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幽思长存

    宋卿月不想活了!

    她哭着向城头上的卫菡嘶声祈求,句句泣血。

    “我已经背了宋玉书的债,你还要我背千万条人命的债吗?卫菡……我背不起!”

    “求你了卫菡!放箭啊!让我同他们一起死,给我个痛快!”

    ……

    当晏元良的剑尖刺入宋玉书胸口那一霎,她的神魂便同宋玉书一起走了!

    看着宋玉书缓缓倾倒于地,她眼前闪过与他的往昔……

    犹记去年乞巧节,宋玉书要她盛妆打扮,说她非是别人足下的垫脚石,当被捧在掌心里宠。

    也是彼时,她才从被冷落五年的自卑中惊醒——她是值当被人疼惜的!

    去年仲秋之夜,与宋玉书饮尽三壶梨花春,他脸色酡红地说:“卿月,我想有个家了,我想与你共渡余生,想给你好日子过!”

    去年除夕夜里,宋玉书手中摇着酒杯,笑眯眯同她说有了心上人,还说:“表哥能养你一辈子!”

    他大婚那日,她笑盈盈看着他戴花骑马,伴喜轿而来。

    松贞竹秀的男子梁冠礼服着身,红胜榴花,郎艳独绝!

    勒马于她身前,大喜的日子,他脸上虽是笑着,却泪流满面道:“卿月,我来接我的娘子!

    宋玉书宠她、护她、怜她……

    他与她没有血缘,却是她心中唯一挚亲的亲人,更是默默爱了她近二十年的可怜人!

    可她心中爱着即墨江年,一身不能两分……她亏欠宋玉书!

    所以,她撮合宋玉书与卫菡结缘,想要他不被她所连累,余生可以过得幸福、安稳。

    可宋玉书终究因她而死,就死在她面前,死不瞑目!

    所以,她不想活了,半点也不!

    眼见卫菡不下令放箭,她绝望大力一扭颈子,欲借即墨云台锋利的剑刃,割开她纤薄的颈子。

    若她死了,这些被困住的恶鬼便会被万箭穿心,逃生不能!

    可即墨云台远比她反应灵敏,察觉剑身一动,他霎时挪开架在她颈间的剑。

    她颈间仅仅划出一道浅浅的伤痕,流了几缕令她绝望的血,留下她不愿再留的命!

    “开门……放人!”

    卫菡的嘶吼在她头顶炸响,令她所有的骂哭与祈求落了空,她心便也空了。

    随之,“轰隆隆”一声巨响,承德门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被即墨云台推搡着,急急往承德门外撤离,她绝望回头,看着城墙上泪流满面的女将军。

    她猩红的杏眸便也噙满了泪,声嘶力竭地吼:“卫菡,你当断不断却放虎归山,我不会感激你,我恨你!”

    可她的吼声,被轰隆隆炸响的雷声所湮灭!

    纵听不见,卫菡依旧从她的血眸里,读懂她绝望与不甘。

    卫菡眼前黑晕袭来,身子摇晃,旋倒于城头之上。

    ……

    夜里的大雨凌晨方止,夜里起的杀戮却未休止。

    杀戮从皇宫漫延至整个皇城的大街小巷。从狱中逃出的犯官未及换下囚衣,便被反应过来的沙洲边军阖城追杀。

    即墨云台与裴安大将军确有事前准备。

    他们准备了上百辆马车藏于各街各巷,却仅能接应关陇世家官员逃生,其余犯官只能自求多福。

    无人接应的犯官们跟在羽林禁军身后,于黑夜里冲出监狱,踉踉跄跄逃窜于长街,若无头苍蝇一般,惶惶然不知何安,不知何去。

    未待犯官们觅得车马,反应过来,玄甲铁马的沙洲边军冲踏而来。

    转眼之间,上京满街横陈公卿骨,大街上血雨和流,涓涓成溪。

    即墨江年出征前撒离了防守九大城门的边军,由羽林禁军接手了城防,使得百姓复可自由出入,便给了犯官逃命出城的机会。

    浩浩荡荡的马车,似从地狱里逃生的孤魂野鬼,源源不绝涌出,奔向晨光熹微的希望之地。

    从承德门撤离的羽林军护着即墨云台、裴安大将军及沈安均,且战且退,冲出了上京城的兴化门。

    他们骑上早已备在城外的马匹与马车,急匆匆朝终南山方向、朝关陇地界急急行军。

    其间一辆摇晃的马车上,宋卿月手脚被缚,倒卧于车厢内。

    大开的马车前帘里,巍峨皇城在视线里渐离渐远,她状若失魂,双目空洞,面无表情……

    ……

    鏖战一宿,炽热的光将永安宫边边角角照亮。

    千牛卫与金吾卫们人影攒动,他们于一排排、一堆堆的尸骸里辨认袍泽尸首,辩识叛军尸骸。

    后知知觉、失魂落魄的百官们入朝。

    紫宸殿中,太子即墨江年信任的幕僚鸣鹤先生主持朝会,乱纷纷商议着应对当下局面的对策,商讨着安抚京中百姓的方案。

    国不可一日无君,虽太子即墨江年兵临汴梁城下——却也当归!

    ……

    一夜雷雨流濯后,龙首山花木苍翠,若无血腥之气相扰,怒放的百花香气委实沁人心脾。

    卫菡抱着宋玉书僵硬的身子,倚坐在麟德殿后花园的花亭内。

    她拿着帕子轻轻拭着他沉睡的脸,目光于他安静的眉眼间流连,若痴若醉。

    “你太调皮了!说走就走,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好歹给孩子起个名字再走啊!”

    她的手缓缓下滑,盖住他胸口处,血液干涸的伤口,神情无助。

    “你身上漏了一个洞,我心上的洞便也漏了。往后,你让我拿什么来填?”

    卫菡心上曾经有一个洞,一个不能得手即墨江年,望梅止渴十多年伤出的洞。

    初见宋玉书,她便觉这个小郎中生得俊秀,性子娇怯,甚是好逗,更是好玩。

    她便拿宋玉书当五彩石炼了一年,试着填在了心上,填得满满当当的,很是受用。

    后来,小郎中便与她心上的洞浑然一体,取也取不下,跳也跳不落。

    上元夜那一回,她拦住了宋玉书追寻宋卿月的脚步,胡搅蛮缠。

    那夜的千灯万火里,宋玉书一身红袍,若正午的炽阳一般浓艳。

    他一步步逼近她,散发着她从未见过的刚烈之气。

    当她听宋玉书说,他有了想要求娶之人后,他便从她心上的洞口坠下,令她的心空荡荡不知所措。

    更令她在其后的日子里寝食难安,神不舍守。

    心思百转千回后,她心一横,决定将宋玉书吃干抹净。

    求欢上门的那个夜里,宋玉书散开发、解开衣,将她放倒于榻上。

    他俯下身来,于她耳畔幽声:“想要求仁,玉书便成全你的仁!”

    既然宋玉书愿意成全她的仁,为何却不是成全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