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李四的好运(5)

    ……大灯背着半年的收获,回了娘家。人一走,李四儿空落落的,估摸也是害怕,他搬去父母的房里。

    书接两头,警察不破案啦?这事还真不赖人家。尸体是隔天上午被发现的,大雪连天,覆盖的严严实实。按理说,这案子被侦破,还得感谢市领导的节前视察合影,环卫工人收拾卫生的时候踩着的,要不大冷天全是积雪,谁没事进绿化带里干什么!

    小镇民风淳朴,是连接京沽,北上塞外的交通要隘。旧社会盛产公公、老妈子,声名在外,建国前以打家劫舍,坑蒙拐骗而享誉江湖!而今,鱼龙混杂,经济利好,乃进入京都商政的跳板。凡经此地官员,均积极上进,摆拍合影,颇讲排面。前些年听说有个市长要来打篮球,大小领导忙活三四天,沿途柏油路和隔离带就擦了不下十几遍。

    领导节前体恤民情,视察合影,这么重大的事,可想而知,必须收拾的立立整整。好像当时燕城还用横幅标语喊出口号:“卫生无死角,消灭脏乱差!领导过年辛苦啦!”

    别嫌我啰嗦,要不是这次合影留念,标语口号,那老人被发现,估计得天暖雪化!严格来说,领导阴错阳差的,也是积了德行。

    咱们长话短说,过去小三天了,沿途线索早被破坏,手机和身份证也没找见,无法证明身份信息,刑警队的几位同志,调取了辖区周边半个月的失踪人口记录,一无所获。

    一天后的大早上,管片儿民警来电,有位郝大妈报失踪人口。

    据她所说,小区楼下有几家KTV和足疗店儿,老伴儿隔三差五的去那条街捡瓶子,连带遛弯锻炼身体。每次出去一个小时,可大前天夜里十点出门就没再回来。前儿早晨就来派出所了,奈何不够四十八小时无法立案,这就拖到了今天。

    二老均京都退休多年,儿子、儿媳远在国外,图燕城房价便宜,闲居在此养老。郝妈恐儿远在异乡伤心无力,也怕耽搁他们工作学习,就没通知小两口,由分局派个女警陪护认尸。

    “老伴儿诶,你慢些走诶……”郝妈妈泪眼婆娑,伤心欲绝!

    小镇上杀人藏尸,这是大案!燕城分局请调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带队刑警、法医成立专案组,案件侦破紧锣密鼓的展开。

    法医解剖发现,老人因肋骨骨折扎伤肺部,失血过多后遇加速失温,错失最佳救治时间而亡。配合头脸的擦碰伤口,最终认定,车辆撞击所致。

    作案方式和时间一确定,案件就有了方向。警察调取监控记录,发现那天夜里先雾后雪,事发的那条路就没经过几辆车,但碍于分辨率和能见度不好,询问排查之后只能锁定个大概车型,车牌、司机特征啥的,是哪哪都看不清!这么说吧,只从作案工具入手,无异于大海捞针。

    老公安经验丰富,提出了不同意见~“惯性思维”,那个时间段,嫌疑车辆很有可能再会出现,不行扩大范围!交警配合设卡蹲守,无任何进展,案件也就僵持到这里。

    殊不知,李四儿工作晚五朝六,若不是跟大灯吵架,那个时间本不会出现。这案子就侦破不了吗?怎么能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在做,天还在看着呢……

    后天就是除夕,人命关天,急啊!深夜十点多钟,天寒地冻,北风呼呼作响,专案组继续巡逻蹲守。小哥几个又渴又饿,饭店餐馆均已关门停业回家过年,沿路开车二里多地,就一个小超市还在营业,也是,大冷天儿的谁不早早睡了。

    一行人走进超市,“老板,给拿几瓶矿泉水,再一人来仨面包。”真饿了,几人撕开包装袋,就着凉水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