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西梁来犯

    四月初,西梁皇太女萧熳下令大军向南阳边境推进,短短几日便拿下了冀县,消息传回京都惹得朝堂上一片沸腾。

    “西梁真是欺人太甚,竟趁着皇上调养之际发兵侵占我国,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请太子殿下决断,当立即发兵收回冀县,灭了王彦冬的嚣张气焰。”大臣激愤,纷纷请旨,时局如此,如若南阳不奋起反击,再过些时日,王彦冬直取文州不是难事。

    文州一破,权当是西梁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南阳。

    “此次西梁有备而来,萧熳亲自督军极大鼓舞了士气,王彦冬用兵老道又有二十万精兵强将,文州只有洛将军麾下不足十万兵士,怕不是对手。”兵部尚书元悟大人对前线之事知晓不少,当庭说出引得群臣议论。

    “洛将军的战报孤已经收到,收回冀县势在必行,十万兵士已经准备就绪,不知哪位将军愿领兵前往文州与洛将军会合,共商夺县大计?”太子眼睛在一众武官中探看,不过须臾,就有人请命。

    骠骑将军郑浩,车骑将军郭裴和护军钱大人皆请旨,异口同声说道,“臣愿领兵前往。”

    “有臣如此是南阳之幸,三位将军都是沙场上拼搏过来的悍将,孤自然信得过你们,那此行就由郑将军与郭将军前往文州驰援。”太子点了其中两位,可漏掉的一个仍不肯松口,继续谏言道,“太子殿下,臣愿往,能为南阳尽一份心力是臣的心愿。”

    “钱大人,孤听闻你的父亲急病缠身怕是时日无多,自古忠孝难两全,驰援文州有郑将军和郭将军足矣,你就在家好好伴在令尊身侧以尽孝道。”

    太子说的笃定,钱大人也无法再提,更何况他与厉王向来亲近,太子如何能让他去。

    “太子殿下,西梁有萧熳督军,为鼓舞士气,臣弟谏言太子殿下随军同行,御驾亲征,到时士气鼓舞,何愁拿不回冀县赶不走西梁?”厉王当着众臣的面直言相谏,这突来的御驾亲征一说是太子没想到的,也呆愣了几秒。

    “臣附议,太子若能亲征,那将是事半功倍。”元悟顺着厉王谏言逼迫太子,而后厉王党羽接连请旨,众口芸芸之际夏译出言相阻,“厉王殿下此言差矣,如今陛下龙体欠安暂由太子监国,此时此刻太子怎能离开京都,依臣看来,亲征无需太子,只要是皇室即可。”

    夏译语中所指再清楚明白不过,太子不能去,便只有厉王。

    被暗戳戳点名的厉王有些不快,素来不将喜怒形于色的他竟也瞪了夏译一眼,而后冷静为自己开脱,“本王对兵法无甚研究,恐不能担当此等大任,太子殿下还是另寻他人吧。”

    开玩笑,此等时机,他怎能离开京都,厉王心心念念的只是皇权,若此时离开,能不能得军功先不论,若是皇上真的龙驭宾天,那就真的没得争了。

    太子脱不开身,厉王不愿前往,最后众臣的目光齐聚顺亲王身上,他可是皇上亲弟,先皇亲封的顺亲王,虽说这几年在朝中担着闲职,但也是皇室子弟,太子厉王都得唤他一声皇叔。

    感受到群臣炽烈的目光,顺亲王说话都急了起来,“你们看我干嘛?本王也不擅长兵法,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况且近几日我这身子也不太爽利,怕是人还未到文州就要病发躺床休息了,还是换个人吧,我不合适。”

    顺亲王三言两语把自己撇得干净,说罢还不忘抚胸假咳两声,活像个老顽童,可他每一根坚挺的胡须都展示着他健硕的身体,抱恙也只是推脱之词而已。

    亲征一事开了头,群臣势必要推出一人,厉王坚持不去,太子也奈何不得顺亲王,他毕竟是长辈,为难之际谢暄替他解了围。

    “本宫愿领兵亲征,望太子允准。”

    众臣看着谢暄一步步踏入朝堂,一身天青色常服稀松平常,唯一的亮点也只是腰间那块雕刻精美的玉牌,那是谢昭兰留给她的遗物,她日日都挂在身上。

    “女子如何能干政?”“是啊,长公主怎么能无召入殿呢?太不成体统了。”

    固守旧礼的大臣指责着谢暄干政于理不合,声声议论从不入她耳朵,皆是世人偏见而已,谢暄从不在乎。

    “皇姐,孤知你善于经商,可这战场之上不比其他,动辄就是丢命的事,亲征一事还是容后再议吧。”太子亲口相劝,领兵打仗可不是儿戏,他岂敢将数十万的兵士交到谢暄手中。

    “商场如战场,都是以计谋生,况且有几位将军在侧,本宫左不过也就是个陪衬,不会有性命之忧的,太子殿下无需犹豫,西梁军队迫近在即,如若再犹豫一日,那洛将军的兵士不知又会折损多少。”

    一番话道尽了亲征的迫在眉睫,可太子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此时元悟得了厉王眼神示意,竟为谢暄帮腔,““太子殿下,长公主之言或可采纳,长公主的风姿及能力我等也有所耳闻,相信军中将士也是如此,有长公主在,亦能壮我南阳军威。”

    “臣等附议,西梁有皇太女萧熳,我朝也有长公主,得让他们看看,我们南阳也不是软柿子,任谁都想捏一把。”

    “既如此,那就烦劳皇姐去一趟文州,军中将士看到皇姐定会群情激昂,再辅以诸位将军的智谋,孤就在京都等候你们凯旋而归。”

    太子松了口,当下也别无选择,只能让皇室长公主去文州振奋军心。

    “不可,老臣反对。”低沉又沙哑的声音极具穿透力,说话的是一个耋耄老人,行动不便由小厮扶着进殿,他自己也是高高大大,只是面色黝黑,一条狰狞疤痕从左侧眼角下滑至嘴角,看起来有几分凶神恶煞。

    他是解甲归田的老将军孙楷,曾拜为天子师,如今的皇上也曾在他麾下历练学武,郑浩和郭裴更是亲昵上前亲自搀扶,陪着他参拜太子。

    先礼后兵,孙楷老将军训起话来毫不收敛,哪怕对方是太子,一字一句让群臣听了都觉胆战心惊,“老臣听闻西梁来犯特来旁听朝会谏言献策,却不曾想太子殿下竟这般糊涂,怎么能把万千将士的性命交到一介女流之手呢?”

    孙楷一言一语都是看不上谢暄是个女人,而战场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女人。

    谢暄闻言也不发怒,缓步走到孙楷身前向他行晚辈礼数,说起话来也是温声细语,让人听不出半丝不悦,“见过孙老将军,老将军此言差矣,太子殿下并不糊涂,本宫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领兵夺城,若是老将军不信,何不沙盘之上见真章?”

    “好,老夫就看看长公主能有几分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