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各运机谋

    右相心中暗骂。

    那一张老脸上,细微的神情变了又变。

    宇文渊都看在眼里。

    “右相大人,你若还生我皇叔的气,那大可不必了。”他叹息,轻嗤道,“我的那位皇叔,将圣上和太子都玩弄于股掌,何况一般朝臣?”

    右相一愣:“殿下,何出此言?”

    “相爷认为,我皇叔是个什么的样人?”

    “这个……”右相干笑两声,没敢说。

    他认为?

    这还用他认为?!满朝文武……不,举国上下都知道,佚王是个什么的样人。

    如能口诛笔伐,他一定不惜笔墨,用最恶毒的字眼儿,痛骂那个混蛋!

    可惜他不敢,也没人敢。

    他不敢说,宇文渊却说了:“放纵不经,淫佚轻浮,纵情声色犬马,不堪一毫大任。虽贵为皇叔,却一无是处!右相大人,我说得可对?”

    对!

    太对了!

    右相心中痛快极了,但是,口中还要虚假一下:“其实……佚王也没那么坏……”

    “不,其实更坏!”宇文渊看着他,忽然很严肃,“相爷,我今日拜访,特为此事。”

    啊?

    右相愣了:“恕我愚钝,不知殿下所为何事?”

    “佚王私通郢国,买卖军器,只怕已生反心。”宇文渊说。

    什么?!

    右相大吃一惊。

    谋反?就凭那个佚王?

    他不由站起,惶恐道:“殿下,此事乱说不得,可有证据么?”

    “有。”

    右相忽然一摆手,示意噤声,迅速奔到门口,唤过外头的管家:“去院门守着,不许任何人进来,就是在院外经过也不行!”

    “是,相爷。”

    管家去了。

    右相立刻关闭门窗,返回坐下,严肃道:“请殿下明言相告。”

    宇文渊看着他,道出始末。

    右相听完,沉吟许久才问:“殿下,这情报的来源,可确实么?”

    “确实。”宇文渊点头,“提供情报之人,深受佚王信任,为他做了许多暗事。现今,她仍住佚王府。”

    “既然如此,又怎会为殿下所用?”

    “很简单,因为她要钱。”宇文渊笑了,想起那张美丽的脸,“她那种人,原则很明确,一切以价高为准。没有立场,无分是非,只要有利可图,她就会做。这种人提供的情报,不会虚假,毕竟,这关乎她的信誉。”

    右相点点头。

    “何况,我已证实了。”宇文渊又说,神色变得阴沉,“截获的军器上,都有虎头徽记,系军器监所制。买主确为郢国人,十分凶顽。”

    “如此说来,人证物证俱在?”

    “物证在,人证死了。”宇文渊沉着脸,语气不甘,“我审问过他,他正要指证佚王,却忽然死了。”

    “怎会这么巧?”

    “的确很巧。”宇文渊冷笑,冷声道,“我查过那个尸体,虽然有伤,但不致命。竟死得这么巧,只有一种解释。”

    “什么解释?”

    “佚王给他下过药,如能平安出关,关口自有人给解药。如不能出关,即可杀人灭口。”

    这个解释很合理。

    右相也赞同,不由一叹:“好毒的心思。”

    可是人死了,如何指证佚王?单凭物证不足取信,何况,物证只能证明,这些军器属于卫国,与佚王扯不上什么联系。

    右相觉得,这事儿很棘手。

    “殿下,如今人证已死,形势大不利。”他皱着眉,试探道,“能否让别人出面,指证佚王?”

    “别人?”

    “给殿下情报的人。”

    “她?”宇文渊摇头,断然说,“她不行。”

    “为什么?”

    “她是江湖中人,极其神秘。让她出面指证,等于砸她的招牌,坏她的买卖,她绝对不肯的。”

    “一介江湖人,朝廷需要,哪容他不肯?”右相一嗤,端起了一品姿态。

    宇文渊却笑了,看着他,哂笑道:“右相大人,你高居庙堂太久,不知道江湖厉害。庙堂虽高,但江湖更深,有些人还是不惹为好。”

    这老头子不识深浅,敢惹追魂千金,他有几条老命?

