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章 接二连三

    “实验?”

    老田的话就像一把开启时空之门的钥匙,插进荣北迁的耳朵,瞬间就让他从刚才那种低气压的情绪里抽离出来,他看看玻璃那头,又回头看了在那儿剥栗子的老田一眼,也不管老伙计这会儿馋虫作祟,正馋栗子,一把抓过人就朝隔壁的厂房里走。

    一边走还一边问:“现在在做的是哪组?”

    “A-104。”老田平时没少被荣北迁这样提溜来提溜去的,早习惯了,东西吃到一半也不气,只是把闲着的那只手伸进口袋里,又摸出两粒还没来得及剥开的花生,一粒丢自己嘴里,一粒递去给荣北迁,“我老爹从老家捎回来的,自己家种自己家炒的,可香了,尝口。”

    老田的美意近在眼前,荣北迁却没那个心思享用,本来他和老田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平时彼此有了任何烦心事都会和对方说,但这次不一样,儿子的事就像突然摆在自己面前的炸弹,光看一眼就够让他羞愧的体无完肤,更别提和好兄弟说了,但他又不想让兄弟看出自己的心事,所以只能边躲着老田手里的花生,边交流起车间里的情况。

    “图纸不是还在磨合吗?没定的东西怎么就做起实验来了?”

    “还不是咱们刘组。”见荣北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老田只当他还在为钱殿文的事闹心,并没追问,手一扬,把剩下的那颗花生丢嘴里,嚼了一会儿,说了句“真香”,“刘组刚才也去设计处开会了,回来就说这个方案想要实施机器的横梁受力极值估计会是问题,所以这不,带人磨着呢。组长,我和北迁来了。”

    被称为刘组的人梳着小平头,年纪介于荣北迁和荣易之间的位置,人长得其貌不扬,眼睛却出奇的亮,老田说话时,他就站在车床前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床上一块铸铁看,听见动静头都没抬一下,站在刘组旁边的人见状,赶忙示意他们别说话。

    刘组这样的做派老田他们都知道,也没有被扫了面子的感觉,直接走到刘组身后,选了个不挡光的地方站好,下一秒,刘组启动了向下的力拖拽的出现了一道弧度。

    老田见状要去查看数据,却不想荣北迁早就等在显示器旁,报出了一组数据。

    当那几组数值从荣北迁的嘴巴里说出来的时候,平时总是一副大大咧咧模样的老田顿时觉得嘴里的花生不香了。

    他呸的一下吐出了花生衣,不信的来到荣北迁旁边,抻长了脖子仔细看,嘴里边念叨着“乖乖”,“这个强度就会引起机体变形,那离荣易设计要求的数值可差老远了。”

    他们车间是铸造车间,平时摆弄的就是眼前这些铁皮铅块什么的,虽然起重机厂里有专门对机器进行实验的实验操作台,但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车间内部也有比较小型的可以用来检测金属柔韧性是否达标的仪器。

    老田跟荣北迁围着的这台就是实验金属韧性的机器。

    老田怕自己看错,看完数据又重新趴回到操作台面上,蹲下身子,视线同台面保持好水平,后又仔细的看了一下,这才沮丧的说:“确实变形了,弧度还不小,都有两个角了。咋办呢?”

    咋办呢?刘组长也在想这个问题。偏头沉思了片刻后,他撂下托着下巴的手,示意荣北迁再次启动机器。

    这一次,在场的人都不像之前那样紧密地围着机器了,相反的,他们都退到两三米外的地方,光这样还不算,荣北迁甚至不知从哪儿找来几个类似防暴警察用的那种透明护盾,分给众人,等确定在场的人手一个护盾后,他这才活动了活动发酸的腰,退回自己的位置。

    就像知道荣北迁会在那个时间段站好似的,拉扯机器的机床也在那一秒发出了咔哒一声脆响,紧接着,又是几秒的机器运转声后,台面上的金属块猛地咔吧了一声,直接碎成了两截。

    防了半天只防了个寂寞的众人嘘了一口气,又重新收拢回了机床四周。

    老田捡起台面上碎掉的半截,迎着光晃了晃,颇为感叹地说:“咱车间什么时候能用上不用人工防护的试验台就好了。像这样每回实验跟开盲盒似的,不知道拿下会有碎铁块飞上天,我现在岁数还经得起考验,等过几年,别再上个班吓出点心脏病什么的。”

    车间里的人都熟悉了老田的碎碎念,有人顺嘴接茬,“或者你跟钱殿文学,假装个心脏病什么的也行……”

    说到半截的话立马换来老田的眼刀,他剜了说话的一眼,张着嘴不出声,比了一个“闭嘴”的口型,紧接着就紧张地朝荣北迁使了一个眼色。

    他这个老伙计正为那事闹心呢,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说话的人也知道自己开错了玩笑,缩着肩膀不敢开口。

    奇怪的沉默氛围就这么在车间里蔓延开,就在老田琢磨着说点什么把这股沉默打破的时候,事情的正主先开了口。

    荣北迁就跟没听见他们刚才说了什么似的,弓着腰站在机器的显示器前,眯着眼瞧着屏幕上的数据,嘴里念叨着:“厂子现在效益不好,等以后好了领导肯定会给咱们换那种不用人工保护的实验台的。”

    荣北迁的大度让老田嘘了一口气,可他说的那种美好愿景老田却不敢想。

    荣北迁记下的那组数据他又不是没看见,就凭他们厂现有的生产能力,想造出可以负荷这次工作强度的材料倒不是不可能,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离竞标日期就剩这么几天,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弄出一种比他们厂现有材料高出好几个等级的材料,这里面的难度不用他说,老伙计也该清楚。

    老田不说话,清楚这里面问题的众人也都不吱声,荣北迁说完看到大家这样的反应也沉默了。

    他也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这几年因为资金不足,厂子的科研进展越来越慢,有创新伴随的就是产品迭代跟不上,没有新的产品上市,大兴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差,随后是资金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