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替孤去桥村一趟吧!

    面对嬴政此话。

    赵高却没有出声。

    “看样子。”

    “你心底还是在怪孤。”嬴政叹了一口气。

    “奴婢不敢。”赵高跪在地上,低声回道。

    “替孤再去一趟九原郡吧。”嬴政开口道。

    赵高抬起头,心底有些忐忑的问道:“大王有何事吩咐?”

    “秦齐已晋护军都尉,理当恩赐秦齐之母。”

    “所有要赐予的都已经写到了诏谕之中,你携王诏去一趟吧。”嬴政沉声道。

    “奴婢领诏。”赵高当即一拜,心底充满了喜意。

    此刻他心中也是有些期待与小姐的相见。

    “好了。”

    “退下吧。”

    嬴政摆了摆手。

    “诺。”

    赵高躬着身,退出了章台宫。

    “大王。”

    在赵高离开后。

    一个声音在嬴政的耳边响起。

    再一看。

    顿弱已经站在了大殿内向着嬴政参拜。

    “如何?”嬴政直接问道。

    “这是秦齐全家的底细。”

    “请大王过目。”顿弱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布帛,恭敬对着嬴政一递。

    嬴政一挥手,一股无形的力量出现,直接将顿弱手中的布帛接到了手中。

    从此一看。

    可见嬴政的武道实力不弱,竟能够凌空取物。

    打开一看。

    “秦齐之父,名为秦正,于昭襄王五十五年在赵国战死,战死时年龄三十五岁。”

    “秦齐之母,名为秦氏,如今年龄四十三岁。”

    “秦齐于秦王政……”

    映入眼中则是秦齐全家的信息,甚至于追溯到了秦齐的祖父辈了。

    看到这。

    嬴政眼中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看样子真的是孤想错了啊。”

    “大王。”

    “这些都是自地方官府直接调阅的。”

    “如若大王还想知,臣可以亲自去一趟桥村探查。”顿弱恭敬说道。

    “无需了。”

    “或许是孤想多了。”嬴政一抬手,没有再纠结。

    之所以会如此费尽周折的去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初看到了秦齐的眼睛,那种相似让嬴政无法忘怀。

    “诺。”顿弱恭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时间逐渐流逝。

    很快。

    时间一晃。

    邯郸城外。

    秦家大营。

    原本还很空荡的大营已经逐步的充盈了起来,因为这接近一个月时间以来,陆陆续续的将降卒运来,但如今还只是将他们安置在大营,给予他们吃穿,并没有对他们整编。

    秦齐的意思是等所有降卒和新兵全部来到后,再进行整编,如今也只是给他们灌输一些秦军的规矩罢了。

    “秦将军。”

    “冒昧入营,还请担待啊。”

    韩非坐在了秦齐面前,有些无奈的说道。

    “韩大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大王离开赵地时交代了,如若韩大人有什么需要军队的地方,我自然不会推辞。”秦齐微微一笑。

    韩非叹了一口气,直接说道:“流民越来越多了,特别是这邯郸城外,流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了,而且还在越聚越多。”

    “战争虽然结束,但因为战争而造成的苦果可并非那么容易平息的。”

    “此次灭赵一战,赵地的流民至少接近两百万了。”

    “凭赵地留下来的钱粮是不足以平息的,此事还是需要大王来处置应对。”秦齐沉声说道。

    两世为人,秦齐可不是那种头脑发热就要圣母心泛滥的愣头青,他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

    两百万流民!

    每日消耗的粮食都是海量的,哪怕是只是让他们勉强活下去的稀粥,这可不是秦齐能够管的。

    “咸阳已经传回了大王诏谕了,大王下诏调拨粮库一半的粮食来赵地赈济,如今已经在路上了,

    “这是好事啊。”

    “韩大人还有什么要操心的?”秦齐微微一笑。

    “这一次灭赵用了近两载,我大秦粮库里的粮草也消耗了八九成,就算再调拨一半粮草赈济也不可能完全将两百万流民赈济活命,而且冬季将至,寒冬加上粮荒,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韩非叹了一口气,眼中则是涌现了不忍。

