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鱼答应了,从田里钻出来就往部落跑。林语又查看了周围的其他几块田,发现水稻的茎秆上,竟然也出现了蚜虫的症状,不过比麦田里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

    林语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蚜虫吸食水稻和麦子的茎叶和嫩穗,不仅影响庄稼的生长发育,还会分泌一种蜜露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和千粒重,造成减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危害呢!

    不行!!这次是她第一次在没有污染的土地上大面积地种田,一定要成功!!否则会影响族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这次若要失败了,以后再提出种植的概念,只怕族人们就不会那么全力支持了!!

    她想到想到某次看完古代一本穿越种田小说,曾经感慨:古代真不容易,尤其是老百姓,种田产量低不说,如果发生病虫害,还没有各种农药,肥料也只是粪肥……

    那本书中,主人公是怎么治疗蚜虫的?好像说是用草木灰……草木灰不但有去污的效果,还能防治病虫害呢!!那个穿越的女主貌似说草木灰是碱性的,对于蚜虫啦、红蜘蛛啦这类的病虫害很有效果。她努力想着书中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好像是把草木灰用水浸泡,然后用草木灰浸液喷在茎叶上……

    不过,就算是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有用的情节,她还有系统!

    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就是能救命的好东西。林语急急询问系统,有没有什么祛除蚜虫的方法,最好是用简单的方法,不求效果怎么样,最好是起效时间快,原材料又容易得到的,很快,系统就传来了好消息。

    当小鱼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过来的时候,系统也给出了最满意的方案,就是草木灰浸出液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比例配制出的。

    部落里除了冬天,向来都是以木柴野草作为燃料烧饭的。所以,最不缺的就是草木灰了!林语本来布满阴云的脸上,终于有云开雾散的趋势。

    “族长,怎么了?我听小鱼说,庄稼生虫子了??”带头而来的是一头大汗,脸上露出焦急之色的大山。他身后的族人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了忧虑的神色。

    对于林语描述的田园生活,部落里的人无不充满着向往。不用狩猎,不用采集,不用面对随时有被猛兽吞噬的危险,就可以有吃不完的食物。

    族人们没有种过粮食,在播种的时候,大部分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当田里的禾苗一天天长大,族人们的心慢慢放了下来。这些庄稼,就像她们的孩子,看着它长起来的。

    虫害,族人们也是见识过的。族里有一家人,种了两垄小青菜,女主人病了,男主人又要出去狩猎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生病的女人,顾不上菜地里的菜。结果,当女人病好了之后,却发现青菜的叶子都被啃光了。

    这件事在族里是传开了的。

    因此,当小鱼说田里生虫子了,族人们无不大惊失色。菜地里的虫子,可以用手去捉。可是,那么多稻田和麦田,即使出动族里所有的劳动力,也不可能很快捉完——庄稼地里会不会出现那一家菜地里的情况,小麦和稻子全部被啃食光,白忙活一场呢?

    大山是从心底里认可林语这个神女族长的,更别说她还是他一手举荐的,所以他在听到消息之后的第一瞬间就是跑过来安慰林语。

    他知道林语对部落是做了多大贡献的,也知道在林语心中,这次的种植有多么的重要!

    当族人们慌慌张张地赶到地头上,看到安林语镇定自若的神态,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她不喜欢吃肉喜欢吃菜和草籽的事,在部落里是众所周知的。

    这些庄稼,没有谁比她更关心更希望有所收获的了。林语为了这些庄稼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劳动,族人们也是看在眼中的。如果庄稼真的没治了,她肯定不会是这样气定神闲的模样。

    林语对大山点点头,安抚了他,又对赶过来的族人道:“稻子、小麦,全都生了蚜虫!好在发现得及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妞儿的妈妈望着一望无际,上千亩的田地,露出忧虑的神情,道:“都生虫子了呀!!那得赶紧捉啊?那个……牙虫是什么虫?长得像动物的牙齿吗??”

    林语闻言,扑哧一声笑了,道:“此‘蚜’非彼‘牙’!这种虫子很小,要全指着人力动手去捉,没等捉完呢,庄稼也就被糟蹋得差不多了!!妞儿妈妈,你带着族里能抽出空的女人,把家里的水桶和陶罐全都搬到村后的坑塘边。大山叔,你们跟我来!!”

    大家得到指令,很快行动起来。林语把草木灰按照3:100的比例跟清水混合起来充分地搅拌,然后放置十几个小时后过滤,出渣澄清后,草木灰浸出液就做成了。

    那一天晚上,部落里所有的陶罐和水桶,以及其他可以盛水的容器,都被利用起来,包括原本用来做饭的、洗澡的,甚至刚刚烧制出来的大型陶器,也未曾幸免。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队伍捧着陶罐、拎着水桶,纷纷涌进了稻田和麦田中。建筑工地也自发地放假一天,支援农业建设。

    将近三千多亩地,全是种植水稻和小麦的,花了整整七天才全部喷洒完毕,并不是人力跟不上,而是浸泡草木灰的容器不多。

    林语也是从那天起,才兴起烧制一些水缸、打水罐的念头。虽然风泰部落左有泉水,右有小河,用水比较方便。可是有的部落,却距离水源很远,取水不方便。如果有了水缸,打回一缸水,可以用上两三天,不用一天跑好几趟只为了打一罐或者一桶水……

    水缸不需要有多精美,只要陶窑够大,水缸用普通粘土捏厚一点,圆润一点,粗糙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也可以说因祸得福了!这场病虫害把风泰部落折腾得不轻,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却给了林语灵感,大量烧制出来的水缸,在周围的部落里大受欢迎。风泰部落也因此发了笔小财!一个水缸三百斤猎物或者一个成年劳力,跟那些陶罐等陶器相比,实在算得上是很划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