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露宿江船望星空 秋景漫天阅奇书

    在旅途中,有这样的饭吃,也是让人难忘的,饭吃饱了后,老船夫把船舱收拾得干干净净,打开捆着的睡铺,摊在船板上。

    每天夜晚定量的灯油,已经耗尽,灯焰残残,一跃一跃,想大起来,却一下熄灭而尽,火焰消失了。

    三人在舱里,虽然看不清影子,但仍然闲聊着,船外的江面上,远处有几点灯火闪亮,那是渔家或是船家了。江面倒映着星星,星星在水里让人有伸手可捉的错觉。

    天籁高贵了,躺在满载星辉的船舱里,梦想摇曳着,让人身临梦幻般的世界,飘落水里的星子,似宝石一般,寒冷而洁白。情感一滴便从星子里开始了,对烟花的思念让白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深睡。

    旷野、天空、江水静寂寂,怀念就变得怆寒彻骨,冷冷得让人感到无边的无奈。一切都睡着了,只有自己孤零零地醒着,孤独地看着星星,思念也就变得超然物外了。思念也就变得深沉起来了。心里的愁由一点点慢慢地逐渐变大,让人会忘记由境而生情的境地。

    星星不是星星,是漫天布水的点点情感。斑斓起来。让人对它亲近起来。烟花是偶然相逢,却是感之不忘的,情感就是这样愈纯洁就愈真挚,这由心而发的情感就更耐人寻味。

    很多夜晚也是美丽的,只是这些与白天不同的美丽,独自亮丽在人们的睡梦之外。虫鸣唧唧,只有在夜色里,听着才是那么幽远,白雷用手一摸悬挂着的剑,剑盒上结着小水珠冰凉凉的,外面已是霜浸江面的感觉。夜已很深了,但夜晚逾深就逾静。这样的夜晚要是没有任何情感或人来打扰,安静地睡上一晚是多么的舒服啊!

    清晨,江水、江岸的景致都是清新的,似曾相识就是再次相见的感觉,白雷透过船窗一看,是自己估计错了,连一片霜的影子也搜寻不到,新鲜扑面而来。山、水也不是昨天时的感觉了,天轻云淡,江水长流。

    白雷,雪涛与老船夫话别了时,船来往的江面,已有人影出现了。

    路漫漫,两人走在半有半没的路上,路好像早也没有人留下任何脚迹了,很落寞地躺着,很荒废的样子,走了长长几十里 ,仍看不到有改变迹象,二人就坐在路旁,停止了前进,白雷掏出仙气飘飘的老人送给他的书,翻阅一下,一直不曾看,这是第一次开封。

    一手捧着厚厚的书籍,另一手启开书页,一股股荷花的清香散发出来。白雷从书的第一页看起,有老人的自序,有老人的别号,原来这是老人的集一身武功心得的书,这书全是老人自己亲自起笔手写的唯一一本传世之作,这是绝本。就连他自己也没有保存着一本复制品呢!

    老人自称自己为荷土,这就不见怪这书荷香四溢了,这荷香也不知道怎么被浸染上书页的,这香会伴随这书一生,久久都不会散失去,除非把这书付之一炬,荷花自古是高洁的象征,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精神向往,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誉,这也许也是老人以荷花自喻吧。

    四周山横天际,在秋日里显得巍峨高大,两人坐在枯草垫地的泥土上,白雷看着书页里的内容,惊呼书里描绘的世界,这是老人执着修炼武功的精华。

    习这部书的武功必须童子身,才能修炼,钻研运用,否则会不得其反,再练不但功力不会增加反而会消耗尽,甚至会走火入魔,这在旁边看的雪涛只能是留下遗憾,自己不能跟着练习了,只能看着白雷边仔细地读着文字,边气运丹田,深呼吸,然后双目慢慢闭上,像是一尊凝固的雕像,一动也不动,良久才睁开双眼。

    这是白雷在运用自己的功力修炼自己内心的一份定力,这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基础,武功的练习也是如此,只有有了一份很深的定力,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

    山的俊秀,大自然的景色,充满着诱人的本色,一路辛苦一路歌,一路变化多姿的大自然让二人欣赏不尽,每一土地自有自己的一道独特风景,与众不同的风景,即使是这片红红的枫叶与往日路途上所见红红的枫叶看似相同其实都是不同的风景。此物非彼此时非彼时,所以再远的路,总让人不厌其烦地走下去,走一路尽是一路的惊喜,就是一路意想不到的收获,走进山的怀抱,脚印深深浅浅,眼前一一走进记忆深处的印象里。

    山川寂寂,白雷想着看不见人影的长途苦旅,虽然单调却不很孤独,二人沿着一条弯延在山林间的小溪而行,林间有雾气飘若带然,一整天也没有散失完的朝雾,散透着秋的气息而林间的松柏郁郁青青,透着生命的活力,白雷看见前面一身披黑风衣的影子一闪而过,“有人”白雷一呼,雪涛则四周环视。

    二人迎坡而上,连走带跑紧跟着,不见有人,山越走越陡峭。前面的黑影又显现出来,此间相距数百步,二人便小心地放轻脚步,放慢步子怕黑影子感觉到后面有人来,白雷提剑警觉着,黑影对二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从刚才的蹊跷消失而出现让白雷感到此人武功非同一般,白雷也没有看清楚,怎样的消失,又一下忽现眼前。

    黑影子向山顶走着,越来越陡的山坡,雪涛看着他脚下的山势就连自己站在那儿稳住脚都困难,就更不用说向上走了,二人跟着感到越来越困难,黑影行至一松下,停住脚步,二人马上躲藏在一棵大树的背后,一动也不动,黑影静立片刻,又向前行,加快脚步,他似乎也察觉到后面有人了。

    功力深厚的人是不会向后看的,用眼睛的辩识是有局限性的,武功的高深的人的辩识早也超过了眼睛的辩识的范围,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