    对此。

    秦齐自然是明白韩非心中所想。

    “韩大人。”

    “当断则断。”

    “此事如若优柔寡断反而会让更多的人死。”秦齐缓缓开口道,话里蕴含着深意。

    “我自然是明白优胜劣汰,可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那么多人死,终究还是不忍啊。”韩非叹了一口气。

    “韩大人还是直言需要本将做什么吧。”秦齐也不想与韩非浪费时间,直接问道。

    “此番前来是想问问上将军的军粮是否还可调度一番?”韩非犹豫的说道。

    听到这。

    秦齐摇了摇头:“军粮之重,军粮为先,想必这个道理韩大人也明白。”

    “韩某自然明白,可是……”韩非也是一脸苦涩。

    “如今蓝田与北疆两个大营的袍泽正在逐步撤走,我麾下大营正在逐步接防,但现阶段真正接下来的还只有邯郸境,其他地方仍然是两个大营节制。”

    “赵地初定,其境各处仍然有乱象,军务之重想必韩大人也清楚,我不可能让我麾下将士饿肚子,不可能为了流民而影响军心。”

    “其中哪一个关键想必也无需多言。”秦齐十分严肃的说道,并没有留下情面。

    闻言。

    韩非也只能苦笑的点了点头:“上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的确是韩非莽撞了,军粮的确不可动,如若军营有失,赵地必有大失。”

    “韩大人能明白就好。”秦齐点了点头。

    “除了此事外。”

    “还请上将军调派一些兵力在邯郸城外维持秩序,流民越多,出乱子的几率也就越大,我是生怕他们冲击邯郸城啊。”韩非说道。

    “此事我会让章邯亲自去办。”秦齐立刻说道。

    韩非缓缓站起来,躬身对着秦齐一拜:“如此就有劳上将军了。”

    “无事。”秦齐摆了摆手。

    韩非带着几分失望的转过头,缓缓向着殿外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秦齐脸上带着一种深思,最终,秦齐似乎想通了什么。

    “韩大人。”

    “你是真的想要救人?”秦齐开口道。

    听到这一声。

    韩非眼中闪过喜色,立刻转过身:“自然。”

    “我的确有一个办法可以救下很多流民,至少可以护住三十万人。”

    “但这些人的年龄不能超过四十岁,男女幼子皆可,而且这些人也不可记录在册。”秦齐凝视着韩非说道。

    韩非一脸诧异反问:“上将军是要如何对待他们?难道要将他们贩卖?”

    “我秦齐行事光明磊落,从不做贩卖同族之事。”

    “现在摆在韩大人面前就是这样一个选择,伱是选择这三十万人活命,还是选择看着他们去死。”

    “当然。”

    “能不能救他们这也关于我的秘密,我自然不可如实相告,但绝不是害了他们。”

    “具体如何选择就看韩大人你自己了。”秦齐平静的说道。

    听到这话。

    韩非也陷入了一种挣扎之中。

    如果按照秦齐的选择来。

    那三十万人就不能录入名册籍贯,相当于直接让他们消失了,但如若不将这些流民交给秦齐处置,他们也都是死路一条。

    “如若上将军真的可以救下三十万人,免了三十万人的口粮,那就可以活下来更多人,那这一切都值得。”

    “我选择救下他们。”韩非挣扎片刻后,立刻做出了决定。

    “好。”

    “那就有劳韩大人去筛选流民,四十岁之下,无论男女我都可以救下。”

    “筛选之后,你可直接让章邯送入大营来。”秦齐立刻笑着道。

    韩非点了点头,又躬身对着秦齐一拜:“虽然不知道上将军要这些流民做什么,但昔日听上将军之言,以华夏族群安危为重,韩非相信上将军绝对会善待那些流民。”

    “三十万性命,韩非拜谢。”

    秦齐站起来,抱拳回礼:“韩大人心系万民,同样值得敬佩。”

    之后的事情。

    自然是无需多言了。

    “有了韩非帮忙,聚拢流民,扩充洞天灵府人口倒也是简单了不少。”

