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3章 风云突变 鬼魂夜出

    第一百三十三回

    风云突变 Z反派惶恐终日

    鬼魂夜出 李成章死而复生

    公元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晚上的新闻报道中,报告了一条令人们悲痛欲绝的消息,我们的亲人因病逝世,终年八十三岁。在这一年的前九个月的时间里,三位杰出的亲人相继逝世。亿万人民对他们在缔造党、军队和国家,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等等方面的伟大功绩和卓越贡献,都怀有深深的崇敬和感激。亲人的逝世使蓉阳县这座隐藏在皖南山区中的小县城也顿时笼罩在巨大的悲哀气氛中。在悼念亲人逝世期间,上边有若干条规定:诸如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各地都要举行哀悼会等等。

    蓉阳县委规定,各科级单位都要设灵堂,下属各单位轮流到灵堂去哀悼祭奠。县委县政府机关的灵堂就设在县委小会议室,由党委办公室主任侯丽英负责安排各科室轮流哀悼祭奠时间。

    第一部分来悼念的人是县委县政府县级领导干部:吕明修在最前边,依次是张树藉、沈默久、李挚等共十六人。他们每人的左衣袖都扎着黑色孝布,胸前戴一朵小白花,低着头,满脸忧愁如伤考妣,到摆放画像的灵堂前,横向站成两排。哀悼仪式由康晶晶主持,她似乎经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样,熟练地用哭泣的低沉的声调说:

    “哀悼我们最最敬爱的亲人开始,第一项,放哀乐。”

    哀乐那低沉、悲怆、幽远、感伤的曲调播放起来了,每个人都很虔诚,康晶晶泪如雨下,下边也有不少的人流着泪,没流泪的也是满脸的哭相。沈默久那小睡眼偷偷的环顾着,见很多人的眼泪都噼哩叭啦的往下掉,自己却怎么也掉不下泪来。他怕别人看见说自己不忠不敬,或者对逝者没有感情,他使劲地揉着那双小睡眼,直到把泪揉出来才安下心来。

    康晶晶已经是泣不成声了,她抽泣着说:“第二项,向我们亲人的遗像默哀三分钟。”

    大家都深深的低垂着头,不过跟批审那“飞机式”大弯腰还差得远着呢。哀乐一直在响着,人们的泪一直在流着……

    三分钟默哀结束了,康晶晶哭泣着说:“集体背诵。”

    康晶晶起个头说:“人总是要死的——开始!”

    大家咕咕哝哝的背诵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最后,康晶晶说:“我们的亲人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为人民呕心沥血,他老人家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学习活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进行到底。”

    整个追悼过程就结束了,内容也就随着过程而结束了,人们心里殷切的渴望文化学习活动也结束了。

    两周了,每天康晶晶像这样的追悼过程要重复十几次,每次她都痛哭流涕,每次她都无比感伤。

    亲人去世的这些日子,真正感到悲痛欲绝、坐卧不宁的是吕明修和沈默久、张树藉等人。他们总是莫名其妙地有一种感觉:老人家去世了,这新的接班人究竟对“文化学习活动”、“反击右倾翻案风”怎么看待?更具体点说,在“文化学习活动”和“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跟随布署大杀大砍的这些红派干部能不能真正被承认?那些老家伙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吕明修他们确实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直到十月四日,报上发表《永远按既定方针办》的文章,似乎给吕明修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沈默久在收发室从报上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连什么内容也没来得及看,就拿着报纸一瘸一拐的跑到吕明修办公室,说:“书记,你看看这篇文章的标题。”

    吕明修看看标题,提法十分明确。他当即告诉沈默久,把所有常委及县级领导,县委、县政府各部门领导召集到小会议厅,学习这篇文章。

    吕明修念完这篇文章,到会的人各个喜笑颜开,如同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们互相握手,弹冠相贺,悬着多日的心总算归位了。

    吕明修满面春光,他说:“大家都安心了吧!你们马上到下边各单位去,要组织干部职工反复学习这篇文章,宣传部负责把这篇文章印发到各单位。他老人家虽然不在了,但他的路线,他的思想是永存的,同志们要一如既往,放心大胆地抓好‘文化学习活动’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各项工作,尤其要抓好揭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工作,绝不能让那帮老家伙们死灰复燃。”

    吕明修在给下属鼓劲打气,可他自己心灵深处却总感到底气不足,这么重要的文章为什么“两报一刊”未发表呢?他感到不解,而且这篇文章似乎还影射有不安定分子,这又是指谁呢?他隐隐的有一种恐慌。

    过了没几天,一九七六年十月八日,距亲人逝世刚好一个月,上边分批召开各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已经粉碎了文化学习活动小组“四人帮”反动武装暴乱。

    消息一传出,人们如同第二次被解放了,敲锣打鼓放鞭炮,奔走相告。而在蓉阳这小县城里,因为有“九?一七”特大反革命案和高阳等七人给上边写信被判死刑的教训,群众似乎反映并不大,张贴了几条打倒“四人帮”的标语,人们似乎还在观望。可是,人们内心里都十分明白,他们却都很清晰地感觉到这“文化学习活动”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就此结束了。这天晚上,大多数人家都像过年一样,关起门来偷偷的庆贺。但是,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学习活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