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孙策为何让孙权接班,而不是弟弟孙翊和儿子孙绍呢

    孙策为何让孙权接班,而不是弟弟孙翊和儿子孙绍呢?为何说孙策托孤,是三国最完美的一次托孤?

    孙策死时,孙权虚岁十九岁,孙翊虚岁十七岁,孙策不传儿子,因为儿子孙绍还是一个小屁孩,估计还没有断奶,让个娃娃接班,很有可能造成君弱臣强的局面,引发内乱,后果不堪设想。

    汉献帝就是眼前的典型例子,孙翊大家可能不熟悉,他是孙坚的第三子,虽然年纪小,但勇猛如虎,就连孙策都有点自叹不如。

    陈寿就对孙翊有过评价:骁悍果烈,有兄策风、性崤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

    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指出了孙翊的长处和弱点,我们常常以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不是牛犊不怕虎,而是他不知对方的强大,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孙翊就是一个不怕虎的牛犊,所以他不过是光有匹夫之勇而已,他可以当猛将去冲锋陷阵,但绝对不能选他当国家最高领导人去治国安邦,即使当时有大臣推荐孙翊为继承者,孙策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事实已经证明了孙策的拒绝是正确的。因为孙翊在四年后,就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惹祸上身,被自己身边的人刺杀了。

    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的同时,他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了,武力是可以打下江山的,但治国安邦光凭武力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的江东基业还不稳定,孙氏政权和江东的大家族是有很多矛盾的。

    江东集团需要一个有能力镇得住场面的领导人,孙权小心谨慎,举贤任能,能恩威并行。能团结江东各方力量为江东集团服务,有着非常不错的治国安邦的能力。

    为了整个江东的基业,保全自己的家族利益。所以孙权是最好的人选,孙权也没有辜负长兄的期待,他的政策让江东局势得到稳定,并取得江东豪门的支持。

    孙权当了江东集团的最高领导人后,把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在后来与曹操、刘备对峙多年不落下风,引得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然,孙策还留给孙权不错的辅佐班底,张昭与周瑜一文一武,周瑜在外面带兵御敌,张昭在后方处理政务,这就是所谓的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觉问张昭。

    孙策托孤,几乎是三国里最完美的一次托孤,看看后来的曹魏托孤,最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臣强君弱,司马懿趁虚而入,一举将曹魏几代人的奋斗成果都给据为己有。

    孙策临死之际,嘱咐大臣和兄弟都要服从孙权的领导,不可生异心,他所有的安排,都是在给孙权铺路,确立孙权接班人的身份,他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嘱咐自己的小儿子,孙策的遭遇简直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翻版。打天下,结束后,自己一闭眼,皇位都没留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死了,三国时代最年轻有为的创业者,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他的一生。孙策生于乱世之中,父亲孙坚在他年纪轻轻时就被杀身亡了。他背负着血海深仇,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在老家为父守孝到期后,就只身出来闯荡江湖。

    孙策的一生虽然非常短暂,但却如流星划过天际,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这足够媲美同样是英年早逝的西汉名将霍去病,他奠定了江东集团的基业,给孙氏留下了一座江山,这是他比父亲孙坚厉害的地方。

    总体上来说,孙策不是靠他爹而成功的,而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翻盘的。当然,孙策身上也继承了他爹的缺点,性格强势,对自己太过于自信,视敌手如草芥,浑然不在乎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对自己的安全极度不负责任。诚如郭嘉所预料的一样,他即使有百万之众,也犹如一人在中原行走,会死在刺客之手的。

    孙策死后,孙权正是接班。那么孙权长得怎么样呢?孙权生的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以前汉朝时,刘宛来到吴地,看见孙家一众兄弟后是这样评价的,我遍观孙氏兄弟,虽才气秀达,但是运气都不会好,唯独孙权形貌奇伟,骨骼非常,乃大富大贵之表。

    孙策死的时候,周瑜不在身边,那么他在哪里呢?周瑜在守御巴丘,听说孙策中箭被伤后,因此回来问候,刚到吴郡,就听说孙策挂了,所以星夜来奔丧。周瑜哭拜在孙策灵柩之前,吴国太把孙策的遗嘱告诉周瑜,周瑜当即立誓,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随后,周瑜拜见孙权,孙权询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公瑾,我现在虽然继承了父兄之业,但应该怎样守住家业呢?

