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 皇帝也无奈!

    楼皇后站起来递给绍武帝一杯参茶,

    “陛下所虑自然有理。”“

    但若无粮食入北地,北地民乱难平呀!就算平定了,未来三五年内百姓可能降而复叛,北地怕是不得安宁呀!”作为大魏皇后,她自然也担心着国事。

    绍武帝一口喝完参茶,才笑看着楼皇后道:“所以朕才同意让那两个丫头去剿匪。”

    楼皇后眨眨眼,想着丈夫的话,顿时了然。

    “还是陛下老奸巨猾!还要算计两个小姑娘。”她笑着打趣道。

    本她来还想着除了免税和从外调集粮食之外,还能有些其他方法安抚北地,眼下听绍武帝这么一说,似乎不用从外调集粮食也行?

    两人三十多年夫妻相濡以沫,邵武帝当然不会在意老妻的打趣。

    其实他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想给北地百姓送粮吗?当然想!

    他想算计两个还不到十八岁的丫头吗?当然不想!

    但他也知道,他是帝王,有些事不能凭自己想或不想就去做或不做。

    眼下的大魏,才进行统一战争不过两年,大魏的粮仓,存粮不多呀!

    要是他敢这样强来,那北地造反的就不是那些无粮可食的平民百姓,而是有粮有兵有人的世家豪族了。

    但沈青君和魏雯可以让北地世家豪族心甘情愿把粮食拿出来呀!

    北地世家豪族能借机与大魏两大开国国公、帝后重臣、国家权贵搭上关系,以后仕途更好走,

    沈青君和魏雯两人收获平叛的功劳,沈家和魏家可以拓展人脉……

    而且还有很多,非常非常多!比北地所有百姓的粮食加起来都还要多,完全可以供北地百姓吃一年的多!

    但可悲的是,作为皇帝,绍武帝他不可能直接下旨让世家豪族把粮仓里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人家没有这义务。

    而且作为一个国家,国家粮仓里不能没有存粮吧,不然遇到突发事件,比如东胡侵略,要派将士去抵挡吧!

    今年大魏北地受灾严重,那么在大魏北方的东胡受灾一定比大魏更严重,按照东胡人没吃的就向南劫掠的尿性,今年的胡寇入侵是绝对免不了了的,

    而且邵武帝估计,今年胡寇入侵的规模还小不了,所以他留在粮仓里的粮食得做为抵抗胡寇入侵的军粮,不能派发给北地受灾的百姓。

    粮食从世家大户身上来!

    那么北地百姓肯定也是需要粮食安抚,安抚北地百姓粮食从哪里来?

    什么意思,就是不仅要追究你举荐不当的罪名,你的举荐人犯了什么罪,保主罪加一等。

    大魏的“保举连坐制”,将保主和举荐人的关系连得非常紧密的,在大魏,保主很多时候要承担连带责任,大魏律明确写着:“举官犯赃私罪、举官失实、举官不当、举非其人、不如举状等,保主连坐。”一言以蔽之,即以荐举行为发生为前提,凡是举主在荐举前后,被荐举人出现违背荐举原则的行为,保主都应为此承担连带责任

    绍武帝登基之初就在《荐举贤能诏》中强调,若地方官员为朝廷所举荐的官员失当,则须“罪加一等”,

    原话是“诸州所举,十有一人,联载怀仄席,引入内殿,借以温颜,密访政道,莫能对扬,相顾结舌……宜并放还,各从本色。其保主以举其非人罪,仍加一等。”

    绍武帝为什么忌讳臣子通过举荐关系形成巨大的关系网,因为举荐也不一定是好事,收益者不少,当然被牵连者也不在少数!

    此一举四得,在这场算计中,谁也没吃亏。

    楼皇后也经常强调,“如其政不能举,行且有遗,岂独败龄厥躬,必将坐其保主。”

    言归正传,对于百姓而言,世家豪族搬出粮仓里多余的粮食,北地百姓有粮可食,不会饿死。

    这也是邵武帝能下定决心放弃李显的原因,他不够奸滑聪明,斗不过成精了的臣子和世家,

    不要以为臣子天生就对君王忠心耿耿,不要以为臣子不敢算计君王!

    这就是阳谋!这就是帝王术!

    为什么?瞧瞧着两姑娘背后都有谁,梁国公沈平南和魏国公魏书江。

    北地豪族不愿意把粮食给皇帝用来赈灾,那是因为粮食给皇帝多半白给。

    没法子,臣子个个都是老狐狸,世家个个都是貔貅,不见兔子不撒鹰,在这种情况下,君王就需要老奸巨猾!老谋深算才行!

    并且在绍武帝的这场“算计”中,没有那一方会吃亏,

    但如果是在沈青君和魏雯领兵平叛中,他们把粮食拿出来供大军平叛用,却可以获得梁国公和魏国公的人情。

    世事就是如此滑稽,皇帝都打不开的世家豪族的粮仓,臣子却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打开。

    皇帝一方不用打开自己的粮仓,能留下足够的军粮抵御今年一定会来的东胡……

    因为一旦用兵,粮仓里就必须要拿出粮食来。这年头,宁可饿着百姓,不能饿着军队呀!饿着军队的后果可比饿着百姓的后果严重多了。

    听到妻子的评价,绍武帝颇为自得。

    ……

    所以楼皇后才说绍武帝老奸巨猾,当然这是夫妻间的打趣,

    而绍武帝这个主意,楼皇后是支持的。

    虽然大魏在陈国抢来了无数钱财,但粮食还真不多,因为这东西,存不住,

    北地受灾,国家无粮,百姓无粮,但世家豪族的仓库里有呀!

    而且吃光了,就只能等一年,地里才能长出来!他是皇帝也没法子让地里马上长出粮食来。

    事实是,君王手段不够,会被臣子耍得团团转,甚至成为傀儡!

    “梓潼放心,朕也没打算让她们两完全解决北地缺粮的问题,顶多让她们撑上几个月而已。”

    绍武帝道:“今年北地受灾,但江南可没有,江南的秋粮,就要丰收了,届时秋粮入库,粮仓丰盈,北地之难自解,北地也就熬过去了。”

    这时有一太监入殿,递给绍武帝一张纸条,绍武帝看后,“世间臣子都如沈家如此安分守己,朕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