:“哥啊,你是没读过新学类的书,所以你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啊。你要是读了,怕也会着迷呢。再说,论起上学来,读四书五经重在修德明理,倒也不一定非得拿它当做进身之阶。即便考中功名又如何?如今官场昏暗,好人难做,坏人横行,你又不是没领教过。咱哥去州学里走了一遭,也相交过许多官老爷,咱哥是有才具的,可也很难有什么作为,如今他反而辞别官场,到教会学校里教书了。”

    尚璞听了,笑着点头。乔向廷大为惊异,又颇感惋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依莲听了弟弟的话,也想让两个孩子进城去学新本领,刚想说两句,却听乔向廷说:“兄弟你说的有理,若论学本事,新学可能真的开眼界、长见识。可是朝廷却是不认这些的,若论正途出身,还得做八股文、考科举,官场虽然黑暗,咱也不怕,正因为它黑暗,咱才更要进去做事,多少带进去一些亮光。至于新学嘛,读读那些书也好,可要到洋人的教会学校里去求学嘛,那恐怕是旁门左道,被洋人给下了迷魂药了。”

    芳华在旁听了,登时不乐意了,说:“哥,你这话我就不爱听!同样是求学问,哪个实用咱就学哪个。如今洋人的东西你也用过了,洋火比火镰火石好用吧?玻璃罩子洋油灯比蜡烛亮堂吧?还有你家作坊里的纺纱机,也是烧洋油的,要多少架手工纺车才能赶得上?再说,俺家的他自从去了教会学校里教书,回来讲的学问都那么新鲜,我才知道这日月星辰是咋回事,我也懂得了风雨雷电怎么来的。嗯,说起电,赶明儿咱要是也学会了发电,都掌上了电灯,那才叫亮堂呢,咱也不白活一回!让孩子们学洋务,正是为了把那些蹊跷玩意儿前头的‘洋’字给去掉,变成咱们自己造的东西!”

    芳菲也说:“哥啊,我姐说的是!要照你那么说,敢情俺姐夫是走了旁门左道了哇?”

    乔向廷哪好意思跟她姊妹俩犟嘴?只好尴尬地笑笑,说:“哪里哪里,我只是说如今要想进身,混个一官半职的,还得去考科举。咱老百姓若没个好人当官,那就更活不下去了。前些时候我几次三番地走厄运,若不是钱易兄弟相救,那可就遭殃了。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自己家里说什么也要出个当官的,也不单是为了光宗耀祖,更是为了替老百姓撑起一片天,不然穷人的日子实在不好混。”

    尚璞说道:“贤弟的心思我明白。但据愚兄亲身经历看来,寒门子弟天生耿介,只怕仕途好入,前程不顺。”

    乔向廷说:“顺不顺的,这个只好随他去。当不成大的,咱就当小的。不管大小,哼,只要在咱管的一亩三分地上,就要抑恶扬善。这么着,咱大清总还有块晴天。”

    青桐听了,知道姐夫这心思已存了不止一天两天了,便也不好再硬劝他了,可那两个孩子却盯着他看,眼里满是希冀。他打心里疼自己的外甥,实在不忍心让他俩都失望,只好又说:“哥啊,你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