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崔家堵道

    即墨江年双手扣着门环,将门拉得死死,任由宋卿月在屋内急推猛踹也不松手。

    赵正奇领来十多位月泉重甲精兵,他们遥见靖王衣衫不整地冲出来,急急惶惶地将门环双手扣住。

    再见屋扇被摇晃得乱响,听屋内的小娘子乱骂靖王,霎时捂嘴偷笑。

    即墨江年凛眉朝门口示意,正色低声:“去,找东西将门栓牢实。若王、王妃踏出房门一步,你们有一个算一个,一百军棍处置!”

    “遵命,靖王!”众将凛然正身而应。

    待赵正奇于院中找来一根木棍将门环杠住后,即墨江年置屋内骂声于不顾,一面让赵正奇帮他穿戴甲胄,一面若无其事问:“你们何时到这院中的?”

    赵正奇给他系着腰甲,正色应道:“靖王啃王妃之时!”

    众兵头纷纷咬紧唇,低下头,笑意憋得很是辛苦。

    即墨江年不满一睨赵正奇,遂放下心,轻咳一声:“咳,我现在要进宫,看好王妃!”

    还好到的晚,若被手下看去他此前在宋卿月面前又哭又求,往后于军中颜面何存?

    “呸,谁是你王妃了?即墨江年,你要不要脸?”

    屋内传来宋卿月的骂声,即墨江年抿紧了唇,从赵正奇手中拿过凤翼腾龙盔戴上,一面淡定系着系带,一面往医馆走。

    待步入馆堂,便见神色焦急的宋玉书正朝医馆门外张望,他两只手紧张地抱在一起,掐成一团。

    即墨江年放下系着头盔绳子的手,站到宋玉书背后。默了一默后,他还是抬手轻轻一拍宋玉书肩头,吓得宋玉书身子一震,扭回头来。

    于宋玉书凤眸散大呆看之际,轻咳一声后,即墨江年脸缓缓涨红,拱手恭敬道:“宋先生!”

    之所以脸红,只因他对宋玉书心中有愧。因为临行前,他曾向宋玉书表示自己与宋卿月非是一路人。

    眼下他不仅去崔府抢回宋卿月,将才又与宋卿月在卧房中动静那么大,只怕早已被宋玉书看去。

    如此,他便成了出尔反尔之人!

    宋玉书也是第一次近看穿甲戴胄的“柳无恙”。不,威风凛凛,气势迫人的靖王。

    不过电光火闪之间,宋玉书仅想起自己欺负靖王的往事,全然忘却靖王出尔反尔的小人行径。

    于是,宋玉书便也涨红了脸,羞赧而局促地回揖:“宋玉书见过靖王!”

    两人一时找不到话说,气氛便有些滞涩……

    于医馆外震天的吵闹声里,即墨江年纠了一纠眉头后,找话寒暄:“不知无恙去后,先生一切可安?”

    堂堂靖王,当面竟依旧自称“无恙”?宋玉书拘谨地收回手,低垂着眼睫轻咳道:“咳!托靖、靖王的福。玉书睡得好,用得香!”

    “那,那就好,那就好!”

    即墨江年尴尬一笑后,待二人又要陷入沉默,他忙一指门口,“那个,先生勿惊,外间之事我来处置!”

    说完,他呼出一口窘迫的长气,越过宋玉书朝门口走去。

    ……

    此际酉时末,天色已入暮,临街商铺已掌亮星星点点的灯。

    眼见闭门鼓将要敲响,于明明灭灭的万千灯火里,来自崔府的府卫在老管家钟阜带领下,齐齐堆在杏芳堂门前的大街上。

    崔家虽为商户,但阖族上下行止向来有礼有节,从无横行暴虐之举,口碑一向上佳。

    纵使今日崔府的入门新妇被抢,老管家带着人堵到杏芳堂门口,也只是同月泉驻军将首们交涉,言语间很是客气。

    但月泉兵将皆是些双手染血、性子直来直去的糙汉子,言语间除了颇不客气外,对靖王抢亲一事更颇为得意。

    老管家钟裕已与三位横眉怒目的月泉将首交涉了许久。他身上的青狐大氅上落满了积雪,半白的须眉上也尽染雪粒。

    钟裕拱着手,客气且温和接着道:“虽靖王于上唐有功,但抢我崔家新妇委实说不过去。还望请靖王放我家夫人出来,莫要玷污我家夫人名节。”

    一将首负手望天道:“若说抢,也是你家抢了靖王女人,靖王不过是抢回来而已。”

    一将首叉手抱于便便大腹前,皮笑肉不笑道:“你这老头儿带人前来,莫不是想找打?”

