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2章 一次反扑

    袁叶离俯身,随后不紧不缓道:“太后为一国之尊,当年亦曾母仪天下,想必熟悉这女子的三从四德,与七出之条。其中轻重,不需叶离多讲。”

    太后不由得笑,“你倒是编排起哀家来了。是说衡量罪名,一定要小心么?”

    她微微敛目并退后一步:“叶离不敢。”

    她自称叶离二字,放弃了一切尊称,已经是以最卑微的姿态,在求太后的宽恕。但这些都只是细节,接下来才是关键。袁叶离道:“如今太后已不理宫中事务,正安享晚年,叶离作为后辈,以这等小事麻烦太后,是为不孝,叶离先求太后原谅。”

    她语态诚恳,看不出丝毫不孝的痕迹。

    实际上,这是在转移视线——听到袁叶离这样一番话,难免会想起凌太妃。太妃其实无权废她,因为名义上所有子女皆由太后所出,她袁叶离是太后的儿媳,而不是她凌太妃的。然而,这并不能影响什么。七出之罪是最严苛的,对出嫁女子而言,比三从与四德都还要致命。

    更重要的是,凌太妃有实际上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确实是对婆母不孝。

    “原谅与否,不是哀家一人能决定的。”太后道:“等到所有事说完,再来说这些小事吧。”她目光凛冽若冰,仿佛已经看穿了袁叶离的那点小算盘。

    “是,”袁叶离依旧跪在地上,她不再继续讲,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出来了。嬷嬷身穿墨绿色的裙服,面容肃穆,手中一份卷轴,应当是凌太妃所写。凌太妃本来不擅文字编排,但在宫中浸淫多年,到这种场面上,也不至于太过失礼。

    叶离记得她,她是太后的心腹,叫寄芙,是太后还是皇后时亲自起的名字。她开始读诵,声音严肃不会比牢狱里的侍卫

    好多少。袁叶离静静听着。“王妃袁叶离一共有两罪,一为陷害婆母,一为向夫君谏不当之言,是为不孝与多言,犯了七出之条中二。”

    嬷嬷的说法,自然是简略一些的,这类文章多半冗长而曲折,倘若当真一一读来,恐怕就要花费一个时辰,除了在大型场合之中,无人会选择这样做法。

    虽然已经听过了,然而面对‘不孝’与‘多言’四字,还是不禁有几分心惊。袁叶离不语,嬷嬷继续读。

    “太妃言道,自王妃与王爷成亲后,她的头疾发作得越来越厉害,后来甚至太医也束手无策。”

    头疾。

    是指太妃的头痛之症,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见到的事实。袁叶离与卫晟云成婚当日,凌太妃就因头痛而不与他们用早膳,后来更是时时请太医入府。奈何头痛并非药到病除的,太医也只不过是开些安神药罢了。

    每次袁叶离都侍奉在侧,却不曾想过这会作为废妃的借口。病是在太妃身上,无人会使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手段,更别说凌太妃这种重视自己多于一切的人。

    而……又能有什么法子,证明她确实并非陷害太妃之人?

    嬷嬷欠身,后殿走出几个宫女来。她们捧着医术与一些药渣,看样子正是凌太妃所说的证据。太妃当真是准备周全,从一开始,她就不曾盼着袁叶离好。这个人为何会这样憎恨她?袁叶离不明白。

    “太后,这些是太妃交上来的物件。”嬷嬷不卑不亢,退后一步,让宫女向前。“药中含有能让头痛加剧的木石粉,是徐州城中特有的产物,而与太妃有关系又曾在徐州城里久待的,只有王妃与王爷。”

    语气很平淡,因为是在说旁人的事情。袁叶离看着那些药渣,一份是她未

    入府之前的,一份是她入府以后的。另外那本医书,则呈上去给太后参阅。太后翻过几页,然后递了回去。

    袁叶离跪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神平静如水,完全不像是一个被陷害的人。只是眉宇间有几分忧愁,但也能看出久病初愈的痕迹。

    太后望了这个女子一眼。

    比起许久前,在殿中弹惜月吟的,那个还会为了母亲哭泣的小女孩,却是成熟了许多,和那时的华佳怡差不多,两人皆经历了风雨,如今正是需要坚强的时候。但这并不能影响太后的决定,在这宫中变得成熟的女子多,太多了。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于是她说:“继续吧。”

    嬷嬷点头,让宫女退下。

    “太妃言道,当日晟王被贬入军中之前,曾与晟王妃说过。可是王妃不单不劝解,反而全将责任堆到凌太妃身上。”嬷嬷看了袁叶离一眼,眼神里带着审视。“据太妃所言,当时晟王妃就如同失心疯了一般,说只要凌太妃再与宫外的人沟通,就是绝了王爷的命。”

    两句话,两种说法。

    当日卫晟云到了军中后,袁叶离急痛攻心,说凌太妃与丽妃勾结,让他们沦落到了这个地步。她不是这个意思,但凌太妃却替换了某些字眼,说得像是袁叶离如同一个疯子一样,禁止婆母与外人交往。

    当真是颠倒黑白,祸乱人心。

    “此事可有人证?”太后问。

    嬷嬷摇头:“启禀太后,不曾。当时只有王妃与太妃在屋中,其他仆役都到了屋外。”又道:“不过,晟王府中人都可以作证,凌太妃对待儿媳,态度向来和蔼可亲,从未为难过王妃。”

    从未为难过她!

    这种说法是从何来?

    太后道:“说。”

    堂中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太后说话

    的声音。

    “太妃向来不插手家中之事,即使祸到了自己身上,也不一定会责罚旁人。王妃初初入府时候,她的侍女曾经因失误,而让太妃差些用了有毒之物。”嬷嬷一字字道来,语气不急不缓。

    奴仆让太妃差些用了有毒之物。

    袁叶离记得。

    就是当初春燕被打压一事,她被人陷害,往蜜糖罐里放有毒的动物,最终却被袁叶离拆穿了。袁叶离当初还纳闷,为何太妃使计,是如此的简单,仿佛她凌太妃在宫中当了许多年的妃嫔,依旧是个草包。

    不是的。

    “然而太妃并无苛责,在误会解开后,对待王妃依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