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70章 奇袭许都,营救天子

    最近的秦牧很是开心。

    为何?

    只因吕绮玲、甘夫人、糜夫人连连传出喜讯,怀上了他的孩子。

    这让秦牧及其麾下的谋士大将们都很是高兴。

    秦牧有后,就意味着他创下的基业能进一步稳固。

    即便秦牧哪一天“中道崩殂”,在后继有人的情况下,他们也都有了明确的效忠对象,而不会作鸟兽散,使秦牧的基业立刻土崩瓦解掉。

    此时,在州牧府当中,秦牧正在后花园跟自己的妻妾们一起烧烤,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时至今日,秦牧有了六个夫人,分别是:吕绮玲、糜环(糜夫人)、甘梅(甘夫人)、袁姬以及大小乔。

    秦牧可谓是享尽了齐人之福。

    “主公。”

    就在这时,刘伯温缓缓的进入了后花园,并来到秦牧的身边。

    “伯温,何事?”

    “主公,袁绍又派了使者过来。”

    “哦?这次来的是谁?”

    “沮授。”

    “是他?”

    秦牧不由得眯起了眼睛,陷入沉思。

    这一年来,袁绍、曹操也不知道派了多少个使者,要面见秦牧,游说秦牧出兵,却都被秦牧一一回绝了。

    不胜其烦的秦牧,甚至对袁曹两家的使者避而不见。

    只因秦牧认为自己出兵的时机还未成熟,所以一心一意的韬光养晦,训练兵马,锻造器械,积攒钱粮。

    至于是伐曹,还是伐袁,秦牧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让他到我的书房等候片刻。”

    “诺!”

    ……

    书屋之中,枯坐良久的沮授,终于见到了秦牧。

    “大都督。”

    “公与先生,久仰大名!”

    秦牧很是热情的张开自己的怀抱,笑容满面的道:“我秦牧虽久居徐州,却早已经听闻过公达先生你的大名了!”

    “袁公能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只恨我不能早日得遇先生,引为知己,聆听先生你的教诲!”

    听到这话的沮授,心中很是感慨,忙不迭的起身朝着秦牧行礼道:“大都督言重了。”

    “反倒是沮某,对大都督你钦佩之至。大都督起于危乱之时,不到一年便占据徐州以及扬州、豫州一部,威震东方,真乃是天纵英才!”

    “年轻人当中,绝无任何一人,有大都督你这般成就!”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

    秦牧与沮授“商业互吹”了一下,寒暄一阵之后,便对席而坐下来。

    秦牧一边给自己与沮授倒了一杯茶,一边还饶有兴致的笑问道:“公与先生,此番袁公使你来徐州,又是想游说我出兵奇袭许都的吧?”

    “正是。”

    沮授正色道:“大都督,从白马之战开始,袁曹两军鏖战了近十个月,在官渡相持不下。”

    “曹操的兵马、钱粮、地盘、人口等等,皆不如我家主公,所以他的军中粮草告罄,兵士疲乏,其治下的豫州一带,叛乱不断。”

    “眼下攻灭曹操,营救天子,就在此一举了。”

    “我家主公将在官渡,给予曹操最后一击。”

    “大都督你可趁机发兵奇袭许都,必可一战而下,这营救天子,匡扶汉室的重任,就落到大都督你的肩上了!”

    秦牧抿了一口茶水之后,似笑非笑的道:“公与先生,你这么说,我真是深感责任重大。”

    时至今日,秦牧似乎是找不到借口推脱了。

    之前的秦牧是推辞说自己钱粮少,无以为继,不便于出兵作战,但是经过了这近一年的休养生息,别人都能猜到韬光养晦的秦牧,一定积攒了大量的钱粮,准备了许多精兵强将,待时而动!

    对于秦牧这一股重要势力,曹操和袁绍都在不遗余力的拉拢。

    袁绍想让秦牧出兵奇袭许都,曹操则是想让秦牧出兵进攻青州。

    秦牧又将作何抉择?

    眼看着秦牧迟迟没有表态的沮授,皱了皱眉头道:“大都督,事不宜迟。”

    “若是你能出兵奇袭许都,营救天子,一定是大功一件。”

    “我家主公说了,灭曹之后,豫州可以让给大都督你。”

    闻言,秦牧淡淡的笑道:“公与先生,不瞒你说,曹操派来的使者,也说我可趁着袁曹两军在官渡相持不下之际,尽取青州。”

    “这……大都督此言差矣。”

    沮授摇摇头道:“我家主公的大公子坐镇青州,麾下还有高览、张合两位名将,以及数万兵马。大都督若欲攻取青州,恐怕难以成功。”

    这场官渡之战,或多或少跟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有所不同。

    颜良、文丑没有战死,刘关张三兄弟尽在袁绍的阵营中。

    就连本应该待在官渡的袁谭、高览、张合,都为了防止秦牧的进犯,屯兵于青州。

    “公与先生,在你看来,青州的袁军,是我的对手吗?”

    “并非大都督你的对手。但,我家主公不日就能在官渡大破曹军,届时与他交恶的大都督,何以自处?”

    秦牧语重心长的道:“公与先生,官渡之战的胜负还未见分晓。先生认为袁军必胜,未免有失偏颇了。”

    “难道大都督你认为,曹军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犹未可知。”

    顿了一下,秦牧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水,又道:“公与先生,我听说袁公已经疏远了你,对吗?”

    “先生有大才,奈何未逢明主。”

    “先生早年向袁公提出奉迎天子之策,又反对诸子分立,建议三年疲曹,可惜袁公都不予采纳,反而疏远了先生,将你的监军之权分置三都督,让先生你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在官渡之战前后,先生你还向袁公进言,以缓进战术拖垮曹军,再有就是前不久让蒋奇外表护粮,均不被袁公采纳,反而遭袁公发配到徐州来游说我出兵奇袭许都。”

    “先生,我说的这些事情,可对?”

    “嘶!”

    听到秦牧的这一席话,沮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头皮发麻,倍感震惊。

    沮授之前的事迹且不说,但是,沮授建议袁绍让蒋奇率兵在运粮队伍外围保护的事情,秦牧是如何得知?

    沮授张了张嘴,想要询问秦牧,却被秦牧挥了挥手打断了话头。

    秦牧微微一笑道:“公与先生,你不必太过惊讶。”

    “我虽然一直都待在徐州,但是对袁曹两家官渡之战的战况,还是略知一二的。”

    闻言,沮授不由得苦笑着道:“大都督你这哪里是略知一二?分明是了如指掌!”

    “不知道大都督能否告诉在下,我建议袁公派兵外表护粮之事,你是如何得知?”

    秦牧摇摇头道:“无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