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7章 水中涟漪

    去荷花池。此言一出,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袁叶离只是要回凝香堂。凝香堂就在荷花池旁边,已经深夜了王妃断然不会去赏花。于是轿撵回了凝香堂,长长的路上袁叶离隔一层衣带摸索着那瓶子,只觉得太过危险。

    收着还是丢掉……

    最简单的动作,却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

    这个瓶子极少,盛着的药并不多。刚刚她悄悄地看了一眼,虽然她懂的医药只是皮毛,却也能判断出那辛辣而极浓的药汁决计不是什么好东西。毒物都是有其特性的,否则也不会让人类觉得危险。要不为何说是药三分毒?这世间无色无味的毒药,只怕是极为难得的,能够去除它的毒性,要费极大的功夫。

    凉风拂过湖水,荡开层层波纹。

    袁叶离伸手摸着那冰凉的瓶子,暗自下了决定。

    立秋过去,距离皇后被废,已经过了颇长一段时间。这些时日里,一切并无改变,丽妃更为受宠,李家可谓炙手可热,而晟王失踪,王妃也以旁的借口被驱入宫中幽禁。这让许多本来持观望态度的人,如今竟然是犹豫了起来,想要倒向皇帝那一边。

    因为并无人造反,想要支持都不能,而倘若继续做墙头草,只怕活不了多久。倘若尽心竭力地支持李家与皇帝,是否能换得几天的命来?

    并不是谁都有一眼望到千里开外的本领——齐国本来就是男尊女卑的国家,如今大部分人都将责任推在丽妃身上,即使无人敢宣之于口。改变一个国家的首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偏偏卫越辰此时执意要当一个昏君。

    没有人劝他,劝了就是一个死局。钦天监看到了皇帝的星象,已是濒临毁灭之势,而整个齐国也极有可能毁于这一代,只因卫越辰一人。本

    来太子就是命定的齐国君主,弑君上位即是不祥,偏偏卫越辰不听任何人的劝谏。钦天监已然成了最安静的一个部门,就怕被卫越辰发现这点,然后为了封杀消息,将他们全数灭口。

    人心难测,天意无解。

    只能叹一声,上天为何要让卫越辰上位?

    所以等到大部分激进派被关进了天牢之后,一时之间朝堂陷入了死寂一般的平静。谁也说不清这到底是平静前的爆发,还是他们打算一直如此哑忍下去。大部分军队都已经被派出去镇压各地乱像,朝廷中官员几乎都知道,这时齐国已面临内乱的危机。而李琦几乎成了握有实权的皇帝。卫越辰将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他,自己则每日流连于后宫。

    一个女儿居然有用到这种地步,李琦本人恐怕也没有想到。

    丽贵妃受宠得让人无法想象,即使杖杀宫女,虐待宫人,甚至要求卫越辰重建一座藏珍地宫,也没有丝毫异议。平民们素来是分不清状况的,宫中再次征集人手,也无人觉得这是齐国即将内乱的先兆。

    丽贵妃的残暴,只有宫内人才知。那藏珍地宫依旧建在宫中,拆了好几座前人建造的宫殿,只为开辟一片空地。

    这藏珍地宫,名副其实。

    在北边有一种灯叫做长明灯,那灯能在地下散发光明。这地宫周围就以这灯砌了一个方框,其中央位置摆满最珍贵的宝物,而墙上找画师绘了壁画,是茫茫的夜空,头顶的灯就似晨星,置身其中几乎要被各式珍宝迷乱了眼睛。

    这地宫只有一处入口,入口是上锁的,只有一件东西能开了它的锁,那就是丽贵妃的发簪。那发簪由琉璃打造金丝缠绕,却似乎不显得俗气,而最后有一朵芍药,转开它,就能看到其中的钥匙。

    其中珍宝摆放的方位也有所讲究,东南西北。齐国占地极广,全是前人血汗打下的江山。四个方位分别都有不同的宝物,比如北面有琉璃天灯,西方有极乐之珠,南边有百雀云锻,东则是凝露花霜。

    琉璃天灯乃工匠所造,其琉璃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其他琉璃灯不能比其万分之一。透明仿佛触手即碎,梦幻如同这世间没美好的幻梦。极乐之珠与如意珠极为相像,然而其中裂痕却仿佛藏着一朵莲花,可以隐约看见它的形体,加上本来就是很难采得的东西,长于悬崖峭壁之下,一个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百雀云锻是一种工艺织成的布,其中集合了百种传说中的神鸟,是百多年前一名天才画师所绘。凝露花霜却比它们都要朴素一些。东面有一座山名唤浣花谷,其中花朵茂盛,实为一大美景,而凝露花霜则是将花朵泡在一种特殊液体中,则可以保存其貌,虽然难免缺失,但百花聚集终究是难得的美景。

    于是这四种物件都被摆在藏珍地宫中,其方位就是摆放的位置。这个地宫里甚至没有金银,只因金银过于俗气,担心沾染了它们。

    可以想象,倘若置身其中,那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奢侈,金山银山都堆不出来的美丽。因为只有天子,才有拥有它们的权利。

    然而就在这之后,却有了《深宫秘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水中涟漪成波纹,卫越辰暗地里将这本书尽数烧毁,直到一名言官冒死冲上殿前,以“陛下若是震怒,岂不承认了自己即是昏君?”

    那言官在朝堂上相好之人,尽皆下了天牢,他一句话却让卫越辰愣住,最终没有治罪与平民。看过这本书的人太多,若要一个个灭口,定然要将京城城墙尽

    皆染红,太过可怖。

    卫越辰并没有深究,那写书的人是谁。他的想法,与那言官是一致的——他到此时此刻,依旧认为自己不是那论罪当诛的昏君。此事对他而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卫晟云失踪在既明城的消息。

    不是单单他一人。

    而是整支队伍失去联络,派去的通讯兵有去无回,仿佛入了那城,就是九死一生。而如果再调集队伍过去,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京城失守。各地的动乱几乎无法镇压,而若是再调人,就只能从京城。

    横看竖看,一支军队凭空失踪都是天荒夜谈,若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