    “此事或许会传到秦始皇耳中,但救了这么多流民他也不会说什么,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也查不到什么,一入灵府,除了我允许无人可知晓。”秦齐心中暗道。

    邯郸城外。

    章邯统领着万众秦家军锐士维持。

    还有韩非亲自镇守,一百口热锅正在施粥。

    城外的流民看不到边际,并且还在越聚越多。

    “传本官令。”

    “秦齐上将军体恤流民,筛选四十岁以下者,无论男女,无论幼子妇孺,皆可入军营得到赈济安置。”

    韩非站在了城楼上,大声的宣布道。

    城外的流民听到后,纷纷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大人。”

    “我还不到四十岁,我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能不能入军营得到赈济?”

    “大人,救救我女儿吧,她真的饿的受不了了。”

    “大人,救救我们吧……”

    城外的流民变得激动起来,纷纷大喊着,情况也变得有些乱了,拥挤不断。

    “不要乱,不要挤。”

    “军营可容纳数十万人,远远超过此间流民数量,只要年龄四十岁以下皆可入营。”

    “谁若是胆敢冲撞军阵制造混乱,杀无赦!”

    章邯站出来,以真气加持,大声喝道。

    应声。

    周围的锐士纷纷亮出了兵器震慑。

    场面一下子就稳定了下来。

    这就是军队的作用。

    “章邯将军。”

    “有劳你开辟一条通道,年龄合适者可直接入营。”韩非对着章邯道。

    “李将军。”章邯转过头,直接安排。

    一切有条不紊。

    而另一面。

    桥村。

    “夫人。”

    “大王的王使来了。”

    “一百多架车的车队。”

    “大王派人来犒赏秦将军了。”

    庞雄一脸兴奋的冲入了府中,大声禀告道。

    “是谁领队啊?”

    秦齐娘好奇问道,心中则是有些担忧。

    “这个属下并不知道。”

    “不过既然是王使,而且还是犒赏秦齐上将军,想来必是宫中的中车府令,如此方可彰显大王的王恩。”庞雄恭敬回道。

    秦齐娘脸色一变,当即看向了巴柔:“柔儿,你替娘去迎接一下王使,娘有些不舒服。”

    “啊?”

    巴柔有些奇怪的看着。

    一旁的庞雄也是如此。

    “去吧。”

    秦齐娘直接从巴柔身上接过了孙子,然后就向着自己房间走去了,并且迅速的将房门给关上了。

    “少夫人,夫人这是怎么了?”庞雄一脸诧异不解的看着巴柔。

    “我也不知道。”巴柔也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也没事。”

    “少夫人也可以代表上将军,一样可迎接王使。”庞雄笑着说道。

    “恩。”巴柔点了点头,随后道:“走吧。”

    村口。

    远远的就看到了绵延很长的马车队,除了押送的禁卫军外,还有上千计的奴仆,各种绸缎,各种装着宝物的箱子。

    很快。

    这车队就来到了桥村村口。

    村民们也都驻足在村口观望着看热闹,村正自然也在,脸上都是笑容。

    自从秦齐出人头地之后,官职是越做越大,而来到桥村的大官也是越来越多,秦齐的威名传开,无数人都知道秦齐出自桥村,这也让桥村的地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子变成了一个大地方,嫁过来的姑娘已经不少了,谁都想与大秦的上将军攀上关系。

    当车队来到后。

    赵高直接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向着村口走来。

    赵高的目光则是看着村口,充满了一种期待。

    可扫了一眼后,却没有发现他要见的人。

    “看样子小姐还是在故意躲着我。”

    “不过这一次,我一定要见到小姐,问问她为什么不认我。”

    “快二十年了,我绝对不能再让小姐独自承受了。”赵高心底暗暗想着,充满了坚定。

    这时。

    巴柔缓步走上前:“民妇巴柔恭迎王使。”

    如若是一般的权贵夫人,赵高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笑容,但面对巴柔,面对自己小姐的儿媳妇,赵高那千年寒冰的脸也露出了一抹笑容来:“少夫人客气了,快快免礼。”

    “多谢王使。”巴柔立刻欠身道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