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多做几个

    想到前几天黄小琴说的,不管谁看病都必须给诊费的话,孙氏问黄小琴:“今天你爹娘没给我诊费。

    我知道他们没有,对两手攥空拳的人来说,能因为不给诊费就不救治吗?”

    黄小琴满脸都挂着惭愧,起身跪在孙氏面前,哽咽着说:“娘,我懂了,我知道错了。”

    孙氏利用这样的机会教育黄小琴,她要让黄小琴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宽厚待人。

    孙氏训斥黄小琴时,水灵站在棚子边,看着棚里的土豆秧,一天时间就能看出来,它们又长了些。

    苞米苗也是,长的是真快,比正常种的苞米快了一倍。

    水灵走出院子,来到菜园门口。

    园子里种的各种青菜,都被大雨给淹死了,秧苗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乱葬岗一样的凌乱不堪。

    林淑华走过来,带着满腔无奈说:“春天种园子时,满心欢喜,谁能想到,一场接一场的大雨后,园子等于白种了。

    这几天没下雨,等地再干一些,把里面的秧苗都拔掉,种上白菜,冬天也好多些嚼用。”

    她的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心痛。

    水灵侧头看她,在心里说:大嫂,你放心吧,我来到这个家,一定会让家里人吃饱穿暖的。

    第二天,夏家哥三个开始砌院墙。一天的功夫,就把晾干的土坯都砌上了。

    等地方腾出来后,继续挑土,做土坯,哥三个很有干劲。

    这几天一直没下雨,都是晴空万里。

    菜园子干了许多,水灵和黄小琴把园里被淹死的秧苗都拔下去,种了一园子白菜。

    白菜的生长期是五十天左右,到十月中旬天冷时,也能长成,除了水灵,家里人都指望着这些白菜过冬。

    八月末,夏家院墙砌成了,两米多高,里外都用黄泥抹得很光滑。

    用木头做了和院墙匹配的大门,晚上用铁栓一插,无比安全。

    半个月时间,棚子里的土豆秧,长到了一尺多高,已经长出小小的花蕾。

    这样夏家人感觉到惊奇和惊喜,都期盼着土豆早点开花。

    水灵知道,土豆的生长期是90——150天,她用空间水浇,看样子能减少一半时间,也是就45——75天。

    按照五十多天时间算,十月中下旬土豆就可以完全成熟了。

    这里的天气,到十月初开始很冷了,有半个月时间,棚子里需要生火。

    对这一点,水灵不犯愁。

    山上的柴禾有的事,家里人多,上山一天,就能砍回来很多,完全不会因为温度,造成土豆减产。

    空间里的土豆比棚子里的更好,都长了半米高,全都开花了。

    水灵找机会进去,给土豆秧掐了尖,这样会更有利土里的块茎增大。

    玉米也长到两米多高。

    正常种植的玉米,需要三到四个月,在空间里,看样子三四十天足够了。

    砌完了院墙,孙氏让夏立弦和夏立峰用板车拉着她,连同水灵一起,去了一趟镇上。

    先去刘老大的铁匠铺子,按照水灵说的样子,定做了铁皮的炉筒子,一共七节,每节一米长。

    还买了一个铁锅,一个水壶,一共花了三两银子,约好五天后取。

    从刘老大的铁匠铺出来,娘四个去了米行。

    一问才知道,买二百斤苞米面,竟然需要二两银子,粟米更贵,一百斤就是二两银子。

    大米白面,贵到离谱的地步了。

    粮食价格涨得太吓人了,掌柜的说,估计过几天还得涨价。

    水灵卖马粪包得的三十三两银子,去掉水灵当天花的一两和今天花的,只剩二十五两,不敢乱花了。

    从米行出来,孙氏叹着气说:“但愿秋天雨水别大,园子里的白菜能收下来。

    加上棚子里的土豆,还有今天买的粮食,咱们一家七口,就能把冬天熬过去。”

    水灵发现,不光粮食贵,青菜价格也相当贵,除了真正有钱的大户人家,普通民众,是绝对吃不起的。

    水灵脑海里生出一个念头来。

    砌完了院墙,夏家哥三个上了一趟山,砍回来几棵树。夏立弦会做木匠活,手艺还不错。

    他开始做格子窗棂,打算等天冷了,好给棚子装上去。

    水灵从菜园边挖土,用筐拎回来往一只猪槽子里填,一个人忙活得相当欢实。

    夏立弦问:“水灵,你往猪槽里填土干啥?”

    水灵头都没抬:“我要种几棵茄子,现在是九月初,最晚十一月初就能吃到茄子了。”

    夏立弦哈哈笑:“水灵,你还种上瘾了是不是?

    你不想想,到十月初天就冷了,就算你这茄子种出来了,十月里也得冻死。”

    黄小琴接过话茬:“大哥,水灵种土豆时,咱们都这样认为,觉得不行。

    现在看来,完全可行。种茄子也是一样,天冷了,就把猪槽子放到棚子里,水灵不是说了吗,到了十月,棚里就要生火了。”

    夏立弦看了一眼黄小琴:“弟妹,棚子里只留了安炉子的位置,都是可丁可卯的。

    猪槽子这么老长,往哪放?”

    黄小琴一愣:可不是咋地,这个猪槽子一米多长,还挺宽,棚子里确实放不下。

    水灵笑:“大哥二嫂,我没打算把猪槽子放棚里,现在放在院里,等天冷了,抬到我和娘住的屋里去。

    在屋里最多放一个月,也兴许是半个月,茄子就可摘了。

    青菜现在都贵到离谱,到时候更能卖个好价钱。”

    黄小琴一听,眼睛都亮了:“水灵,你这小脑袋瓜,还真够灵活的。

    可惜,这一个猪槽子,你也就能种几棵,再值钱又能咋样?”

    “谁说我就种这一个猪槽子的?”

    夏立弦顿时明白了,笑着说:“水灵,大哥做完窗棂,就做猪槽子。”

    水灵笑起来:“大哥,你把窗棂往后放,现在就开始做槽子。不用像猪槽子这么宽,稍微窄点就行,多做几个。”

    “好嘞,大哥现在就给你做。”

    孙氏看着水灵,心生感慨:荒年啊,逼得孩子们都成长了。

    三天功夫,夏立弦做了五个一米多长的木头槽子。

    水灵全给填满了土,都种上了茄子,悄悄取了空间水出来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