    右相无奈,只好说:“既然如此,殿下有何高见?”

    “伪造供词。”宇文渊眯起眼,缓缓道,“虽是一面之辞,但足以动摇人心。兵贵神速,我们这就去见太子。你我立场一致,左相清正耿直,不会偏向佚王。只要我们三个坚持,就算太子犹疑,也不得不下令彻查。一旦彻查佚王,不愁没有证据。”

    右相想了想,点头:“言之有理。殿下,我与你即刻进宫。”

    皇宫。

    宇文初已在宫中。

    与他同来的,还有左相江连天。

    “皇叔,这是真的?”宇文清看着他,大惊。

    宇文初苦笑,无奈道:“太子殿下,这人都死了,看来是真的。”

    宇文清不由长叹。

    军器监的监主,武库的令丞,这二人竟畏罪自尽。原因令人震惊,居然是私通郢国,买卖军器。

    “此事如何发现的?”宇文清问。

    回答的是左相。

    左相跪伏着,详细禀告:“回殿下,今早些时候,军器监与武库来报,说主官自尽。事出蹊跷,老臣立刻赶去,彻查之下,在其家中发现这个。”

    说着,他呈上一本书。

    书是手写的。

    什么年月,什么兵器,什么价钱,记录一清二楚。

    宇文清合上书,已不忍再看。

    “老臣十分震惊,遂遍查其家,在花园的地下,掘出几箱金银,数目与记录相合。”左相说着,叩头直言,“殿下,此二人对老臣,也算半个门生。老臣身为左相,督导不严。是老臣失察,请殿下降罪。”

    “唉,左相何罪?快起来。”宇文清叹息,又痛心又气愤,“若论罪,我身为太子,监国理事,对此却一无所觉,罪责更大。”

    他叹着气,自责了一阵,忽然又问:“当事者已死,可有其他人证?”

    “有。抓到一个接头人,负责与郢人交易,这些记录,正是他所写。”

    “此人何在?”

    “此人叫刘大同,现已关押刑部大牢。”左相起身,又呈上一卷纸,“殿下,刑部已审讯过,这是他的口供。”

    宇文清细看着,不由蹙眉:“此人说,他得到消息,有人要袭太平寺。他便设下机关,抽身逃回禀报。什么人袭击太平寺?”

    “这个……老臣不知。”左相躬着身,恭敬道,“老臣彻查过。但是,除了自尽的官员,只抓到刘大同,拿到帐本。至于武器和郢人,全无踪影。”

    “莫非已离开卫国?”

    “极有可能。”

    这时,殿外传报:洛王、右相求见。

    宇文渊与右相上殿,一看见宇文初,均吃了一惊。不禁对望一眼,都想:他来做什么?

    “皇弟,右相,你们何事前来?”宇文清问。今日怎么了?三位辅政俱到,连洛王也来了,可真稀奇。

    “回皇兄,我昨夜捉了奸细。”宇文渊说。

    “奸细?”

    “两个郢国人。”

    “郢国人?”宇文清一惊,急忙问,“他们可曾买了武器?”

    这下,宇文渊也一惊,点头道:“买了。”

    “是卫国的武器?”

    “是。”

    “太好了。”宇文清长舒口气,竟似很开心。

    宇文渊愣了,看着他,一头雾水。

    “我知道了,原来是你。”宇文清也看他,忽然笑了,“袭击太平寺的人,原来是你。”

    太子居然知道?!

    宇文渊很吃惊,还没等开口,太子又说话了。

    “武器呢?”

    “已收缴,等待交付府库。”

    “郢人呢?”

    “在搏斗中受伤,都死了。”

    “哦。”宇文清点头,微笑道,“很好,皇弟立了大功,这事可以结案了。”

    什么?

    结案?!

    宇文渊诧异极了,自己什么都还没说,怎么就结案了?!这简直胡闹!怎么结案?凭何结案?!