    一将首肩扛寒光渗人的陌刀道:“劝你们快些散去,否则莫怪我们刀下不留人!”

    钟裕沉了沉半白的眉头,收了手淡声:“既然靖王不怕惊动禁军,不怕此事闹到天子那里,那我们崔府的人,唯有在此奉陪军爷们过一个雪夜了。”

    即墨江年立于众兵将身后听了一耳,推开诸将,现身于崔府人面前,笑道:“大风大雪的,何必客气作陪?散了吧,早些回府暖和去。”

    即墨江年笑看老者。老者虽言语客气,却敢带人将杏芳馆堵了,毫不畏惧还温和有礼,倒让他担心起自己毫不了解的崔家……

    好歹他也是上唐国大皇子,即便崔家心有不满,又安敢堵门要人?看来,这崔家远不止有钱,还挺有胆!

    老者一见他露面,便又叉手一揖,客气道:“见过靖西王!还望靖西王高抬贵手,将我家夫人放归!”

    即墨江年向来不爱称孤道寡,敛了笑意淡声:“既本王抢回,便无还人的道理。”

    钟裕拱手未收,叹气道:“那老奴在此等着靖王回心转意。”

    还挺执拗?即墨江年微微一凛眸色,一指身后,“这里是五百兵将。北衙有四千五百兵将。城外还有十万大军。若想生事,老伯这几百人可不够本王塞牙缝!”

    钟裕淡淡一笑。

    只这一笑,使得他沟壑深深的苍老瘦脸,于风雪灯火中显得分外老辣。

    钟裕拱手不收道:“只听我上唐边军好男儿对胡虏手下不留情,尚未听说会对平民百姓动粗的,更何况是靖王无理在先!”

    即墨江年抬头望了望洒雪的夜穹,眼见时辰不早,便道:“如此,那便随你!”

    钟裕虽笑得寡淡,脸上的半白须眉依旧气得一抖——看来这位靖王,就是蛮不讲理之人。

    即墨江年招手着人牵来雪蹄玄马,于两群人前翻身上马。坐于马上抬起马鞭,他指向自己的兵将。

    “这些将士都是边关以一挡十的好汉,如老伯所言,对仗的是关外胡虏。但若你们今夜想生事,那便尽管闯上一闯他们的陌刀阵!”

    钟裕于马下谦卑地笑,“老奴自然不敢触犯靖王天威,但我崔府的人却也不会撒走,会一直等到夫人出来。”

    即墨江年淡淡一阖目,开眼后朗声:“都听好了,在本王回来之前,若你们放一个崔府人入内,军法处置!”

    “末将遵命!”将士们齐应,虽才五百人,却应出了腾天的杀气。

    于是,即墨江年“驾”地一声,打马徐行。只是,钟裕带来的人,将杏芳堂外的长街两头皆堵得死死。

    即墨江年打马往皇宫方向缓行,却无一人让道,被迫勒马停于崔府府卫群前。

    老管家钟裕负了手,稳如泰山般立于大雪中,眉眼淡淡地看着即墨江年骑在马上的背影。

    即墨江年望着身前这群沉眉怒目堵路的崔府府卫,不由摇头一笑。看来,崔府的人不索回宋卿月,是不打算放任何人出行了?

    于马上半扭回身子,他笑问钟裕,“阻拦本王进宫面圣?你们想以身试法?”

    钟裕遥遥温和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不法的,还得是上唐律法说了算!靖王劫掠人妻与我等堵道要人,想必我崔家更占法理。”

    即墨江年勒转马头面向钟裕,沉眉凝目道:“回去告诉你家公子,人我是不会还的。你们可报官,可也面圣陈情,后果本王一力承担。”

    抖了抖大氅上的雪,钟裕负手踱到即墨江年马头前。

    仰头正色道:“报官亦或面圣皆为后话。但若今夜靖王不交出我家夫人,那便有请靖王——从我等尸首上踏马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