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章 走马上任

    又过了几天,陈知事又一次来了榆树沟,说是上面驳回了江宁的条件,只答应给江宁一个七品的官职,驻军商水,负责城防事务。

    人家要了个西瓜,你只给了个芝麻,陈知事担心江宁会不答应,这事就还得这么拖下去。周培要是出了点什么意外,陈知事真的就是狐狸没摸到反而惹一身骚。

    令陈知事大呼幸运的是,江宁对此没再反对,只是要求尽快送来给养军饷,陈知事拍着胸脯保证尽快送来。

    凛冽的寒风刺骨,周培几人被冻的瑟瑟发抖,鼻涕横流,头发胡子都乱糟糟的,哪里还有一点朝廷命官的派头?

    就在周培等人几乎都要绝望的时候,朝廷的旨意终于来了。虽然有些姗姗来迟,可总好过没来,周培几人闻讯几乎喜极而泣。

    前来宣旨的是礼部的一个郎中,张光前,文质彬彬,目光却极其锐利。三十多岁年纪,头戴乌纱帽,缎子面的青色官袍看上去很是精神,胸前绣着白鹇的补子。

    正七品的商水巡阅使,这是朝廷为了江宁,特意设的一个官职。正七品也就相当于一个总旗官,大明朝的武官可不如文官地位高。

    燕小七、楚三、莫奇、魏清和杨康为小旗官,八品官职。只给了五个小旗的官职,这是严格限制了江宁手下军队的规模。

    除了授予的江宁的官职,其他都是提前已经商议过的。跪着听张光前宣读完圣旨,江宁高呼完万岁才双手接过圣旨,缓缓起身。

    与张光前上前见礼,他只是淡淡的恭喜了江宁一句,似乎并不愿意与江宁多交谈。

    张光前交代,由于来的太过于急迫,江宁他们的官服还没有做,等做好了之后自会有人送来。说完便径直离去,多一刻都不想在榆树沟停留。

    周培几人也跟着离开了,在这儿遭了老罪了,更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待,头也不回的走了。

    江宁苦笑,不过他也不会放在心上。这些历经科举考出来的正儿八经的进士,是瞧不起他这种靠歪门邪道上来的官吏的。

    江宁的想法也不需要谁看得起,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商水,现在他有人有枪,又有了这身合法的外衣,还怕做不好吗?

    朝廷虽然只给了他五个小旗的名额,可是想要这样就限制住他的发展,也太过异想天开了。谁说一个小旗就必须只有十个人的?

    十人为一队,队长为九品的官职,十队为一小旗,照样可以维持一个五百人的部队规模。

    其他一些人虽然不是队长也不是小旗官,但职责也与之相当,江宁也会给予相对应的品级。

    寒冷的冬天总是那么难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江宁和邢红衣的感情越来越好,两个人拉着小江瑶出来看雪景,仿佛是一家三口出游。

    “我想让所有百姓都能吃得饱饭,穿得上棉衣,让广大的百姓不再受人欺压,让大明不再有战争,把战争挡在国门之外。”

    邢红衣还是第一次听到江宁心中的抱负,有的只是天下百姓,独独没提他自己。这让邢红衣愈加的钦佩,江宁说的都是她以前的奢望,没想到有人真的要去做了。

    邢红衣伸出柔荑抓住了江宁的大手,“我帮你!”

    江宁一脸柔情的看着邢红衣,真想一把把她抱在怀里,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也帮你!”

    小江瑶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但是看到江宁和邢红衣攥在一起的两只手,也把自己的小手搭上去了。

    “好,我们一起来。”

    江宁笑了,这一刻他的内心热流涌动,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身边这两个女人,他也要努力变强!

    有了官印,敕书,江宁随时都可以去上任。可榆树沟现在有数千人,搬迁可不是一件小事。

    江宁决定先由自己率军前去商水城,等打开局面,安排好了落脚的地方,大家再依次搬过去。

    把后方大本营安顿好,江宁只带两百人先去商水城。可还没来及动身,商水城的幺蛾子已经开始了。

    据军情司传回来的情报显示:新到任的商水县令李锦一到商水,就开始组织巡防、衙役和各个大户家的护院,开始守城。这防的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江宁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在战场上打不过我们,以为凭这点小伎俩就可以战胜我们了?拉三门虎尊炮带上,我们出发!”

    江宁胯下玉骢马,身着银鳞甲,银白的狐皮大氅,威风凛凛,端的是玉面少年小将军。

    商水城四门紧闭,城墙上的巡防兵丁站满了城楼,一个个眼神戏谑的看着城下面江宁一伙人。

    ”城下何人?为何持械聚众而来?来商水城所为何事?”

    城墙上有人大声高呼,这是摆明了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过江宁还是按下性子,先礼后兵,派出声音宏大的楚大去叫门。

    “城上的人听着,新任商水城巡阅使江宁前来赴任,尔等速速打开城门。若胆敢延误,后果自负!尔等勿谓言之不预。”

    城上的人缄默了片刻,又大声说道:“本县尉负责本县城防安危,奉知县大人的命令关闭四门,未曾收到有什么巡阅使到任的公文,我等不能开门放行。要么放下兵器进城,要么诸位还是退回去吧。”

    “退回去吧!”

    巡防兵开始大声的起哄,戏谑之声四起。城楼里知县李锦和县丞、主簿一起悠闲的喝着茶,听着外面的戏谑之声,都是心情大悦。

    ”大人,还是你这招高啊!他江宁以为自己有了官身,就会高人一等,殊不知这官身也是一道紧箍咒,他再也不能为所欲为了。”

    李锦面皮白净,还不到三十岁,是万历四十六年的进士,在京中六部历练三年,刚被放了知县这个实缺,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李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笑吟吟的道:“本县初来乍到,还要仰仗诸位多多帮衬。对付他一个靠要挟起家的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