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风雨前夜

    “哈!”白羽吓了一跳,“怎么看出来的?”

    白羽穿越过来以后,在京城里没待几天就到了北疆,对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着实不懂。

    对于发展科技,把握未来发展大势他是行家,这方面这世界上没一个人能超过他,但是论起朝堂上的权斗和宫斗,那他就是彻彻底底的小白了。

    白羽甚至以前连电视剧里的宫斗剧都没怎么看过,他喜欢的永远都是科幻题材。

    所以没看出这份风赏里的玄妙也不足为奇,但徐岸可是这方面的老油条,虽然年纪不大,但可是丞相世家,一眼就看出了京城里蕴含的刀光剑影。

    “王爷,陛下封你为太傅,这个职位可不同寻常,太傅者帝师也!这意味着陛下要拉拢于你。”

    “拉拢我不是很正常吗?”白羽奇怪道:“我怎么说也是个王爷,而且年轻英俊,一表人才,呃……那女皇帝也没见过我就是了,但我的北疆军大破匈奴,威名赫赫……”

    “行了,行了……”徐岸受不了了,他对白羽很是尊敬的,一般来说从不打断王爷说话,但此时实在忍不住了,而且这个王爷很是奇怪,相处久了就像朋友,对属下一些有时尊卑的话也从不介意,慢慢地他说话也就愈发自然起来。

    “王爷呀,你想,陛下要不是实在没招了,干嘛拉拢于你?”

    “不是,老徐你这话就有点伤自尊了。”

    “我是实话实说,京城之中百官齐聚,而你只是偏安一域,陛下在京城中有大把的人可以拉拢,就算要拉拢你,那也应该是‘有枣没枣,没事打两杆子’的事儿,何至于花费这么大的力气,顶着压力给你一个太傅。”

    “难道不是因为我……”白羽喏喏道。

    徐岸斩钉截铁道:“不是!是因为萧齐王,说明陛下跟萧齐王的斗争已经到了最后迫不得已,需要铤而走险的时刻!”

    “嘶!”白羽倒吸了一口凉气。

    徐岸的话他听懂了,其实他以前也想过女帝在斗争中全面失势,觉得有些时不我待,但按照徐岸的说法,这事儿马上就要到最后见真章的时候了!

    这也太急了吧?

    自己还没准备好啊!

    而徐岸又道:“如今陛下封王爷为太傅,那就是皇上的老师,正所谓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陛下的这一封赏,就是彻底把王爷你拉到陛下的一端,从此萧齐王将视您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再也没有安然共处的可能了!”

    白羽咬牙切齿,这小娘皮够坑人的啊,为了跟萧齐王争斗,不惜认贼......呃,认自己作父,也要拖人下水,别让老子见到你,否则看为父不把你的屁股打肿!

    “老徐,依你看我还有多少时间?”

    徐岸低声道:“已是箭在弦上,依我看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京城必有巨变!”

    “他奶奶的!”白羽恨道:“京城巨变,下一步萧齐王就可能要来搞我,新兵训练得加速了!南阳国的事情也得抓紧了,必须得尽快买来战马才行,否则单凭北疆难以抵御萧齐王的攻势。”

    徐岸道:“我即刻便再去联系,王爷也无需太急,此时已然入冬,即便京城有变,萧齐王大举来犯,至少也是开春的事儿了,因为这一仗对萧齐王而言,也是不能输的,他必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白羽点头道:”这我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可以想办法尽量拖延他的起兵时间,回头我去找胡彪商量一下,老徐,南阳的事要加快了,而且建设不能停。“

    徐岸走后,白羽也无心再管教材的事,而是直接让胡彪和渠乾来府上商量,部署北疆的应对。

    一日之后,北疆王府的亲卫小虎、小狼和小熊各带一只千人的兵马,出北疆,向邺城、固城和代水之畔的隋南而去。

    京城之中,自从那日的朝会结束,气氛便骤然紧张起来,一时之间风雨欲来。

    夏芷安的书房之中,李玉看着用手趴在书桌上的少女,不知道她在想着什么,急道:“陛下,你这次太莽撞了,这岂不是逼迫萧齐王就要立刻动手吗?现在收回还来得及吗?”

    夏芷安幽幽道:“已经开弓射出去的箭,哪能收得回来?而且收回来又有什么用?我那个皇叔就会放过我了?”

    李玉道:“可也不用这么急呀!现在我们只掌握着宿卫军,一旦京城生变该如何是好?”

    夏芷安道:“要变就变,我就是逼他出手,我是势弱,但是萧齐王也没完全准备好,他想取代我还差了一环,那就是舆论,他想要夺取我的皇位,先得大造舆论,不然他就是反贼,就是得位不正,何以堵得了天下悠悠众口?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李玉顿足道:“可是陛下,这实在太危险了!”

    夏芷安看向李玉,站起身来,走上前抓住李玉的手,恳请道:“玉姐,我拜托你一件事儿,你一定要答应我。”

    李玉点头:”陛下你说,只要我能做到,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夏芷安道:“玉姐,你帮我把宝宁和宝萱送去北疆,我封了白羽为帝师,碍于大义,他也得保住她们。如果萧齐王真的要造反,你就让其中一人嫁给白羽,另外一人继登大统......就让宝萱嫁给他好了,她漂亮些,而宝宁为人沉静,适合为帝。”

    李玉听到夏芷安的托孤之语,眼眶顿时红了,强忍泪水道:“陛下,不可如此,北疆王我们只见过一面,焉知其品行如何?大义的名分如果有用,那萧齐王又岂会造反?当年先皇在江南还有部分根基,我看不如我们一起往江南一行......拉拢江南氏族,或可划江而治,南方富庶,说不定用不了几年,便可卷土重来。”

    “江南?”夏芷安陷入沉思。

    江南确实是个好地方,而且她父皇当年在江南就有不少基业,许多世家大族都支持夏家,只是她对北疆之行和白羽的印象太过深刻,所以才一下子没往江南想。

    夏芷安暗暗自嘲,都说女子的思维偏颇,以前她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