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三国来袭

    “林老哥,你这是何意?”

    不知什么时候,一道身形并不高大,容貌也颇为普通,头发花白的男人走前,开口。

    “这是单刀武馆的馆主,陈亮。”林彦小声在林沐耳边介绍:“实力与你爷爷一样,差一点就能开辟丹田,汇聚道海。”

    林沐略带好奇的看向陈亮,他之前只是听说过,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

    陈亮并不是清水城本土人士,而是自南方而来,创立的时间还不足十载,却是后来居上,跻身进入清水城一流势力。其实力,令的清水城诸多本土势力都是不敢丝毫小觑。

    真正令陈亮名声大噪的是与王家的王清源的比试,那一战,奠定了单刀武馆的地位。

    “我的来意你自当清楚,”林志强拦下将要出声的林江,淡淡说道。

    “来意?我只看到了你们出手打伤了我的人。”陈亮开口说道。

    “那看来是无法谈拢了?”林志强说道:“那就领教领教陈馆主的单刀诀。”

    与此同时。

    一座光线明亮的大厅内,一道身着便服,留有短须的男子正面露思索之色的看着身前占据厅内少半面积的巨大沙盘。

    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镇都有标注。

    “报,将军。”

    一道急切的声音将其思绪打断,抬头看向气喘吁吁,身披皮甲的哨兵,后者语速飞快的说道:“青鹰部落突然出现大量不明兵马集结,正向我处进发。”

    “什么时候发现的?”男子严肃的问道。

    “今日早上,”哨兵回答道。

    “再探”男子挥手。

    随后,男子转身看向身后巨大的地图,目光很快便锁定位于清水城东北侧的青鹰部落。

    它是北蛮七大部落离清水城最近的部落,也是爆发冲突最多的。

    “击鼓,升帐。”男子吩咐亲卫。不多久,低沉的鼓声便响彻整个北城。

    “诸位,得到消息,青鹰部落有大量兵马聚集,而且正向狼居山袭来。”男子的便服已经换为铠甲,指着沙盘上的某处,道:“他们现在在此处。”

    沙盘周围围着数道同样身着铠甲的将领,都是在听到鼓声后赶来的。

    “又迫不及待的想给我们送物资了?”其中一位将军出声笑道,自从千年前攻守之势互换之后,北蛮对大武就没有了太大的威胁。

    而且,大武国力的源源不断的增长,反观北蛮在千年前王庭被灭分裂为七大部族后,实力就不断下滑,不然十多年前,刘丹也不会轻易打败青鹰部落。

    不得不让青鹰部落首领格斯尔将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送来大武留学,一待就是十多年。

    “周将军,难道此次青鹰部落兵马聚集另有隐情?”有人看到坐在上位的周亚人,脸色依旧凝重,不由地出声询问。

    “我今日接到朝中密旨,格斯尔之子不知使了何等办法逃出王都。”周亚人说道:“大司马猜测他们可能会从这里逃回老家,命我等一经发现,就地斩杀。”

    “难不成,青鹰部落此次人马集结是为了…”在座的诸位将领都是戎马征战多年的好手,很快就将两件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情给连在一起。

    “看来诸位的推测与我的一样,”周亚人点点头说道:“现在有个难点,逃往北方的路线有四条,我们无法确定对方会走那条路。若是之前,我们可以分兵在余下三条路线上,可现在…”

    厅内之人都明白周亚人之后想表达的意思,只能二选其一。

    ……

    大武都城。

    今日是大武先皇刘武出殡的日子,整个都城都弥漫着淡淡的悲伤,无人高声喧哗。这时,忽然有急促的马蹄声刺破悲伤,有人好奇,谁人敢在今日在城中策马。

    可在看到马上之人的装扮后,都纷纷给其让开一条路。只因那人头裹绛红头巾、膀戴绛红套袖,另外,身上还背着“赤白囊”。

    只因那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权利——先斩后奏。要是敢有人阻拦,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好使。

    “陛下,边疆急报。”

    一个内侍脚步匆匆地将传令的驿卒带到刘凌身前。

    “好戏开始了?”一袭孝服的刘丹看着悲痛不已的刘凌,露出一抹冷笑。接着又将目光投向刘武的棺椁,低喃道:“父皇,我会让你看到谁才是最适合的继承者。”

    驿卒解下随身的赤白囊,双手交给刘凌,同时声音嘶哑的道:“这时三日前的情报。”

    “下去好生休息。”

    随后,刘凌就打开了边疆情报,脸色瞬间大变。脸色苍白的将情报递向宋光,后者看到后脸色同样大惊。

    姜国大军三日前突然出现在大武西侧的边疆城池——安西城,展开了进攻。

    “儿郎们,他们快撑不住了。”

    一名身着重甲的将军大吼道:“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兄弟们,撑住。”受伤的城主站在残缺的城墙上鼓舞士兵:“我们身后便是大武的疆土,我们不能退…

    援兵很快就会来。”

    同样大武东侧的赵国同样悍然对大武的武安城进兵。

    “真是该死,来人,给朕将把赵猛等人的家眷给朕抓来砍头。”刘凌脸色狰狞的道,他才登基没几日就发生了这等大事,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陛下,不可。大敌当前,此举不妥。”宋光却说道。

    “给朕一个不砍你头的理由。”

    “燕王多年来为国征战,深受将门尊崇,他们最希望坐在皇位上的人是燕王而不是陛下。”宋光给刘凌解释着:“若是陛下在乱杀前方将士的家眷,恐怕会激起哗变。到时,可能连文臣都会倒向燕王。”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刘凌心中的怒火平息后,也反应了过来。

    “立即向边疆之地派兵,打退来犯之敌。”宋光说道。

    很快,刘凌召开临时朝会,将边疆之地发生的事情告诉诸位朝臣,并明确了自身的态度。

    朝中诸臣的反应,大大出乎刘丹所预料,都是对姜、赵,二国的行径怒斥,不少火气大的将领都纷纷请命,愿意率兵前去驱逐敌人。

    不少大臣也对刘凌态度有所改变。

    唯有在紧急关头,才能看清一个人真正的模样,而刘凌的表现,无疑是叫了一张合格的答卷。

    而臣子也报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