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1章 厨艺祖师爷

    另一头的F4小院,在黄瑾邬离开没一会,周不易便过来寻他们:

    “李知青、王知青、蔡知青,怎么不见黄知青?”

    蔡文远一见到他便警铃大作,这人肯定来者不善:“黄知青和颜如玉同志上山打柴了,周知青你找他有事吗?”

    难道要借自行车?

    不过他们可做不了主,他们等会都准备坐村里牛车上公社。

    也不是黄知青小气不借给他们用,而是他们有三个人,难道让他坐横杆上?

    想想就很滑稽!

    “前阵子秋收大家都累脱相了,队里难得放假,我代知青院的大伙过来问问你们等会要不要上国营饭店打打牙祭。”

    “去自然是要去的。“但他心里是十分抗拒和知青院的人一起去。

    “那就一起吧,都是知青就算没住在一块也别生分了,让颜柳村的社员瞧我们的笑话。”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仨人也不好婉拒了。

    李照:“周知青说得没错,那你们可有喊上慕知青、池知青和唐知青?”

    “慕知青要去亲戚家,早早就骑自行车出去了。池知青和唐知青说她们建房子把身上的钱用完了,上公社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其实她们哪是没钱了,而是不想看到一群让人窒息的人,明天再去也不迟。

    “那我们准备好了,就过去喊你们。”

    “好!对了李知青,你们手头可有多余的粮票?那些新知青刚来不知道个节制,把带来的粮票一股脑都用完了,你们看看能否借…。”

    三人没有任何眼神交汇,就直接摇了摇头。

    李照藏了一个心眼:“我们比新知青来得更早,全国粮票早用没了,怕是不能帮到他们了。”

    这还没出发就惦记上他们的粮票了,等到了国营饭店怕是会说没钱了。

    “没有那便算了。”

    ……

    到了公社,大家先去邮局和书店兜了个圈,才到国营饭店排队点餐。

    李照他们仨排队时,特地让了好几个陌生人排在他们前面,以便于与知青院的知青们拉开距离。

    这也亲眼目睹了说没有粮票的人把粮票拿出来点餐。

    当知青院众人点完餐没付钱往后瞧时,才发现后面排的是陌生人,脸瞬间由红转黑。

    其中的小资安雨琳在盛气凌人的服务员的催促下不得不掏钱全付了。

    她不仅付了知青院众人的,还付了颜天娇的那份。

    因为知青院的入冬准备,还得仰仗颜天娇的一对一指导呢。

    找到空位坐下后,颜天娇习惯性扫了周围一圈,还真让她发现了两个熟人。

    她也不管对方此时欢不欢迎她迎上去,起身就走了过去,'礼貌'地打招呼:“婶子、青梅,原来你们也在这!”

    当会计媳妇发现女儿的相亲对象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颜天娇瞧时,心里都要恨死这个狐媚子了。

    柳青梅自然也没瞎,还好俩人只是相看,不是定下来了:“天娇,你和知青院的知青一起过来的?”

    “是呢,我就是过来和你们打个招呼,就不打扰你们了。”

    “嗯!”

    ……

    颜如玉回家后,发现屋里进了人。

    黄瑾邬做出一副无辜的模样,解释道:“如玉同志,是颜奶奶体谅我辛苦,说要给我冲蜂蜜水,不过她没找到你家的蜂蜜罐子。

    然后就拉我去了她家,给我冲了人参蜜片。”

    “我知道了,走吧,一起去烧午饭,早点开饭!”

    别以为她不知道他咬重'人参蜜片'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说好一年就是一年。

    给钱也提前不了。

    “嗯!”褪鸡毛、剥兔皮这脏活累活,还是让他来干。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活,饿得饥肠辘辘的俩人终于把饭菜准备好了。

    是香喷喷的白米饭配两菜一汤:酱黄瓜、红烧兔肉、猴头菇炖鸡汤。

    黄瑾邬动筷子前还是不忘问上一句:“如玉同志,我们不用送点过去给四位老人?”

    “不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容易有矛盾的。”

    “你说得也对!”

    于是黄瑾邬毫无负担地大口吃肉,如玉同志不愧是蔡知青厨艺的祖师爷,烧的饭菜实在是太美味了。

    他吃了四碗米饭,喝两碗鸡汤,才放下碗筷,不好意思地问:“如玉同志,是不是我吃太多了?”

    只吃了一碗饭喝了一碗汤的颜如玉淡定地摇头:“没有,我食量就这样。”

    比食量,她其实能和他相当,但她得装一装,不宜过早暴露出来了,把人吓跑了。

    黄瑾邬主动收拾起残局,米饭、酱黄瓜和红烧兔子都丁点不剩,但那只野鸡,他们只喝了汤,一块肉一块猴头菇都没吃。

    “如玉同志,这野鸡肉是放橱柜里罩着?”

    “我去拿饭盒给你装回去,这鸡炖了汤,营养都到汤里去了,肉没营养了又柴得很,我不爱吃。”

    “哪会没营养!”

    别以为他不知道,她就是想把好吃的留给他。

    如玉同志这点挺像他家母亲大人,娘还总说他爹恋爱脑,娘是那个恋爱脑还差不多。

    ——

    三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