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77章 兄弟齐心,共渡难关。

    仓中不止有粮,还有各州府依照朝廷下发的任务,储存的铁锭或者刀枪盔甲,亦或是更换下来还未处理的武器等。

    军储仓极大地关系到各卫所的生计。

    一句话概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尚书顾呈祥还没说话。

    兵部尚书一位黑脸汉子起身。

    “皇上,臣斗胆。”

    先是请罪。

    “臣知皇上心系百姓,可是军粮万万不可动,那是国之根本。

    凤阳、扬州、淮安三地就不下五卫,军粮若是动了,军队该如何?”

    “而且~还有一事。徐州毗邻黄河及运河,又是南直隶与河南省等地的交汇处。徐州城内的军储仓,还存有三千副配置齐全的盔甲兵器。”

    户部尚书顾呈祥赶紧低头,得亏刚才说了不清楚徐州情况。

    该死!

    不止骂兵部尚书,还包括了徐州上下所有的官。

    三千副配置齐全的盔甲是什么概念?

    那些灾民在走投无路,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将会是不惧生死之人。

    若真是攻占了徐州,拿了盔甲。

    事,大发了。

    现在,顾呈祥甚至在想,既然已经紧闭大门了,犯了大错,你个蠢货一定要把门守护好了!

    皇上朱土安,本想说徐州不是有闲武将军这个九品高手嘛,后来一想徐州的门都锁了,这将军怕不是个样子货。

    最后化为一声。

    “废物!”

    至于骂谁呢?自己领吧。

    “五军都督府何在!”

    “臣在!”

    “拿着朕的护符,安排闲赋在家的伯侯,带领精兵悍将,先行一步前往徐州!记住,朕只有一个要求,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拿下徐州官场,视情况可开城门赈济灾民!”

    “臣等遵旨。”

    都察院右都御史,武将捉拿文官?郭俊眯眯眼并未说话。

    吏部尚书,大学士也未发言。

    规矩?皇上说的就是规矩。

    “都别跪着了,起来吧。”朱土安的怒气消散了大半。“说说还有什么良策没有。”

    吏部尚书李飘摇,作为三公之一,本来他是想说。

    可是不经意瞥见了太子。

    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两圈,心中的想法压制了下去。

    至于剩下的人。

    都御使詹徽,刑部尚书童真,工部尚书吕自忠,皆是在外。

    户部,兵部又都献计献策了。

    五军都督府的大爷们?他们除了带兵打仗是行家里手,这主政一方,献计献策就为难了。

    大学士也有心出言,毕竟事关百姓,事关大明稳固。

    正是自己参政议政发挥余热的时候。

    刚动了心思,就被李飘摇摁住了。

    只见李飘摇微微摇头。

    大学士心思一转秒懂。

    自己等人都说了,皇子与太子说什么。

    龙椅上,朱土安眼见无人应答。

    刚刚压制下去的脾气又差点被点燃。

    “朕的大明无人乎!”

    “你们是不是忘了,朕的刀,还利否!”

    “你们是不是忘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太子朱文奎,在下面将李飘摇的小动作,瞧得真切。

    宽慰之余又有些愤怒。

    他朱文奎已经不是之前的太子了。

    他现在眼光放的长远,岂会做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更何况大明是他朱家的!

    同时,又无可奈何,李飘摇是为了自己,有错吗。

    摇摇头挥散自己思绪。

    太子朱文奎上前。

    “父皇,户部所言,钱粮虽少,却也解了燃眉之急。当此之际,朝廷应派出大员,以抚人心。”

    “同时徐州归属扬州府,理应快马通知扬州府内的蛟龙卫、京龙卫前往徐州下游救灾,海龙卫在徐州以北防洪,防止水荒继续向南;河南省开封府的武平卫、河南省布政使应在郑县、中牟、通许、太康等下游组织人力物力筑堤防洪,同时疏散百姓。”

    “地方政府救治灾民安抚百姓,军队负责抢险救灾。”

    二皇子朱文志,罕见的收起了懒散的性子,紧随其后。“太医院应派人随行。同时,儿臣也会通知下去,调集江西、浙江两省的医药材,全力支援受灾地区,避免出现大疫。”

    五皇子朱文扬本来与二皇子并肩的。

    二皇子上前,朱文扬也不会落后。

    “父皇,工部也应安排水利经验丰富者,前往指导防洪堤坝建筑,且儿臣有一腔热血愿亲身前往徐州,献绵薄之力。”

    六皇子朱文箫紧了紧拳头,自己是不争皇位,可不代表自己不是朱家人!

    只见六皇子朱文箫大踏步上前。

    正好朱文宝目光对视。

    朱文箫只见小九,不知何时伸出一只大拇指。

    他不明白大拇指的含义,可是他明白小九眼中的光,动人的光。

    “父皇至于缺粮一事。儿臣可征集粮食百万送往灾区,同时儿臣愿亲自前往南直隶、河南省等地监督粮价,保证粮价平稳,杜绝哄抬现象。”

    六皇子朱文箫,这是朱文宝印象中第一次在朝堂正式发表自己的建议。

    也是六皇子第一次,在朝堂之上提及商贾之事。

    其他几位哥哥,也不甘落后无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系统的提示音不绝于耳。

    不过朱文宝没有功夫理会。

    因为这一刻,朱文宝见识到了朱家人的心。

    争归争。

    但是这大明是朱家大明。

    于是在老八说完之后,朱文宝紧随其后。

    言语铿锵有力。

    “父皇,儿臣身为大明皇子,身为朱家儿郎,身体里流淌的是热血,心中洋溢的是忠诚。”

    “父皇,儿臣虽不比哥哥们强,可也有拳拳之心,爱护百姓之心,维系大明之心。”

    “儿臣封地有两万卫队,可前往灾区协助赈灾;扬州府的楚王府也可停工,其人力、物力抽调至灾区。”

    “愿,天佑大明,共渡难关!”

    文武百官亦是。

    “天佑大明,共渡难关!”

    ………………………………………………他是无情分割线

    请看,本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