    “皇兄!这事才刚开始,如何能结案?!”他皱眉,十分不满。

    “已经结束了,怎叫刚开始?”宇文清也皱眉,不解道,“偷卖武器的官员,已畏罪自尽。偷买武器的郢人,又重伤死亡。物证留待交割,人证收押大牢。证词与事实俱明,如何不能结案?”

    这一下,宇文渊彻底愣了。

    太子在说什么?

    官员自尽?人证收押?证词俱明?这都怎么回事儿?

    他看看右相,右相也在看他,两人大眼瞪小眼,一时都不知所云。

    “回洛王殿下,此事的经过……”一旁,左相开口了,又将前后说明。

    “抓了刘大同?”宇文渊听完问。

    “是。”

    “他说,自尽的是主谋?”

    “是。”

    “他胡扯!”宇文渊忽然冷笑,大声道,“区区两个小官,如何做这大事?必有身居高位者运筹,才能办到。”

    “皇弟,你这样说,莫非有线索么?”宇文清问。

    “当然有。”宇文渊冷笑着,取出一卷纸。

    宇文清接过来。

    可一眼看完,扑哧笑了。他一边笑,一边将纸递出,说:“皇叔你瞧。”

    宇文初一看,也笑了,不过是苦笑:“我如今才知,冤死什么滋味儿。”说着,他也将纸递出,叹气:“左相大人,请过目。”

    左相正很好奇。

    于是立刻拿来看,随即脸色变得古怪,像讶异,又像无语,想笑还不敢笑,生生憋着,一张老脸十分滑稽。

    三人的神情如此,让宇文渊大怒。

    “皇兄!你当这是儿戏么?!”他冷冷道。

    “当然不是儿戏。”宇文清不笑了,看着他,正色说,“这是构陷,而且居心恶毒!”

    “皇兄,你别被皇叔骗了!”宇文渊咬牙,恨恨道,“同为供词,刘大同的就是真?这个人的就是假?皇兄,你监国理事,切莫妄断是非!”

    “我没有妄断。”宇文清不悦,沉声道,“刘大同的供词,任何一条都有对应。主谋,有人畏罪自尽;买卖,掘出几箱金银;武器,是你亲自缴获;郢人,死在你的手中。有凭有据,如何不真?而这个人的供词,除了空口诬陷皇叔,可有别的佐证?皇弟,你也不小了,当知郢人凶顽,威逼之下会乱攀咬,这是常理,你还分不出么?”

    “皇兄!你已被迷了心!”

    宇文渊怒极,忽然一抬手,直指宇文初,恨声道:“他从小到大,一直在装!他骗了父皇,骗了你我,骗了天下!这样一个人,你却还信他?我卫室的大好江山,终有一日断送他手!皇兄,若到那时,你就是千古罪人!”

    “宇文渊!”

    宇文清大怒,拂袖而起,厉声斥责:“你若再胡闹,口出妄言。即使皇叔不怪,我也不饶你!”

    说完,他高声道:“来人!送洛王回府!”

    一旁,左右相都吓呆了。

    侍卫们上殿,拽走宇文渊。他大声叫喊,直到出了殿门,声音仍隐隐传来。

    殿内静了。

    宇文清忽然大咳,晃了晃,跌坐进椅子,脸色惨白。

    “殿下,你还好么?”宇文初急忙过去,轻拍他的背,叹道,“你仍在病中,不该如此动气。”

    他咳得满头汗,气喘吁吁:“皇叔……不生气么?”

    “我么……”宇文初苦笑,无奈道,“我一向惹人厌,习惯了。”

    宇文清摇摇头,声音虽虚弱,语气却坚定:“今日,皇弟太过分了。他已经不小,不能处处容让了。以后他再这样,我决不轻饶。”

    “唉……”宇文初长叹,看着他,正色道,“太子殿下,我知道你关心我。但目前,你病体未癒,还是先关心自己,好好休养为要。”说完,他吩咐侍从:“扶太子殿下回宫,请秦太医过来,给殿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