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 相思红绡

    卫晟云久久在京城未曾回来。袁叶离远在徐州城,却时不时会收到他的信。

    他也曾寄信给袁浦阳,在信中承诺自己只是一时脱不开身,一定回来迎娶袁叶离。这封信自然没有那么详细,但却有王爷的金印在上,加上又有一纸婚书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开了关系。且两人的关系在京城时就有,当时袁浦阳也清楚得很,渐渐地,那些说闲言闲语的人,当真就这样失了影踪。

    袁家如今的日子,过得极其悠闲。袁辰玉没有跟到徐州城,他留在了京城备考,在齐国,孝期过后新帝往往会开恩科,如今袁辰玉拜在京中名师李柯名下,他的目标是进士。

    倘若能中进士,袁家在朝中的势力自然也不愁发展了。不过袁叶离却清楚,这是袁辰玉自己的意思。男孩多半晚熟,但此时也有了自己的决断。

    至于袁家中的其他人,也渐渐渡过了当初到徐州城的那种不适应感。比如袁梦莹,她最喜爱读话本,不久因为发现徐州城的话本更多,更新奇,也就开心地留了下来。

    甚至于,因为身处徐州城,过去那种勾心斗角的风气竟也淡了许多。比如从前最爱为难人的一名姨娘,如今竟也能与袁叶离相谈甚欢了。

    但在黑暗之下,却是更深沉的浓雾在蔓延。

    卫晟云远在京城,他们只靠书信联系。每封信中都会附带京城的新奇物事,袁叶离还曾打趣他,有时间找这个,还不如早点回来。

    回来,而不是过来。一字之差,天渊之别。袁叶离自己也不曾察觉,自己有多么喜爱这座城了。那一次,卫晟云为着解释,用了信鸽来送信,半夜信送来,她在被窝中阅读,却自感觉到了一丝温

    暖。距离并非分隔两人的理由,心才是。

    他们经历了太多,小小的等候,此时此刻看来竟微不足道了。

    一切都在进展,而此时此刻袁叶离坐在相思阁之中。

    相思阁,沉香阁。

    沉香乃是一种药物,相思子也是。然则前者无毒而后者有,单是名字就可以听出她们的不同。同样是烟花之地,但是他们却比烟雨楼要高端许多。当中十二名头牌,名字各有典故,也有她们擅长的技艺。

    你入到其中,不会觉得自己进了那供人取乐的地方。首先是一杯香茶,然后上了姑娘给你表演,等到出来时,被哄得晕头转向,怕还以为自己进了桃花源。

    在徐州城中的商贾,不少人羡慕呐书香门第,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氛围,因此陈暮凉的生意做得极好。陈暮紫,陈暮凉,一听就知她们是姐妹,然则当中经过多少周折,袁叶离却并不清楚。

    凉并不是一个常用的字,除了那不识字被读书先生糊弄的人家,无人会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天生凉薄,且凉又是从凄凉中取出来的,意思更是不好。

    但是这位妹妹,却是自己改姓,谁人看到了她的名字,恐怕也知她来历并不简单。

    两人关系似乎并不好,当日秋鸢联系袁叶离时,似乎费了好一番周折。但陈暮凉不讲,想必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

    陈暮凉看一眼桌上:“我是暮凉,不知称呼姑娘叶离可好?”

    袁叶离颌首:“可以。”

    她笑意盈盈,两人看着对方相似的笑容,却随后就停了下来。“那就别多讲了,是我姐姐叫你来?”

    陈暮凉愿意称呼对方为姐姐,袁叶离颇为意外,但却并无在这上多加纠缠。

    她道:“我今日来确实有

    事,不过……还望姑娘看看这些信,方才决定接不接。”她将一叠厚厚的信放在桌上,这叠信用麻绳绑紧,而最上方的却是一个两人都不熟悉的名字。

    陈暮凉没有碰它。她耸肩:“姑娘确定,当中内容适合予他人取阅?”

    “如果我不信你,”袁叶离也没有碰它,只是夹起桌上一块点心。“也不会坐在这里。”

    茶的雾气在空气中缭绕开一层白色的梦幻。

    陈暮凉并非那事事小心之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烟花之地待得久了,你就会明白,在小节上留意只是徒然浪费精力,最后那小心翼翼的姿态落在旁人眼中,最后也不过是一个草木皆兵的名声罢了,对自己反而没有好处。

    袁叶离不是这种人,陈暮凉也不是。

    她终于翻开信,信纸一页页叠在背后。她看起来不像是在读什么天大的机密,反而像在阅读闺中密友寄给她的近况。袁叶离拿着茶杯,慢慢观察对方表情。

    这相思阁中,最有名的是这样一个房间。它用层叠红绡隔开门扉与外间阳光,即使是白日也有一种神秘感,距离让人敬畏,而它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点。若当真要形容正是,红绡帐中入,梅花几度香。

    终于,陈暮凉看完了所有的信。

    她将信重新绑起,久久没有说话。两人同时举杯,看到对方的动作,不由得愣了,最终讪讪地放下杯子。“袁姑娘,你来这徐州城……多久了?”

    “有一阵子了。”

    自打来到徐州城以后,袁叶离就没有好好算过时间,也许她算过的,但是已经不记得了。而现如今,算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

    陈暮凉道:“我到这徐州城,已经十多年了。”

    她们

    并未入正题,但袁叶离却听出了弦外之意——此事当真与杨柳有关。陈暮凉叹口气:“那时候,洛三娘还是城中名妓,与我姐妹相称。”

    洛三娘。

    袁叶离曾见过她一次,她与陈暮凉的气质颇为相似,至少在她这个京城人看来是这般。

    危险、妩媚……引人垂涎。

    袁叶离没有讲话。

    看着陈暮凉的眼神,你能够意识到,她已经沉醉在了过去之中。

    “那时候,徐州城里有一座楼,即使是在这里,也可以称为金雕玉砌。可是突然一日,那楼被毁了,主人全身受伤地到街上哭号,可是无人理她。”

    陈暮凉摇摇杯子。“她在烟雨楼赚的钱并不多,但她却不是靠这个谋生的。”

    “我等这一日,”她望向远处:“已经等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