    周瑜道: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简而言之,就是要孙权重用人才,那周瑜有什么人才推荐呢?还别说,周瑜还真推荐了一个,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肃。

    鲁肃是临淮东川人,胸怀韬略,腹隐计谋,关键他是超级富二代,经常仗义疏财,解救穷人。周瑜曾经带数百人过临淮,结果军中乏粮,听说鲁肃是这一代的大户,就跑去找他借粮。鲁肃是真豪气,直接拿出一半的粮食无偿捐赠,这可把周瑜感动坏了,而且鲁肃平生好击剑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现在寓居在曲阿,随时可以来辅助孙权。

    这样的人才,孙权当然心动了。其实,这里孙权和周瑜都是各取所需,周瑜想借机举荐自己的借粮恩人,孙权想借机培养自己的嫡系,毕竟张昭等人都是孙策的班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得找到自己的小团队才行。

    周瑜举荐的时机非常好,孙权肯定会毫无条件的接受。于是周瑜赶紧去找鲁肃了,但曹操已经派刘烨捷足先登了。不过鲁肃最后选择了相信周瑜,就这样,鲁肃被周瑜拉拢过来。

    孙权见到鲁肃后,和鲁肃谈论天下大事,终日不倦,某天众官散会后,孙权留下鲁肃一起喝酒,喝到晚上俩人就睡一个床上了。

    半夜,孙权问鲁肃,现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家业,该如何发扬光大呢?于是鲁肃就有了经典的床上对:楚汉争雄时西楚霸王项羽最屌,现在曹操就是项羽,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说实话,汉朝迟早要完蛋,迟早要被曹操取代的。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曹操不是轻易能除掉的,想在乱世立足,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事,再说,北方的地盘已经被曹操和袁绍抢占的差不多了,你不如趁着北方战乱,在南方赶紧扩大地盘,先把仇人黄祖剿除,然后进伐刘表,占据荆州,以长江为天险,时机成熟后登基称帝,以图天下。鲁肃的经营战略很简单,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先南后北,划江而治。

    孙权听完是豁然开朗,鲁肃的战略方案奠定孙吴以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苟着守好江东就完了。曹肃确实是个人才,孙权更加重视了。

    完事后,鲁肃又给孙权推荐了一个人,谁呢?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诸葛瑾一来就劝说孙权别搭理袁绍,应该和曹操结盟,然后趁机染指北方。

    孙权听从了诸葛瑾的劝告,打发袁绍的使者陈震回去,写信告诉袁绍,诸葛瑾为什么不同意孙权和袁绍结盟呢?其实这就是要搞势力平衡。现在北方袁绍势力最大,曹操比起袁绍势力还是偏弱的。

    如果孙权和袁绍结盟干掉曹操,袁绍统一整个北方,到那个时候,袁绍还能把孙权当回事吗?曹操没了,袁绍吞并孙权不也是早晚的事吗?相反跟势力弱的曹操结盟,两弱对一强,三足鼎立。

    袁绍既不能隔着曹操打孙权,孙权和曹操还能联合攻击袁绍,再说孙策挂了的消息很快传到曹操这边,曹操一听,就准备起兵攻打江东。

    然后江东的发言人张紘就赶紧劝谏说了,成人之丧而伐之,这是不讲武德;你能打下东吴还好说,要是打不下,不是逼着孙权跟袁绍结盟吗?你还不如好好安抚孙权呢!

    曹操一听也对,随即奏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孙权大喜,因为自己获得了朝廷的认可,那就是最纯正的江东话事人了。

    张紘回来后,又向孙权推荐一个人,谁呢?乃是中郎蔡邕的弟子顾雍,绝对是个大学问家。

    自此以后,孙权威震江江东,深得民心。

    再说,陈震回见袁绍,说孙策已亡。孙权继立,和曹操结盟了。袁绍听完大怒,遂起七十余人马要攻取许昌,官渡之战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