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治蝗之策

    但众人回过神来后,有一点像是听懂了,那就是蝗灾不是老天的意思,是因为干旱,那么蝗虫也不是神,是虫。

    见景临帝威严的眸色中多了几分疑色,君临若知道,景临帝如今已有几分相信自己的话了。

    “前几日,儿臣因事去了一趟永州,发现永州千里良田,已是一片焦土。”

    “此前永州已遭旱灾,又逢蝗灾,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严重的地方,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活人相食。”

    闻言景临帝眉头紧锁,眼底是狂风暴雨的阴霾:“这么严重?”

    “是的,昨日儿臣收到沧州消息,沧州已发现蝗虫,而且目前数量急剧增多,另外沧州已数月无雨,与永州先灾旱、后蝗灾的情况如出一辙,若再不采取办法,儿臣怕,现在的沧州,将是下一个永州。”

    景临帝端着茶盏的手,在半空中静止良久,才缓缓道:“说下去。”

    “永州与京都距离较远,但沧州,与京都只有一州之隔,从蝗虫侵袭的方向上来看,如果再不想办法,那么,沧州之后,下一个永州,便是——京都!”

    景临帝此刻没有说话,他威严凌厉的眸底一片森寒,如果不是君临若此刻挑明了说,他确实不知道,永州的情况,居然如此严重,更没有意识到,沧州之后,下一个永州,便可能是京都!

    京都是大顺的心脏,是皇家的根本,如果变为一片赤土?

    他不敢想象。

    此刻,见景临帝面色大变,君临若知道时机已到,于是一把掀起袍角,双膝跪地,伏地叩首:“所以,儿臣愿即刻赴沧州灭蝗,恳请父皇恩准,救沧州,救京都,救大顺!”

    宽敞无比的承天殿内静悄悄的,原本一个比一个弹劾起劲的御史官们,此刻皆跪在地上发愣,沧州之后下一个永州,是京都?

    刚刚厉王说了,饿殍遍野,活人相食,他们身上这些肉,够几个人充饥?这么一想,便觉得毛骨悚然,再也说不出那些蝗神不可灭的话了。

    “朕让你灭蝗的话,你确定能灭得了?”景临帝望着跪在地上的君临若,突然想起一个极关键的问题,就算灭的话,老七能不能灭的了?

    此刻,所有人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众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的望向君临若,是啊,要灭蝗也得灭的了才行啊。

    蝗灾那密密麻麻的蝗虫,神仙估计也灭不了吧?

    “谢父皇准臣灭蝗,儿臣定不辱命。”君临若闻言,立即打蛇随棍上,叩首拜谢。

    景临帝威严凌厉的眸子微眯,这个老七,心眼儿倒不少,居然把他给绕进去了。

    不过听老七说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先不去究问蝗灾是不是上天示警,他是真的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永州了。

    众人从承天殿出来后,便把君临若团团围住。

    “请问王爷,灭蝗一事王爷可有把握?”刚刚还在大殿里,义正言辞的弹劾君临若的御史官们,此刻则是讨好的向君临若打问消息。

    若是没有把握,则哪天蝗灾就可能真的落到京都,那他们还不得赶紧收拾收拾值钱的跑路。

    “……”君临若不搭理一众跟屁虫,凭什么刚刚打了鸡血一样的弹劾自己,如今却又换了一副嘴脸的讨好自己。

    多年的边疆生活,早已令他的心像冰一样冷。

    最初到达北疆的时候,没有钱买粮食,为了把有限的粮食省给奶娘,他甚至会偷偷吃树皮草根。

    从小与奶娘无依无靠的长大,生活中的磨难告诉他,必须要比生活更强,比所有欺负他的人更强。当别人以为已经把你打倒的时候,你能自己站起来,才是生活的主人。

    见君临若不搭理自己这些人,众人才悻悻的停下脚步。

    “哼,看他也就是说说而已,我就不信了,那遮天蔽日的蝗虫真能被灭了。”

    “就是,要是蝗灾真这么好解决,历朝历代也不会奉为蝗神了。”

    “若是他治不了蝗灾,回头定要弹劾他口出妄言。”

    “他肯定治不了,这种蝗灾,别说他了,就是神仙估计也无能为力。”

    “说得对。”

    ……

    虽然实现了第一步计划,自己说服了景临帝同意灭蝗,可究竟能否消灭蝗虫,君临若还是觉得凤星舞的灭蝗办法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这不是几十几百只,而是遮天蔽日、铺天盖地的数量。

    今天早晨收到阿珂送来的《治蝗之策》,该文章洋洋洒洒何止千言,分为四个大部分,整整写了十页纸。

    第一部分,蝗虫的基本特性。除简单介绍蝗虫外,还说明了蝗虫造成侵略性的一个特殊特点,即不停触碰蝗虫的后腿,会使温顺害羞的蝗虫,具有攻击性,这也是蝗虫聚集后具有摧毁性力量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讲述蝗灾的产生原因。蝗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干旱,久旱必蝗。

    第三部分,是蝗灾治理对策,列举了两种立竿见影的方法灭蝗:利用蝗虫天敌的生物治理;利用药剂杀灭的化学治理。

    第四部分,则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眼光的战略意义,讲的是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长远意义的生态治理。

    浏览了一遍后,他对凤星舞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往觉得她的医术超群,高深专业到无人能懂,如今,不只她的医术,而且她对于治灾救灾,对于国运民生,对于未来发展,都有十分犀利独到的见解,非一般人可比。

    如她一般大小的贵女,都是养尊处优,或者在琴棋书画上下功夫,对于国家大事,对于事关一个皇朝的国运根本,既不会去关心,不会去思考,更不可能有什么谋划,认为这些都是男人们,是皇上和朝廷应当去考虑的,一介女子如何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