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秦之王

    在汉献帝身后,一名宦官恭敬拿起红漆盘中一卷黄布帛,精神抖擞猛地展开,扬声读道:“大汉皇帝诏命:十年来,汉室不幸、皇纲失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朕身为高祖后裔,未能恢复祖宗基业,曾夜不能寐、深感悲痛。然有丞相、大将军、秦国公张耀文公忠体国,代天讨逆、剿灭乱贼,澄清寰宇、功劳卓着,方有我大汉北方江山一统。今,特册封秦国公张耀文进位大汉秦王,建秦王国,设立百官,立秦宗室,配享太庙,国都晋阳,并下嫁清河长公主刘亦菲为秦王妃,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此处,数十万百姓欢声鼓舞,他们非常高兴,敬爱的主公张耀文终于登基称王,以后他们不仅是大汉帝国的臣民,也是大秦王国的子民,感到非常自豪。

    众人山呼万岁间,都小心翼翼的看着汉献帝身旁的秦王张耀文,特别是汉献帝,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线。非常亲热的拉着张耀文径直上了龙撵,朝皇宫返回。

    此时,郭嘉、周瑜、贾诩、赵云等人皆感到有些怪异,毫无征兆,汉献帝竟真的册封张耀文为王。

    就连王允、董承等老臣都未反应过来,汉献帝便直接拉着张耀文进宫。

    众人心照不宣,也跟着前往皇宫。

    “奉孝,皇帝这是何意?难道他知道了主公要称帝的消息,孤儿当着全天下臣民的面,直接堵死了这条路?年纪轻轻的,这城府手段真是高啊!”

    进宫途中,郭嘉等四人坐在同一辆马车内,贾诩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对皇帝的评价。

    郭嘉莞尔一笑,道:“文和先生以后便知道了,我们的这位陛下啊,别看不到二十岁,心机手腕深着呢。若换他是他父皇,这天下不一定会乱,接续汉统应当无碍。只可惜,他心机虽然厉害,但在治理天下方面能力平平。”

    周瑜一笑,接着道:“是啊,皇帝年纪轻轻有这般手腕已经不输他的先祖。不过也好,让主公先进位秦王,待回晋阳与元皓他们商议后再定,无论如何,朝廷在北府,那便主动权在我们,而皇帝这样做无非想保全他的性命和朝廷延续罢了。”

    “不,诸位先生未见主公有不悦的表情吗?”

    郭嘉惊疑道:“主公为何不悦?”

    赵云想了想,略显郑重的对着三人道:“云见主公被册封为秦王时,只是略显惊讶,但听见清河长公主被册封为秦王妃时,主公面容显露过一丝怒意,但随之消失,常人可能并不得见,但云追随主公日久,他的表情不会有错。”

    “怒意?”

    周瑜惊疑道:“也是,主公和雅诺夫人、貂蝉夫人恩爱如初,况且自己封王后,王妃人选应该是主公来定,这皇帝这样做,肯定让主公心中不会满意。”

    贾诩皱眉点头道:“不错,不过主公也无法拒绝皇帝,待主公称帝后,这一切将迎刃而解,我等也需将这个情况尽快给元皓他们。”这话让赵云、郭嘉、周瑜等人完全赞同。

    帝都邺城,紫薇大街通往皇宫的沿途,由一万御林军沿途护驾,任何人都无法靠近。

    车架内,张耀文与汉献帝一直在亲切的聊着南征、西进的战役经过,听得汉献帝热血沸腾,恨不能立马奔驰战场杀敌。

    张耀文见火候已到,便话锋一转,道:“陛下今日之举实乃出乎臣之意料,这封王之举不是说容后再议吗?还有清河长公主,她才十四岁,臣如何能娶?臣的结发妻子......”

    谁知,汉献帝却直接打断他道:“秦王务须多言,事到如今,朕便和你明言。大汉国祚传到朕,已历近四百年,二十几代帝王,气数怕是将尽。”

    “陛下...?”张耀文闻言,非常惊讶的盯着刘协,不知道皇帝突然说这种惊天之语是何意。

    汉献帝含笑摆手道:“秦王无需如此。朕今日此举有两层意思,希望你耐心听朕道来。”

    “朕知道,你的属下和北府臣民早已按捺不住等待你称帝的那日。如今,天下诸侯被你消灭一半,江山三分占其二,余下诸侯不过是昨日黄花。朕知你雄才大略,韬略满腹,爱民如子,可朕也想着恢复先祖荣光,但依目前看已然无法实现。朕今求你两件事,一是请你确保我大汉香火传续,不至于在朕的手里断绝,朕这皇帝可以不当,你成为驸马后也算汉室子孙,朕传位于你虽无先例,但也在情理中。二来清河下嫁与你,朕知你心里肯定不乐意让她做王妃,可没办法,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朕不可能让她和汉室蒙羞。故此,秦王你多担待。”

    “陛下...您这不是让臣成为不忠不仁之人吗,就凭你方才所言,您若主政,一定是个千古明君,臣愿助您恢复祖宗基业,再创一个汉家盛世。”

    见张耀文眼神镇定,十分诚恳的对他说了这番话,汉献帝一直盯着张耀文看了许久,随后莞尔笑道:“秦王多虑了,朕今日所言乃思前想后许久方才决定,你不必有任何怀疑,朕给你一个月时间,随后朕便要隐退,这帝位便传给你。”

    听到此处,张耀文顿时大惊失色,起身拜道:“陛下不可,大汉基业乃高祖所创,怎可如此交于臣手,请陛下收回成命,臣愿护卫大汉再度崛起。”

    汉献帝见状,也不多言,只是笑了笑便不再提及。

    龙撵内的话,对于外界而言,实乃惊天之言,所有人都未想到汉献帝竟有如此想法,实在惊天!

    当夜,汉献帝在隆庆殿大宴功臣,并宣布一月后举行大婚,清河长公主刘亦菲下嫁秦王张耀文,并举行封王开国仪式。

    次日清晨,数十名汉使持节蜂拥出了邺都以北的玄武门,快马加鞭分路前往草原各部、辽东诸部和诸国、羌族诸部。数名朝廷钦差带着随从浩浩荡荡出了南门,前往江东、益州、荆州、徐州、青州等地,与北上汉使都是一个目的。

    大汉皇帝诏命:定于建安六年正月初九,为帝国丞相、大将军、秦国公张耀文与清河长公主刘亦菲举行婚典,并同步举行封王开国大殿,要求各藩属、诸侯全部参加。

    一时间,整个帝国震惊。刚刚讨伐董卓而归的诸侯纷纷暗中观察,未及时向朝廷钦差表态,唯有徐州刺史陶谦、青州刺史孔融决定参加庆典。刘表、刘备这未作表态,但热情款待钦差,拖着钦差返回复命的时间。而刘焉因季汉军惧怕北府军兵锋,不敢交战便灰溜溜退回国内,被北府军攻占汉中正在气头上,因此毫不顾忌钦差颜面,直接答复不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