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8章 杀人还要诛心

    秦牧率军渡过黄河之后,就抵达了黎阳。

    黎阳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黄河以北,属于魏郡,昔日袁曹两军鏖战的时候,都曾围绕过黎阳进行过一番争斗。

    袁绍率军南下之时,也一度屯兵于黎阳。

    所以,黎阳城是一座坚固的城池,易守难攻。

    “公与、元皓,你们替我写的那一道讨袁檄文,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听说把袁绍骂得直吐血。”

    秦牧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田丰和沮授,笑吟吟的道:“你们的这一篇檄文,胜抵雄兵数万呐。”

    “主公谬赞了。”

    田丰和沮授不由得相视一笑,心里还是有些惭愧的。

    毕竟,袁绍是他们的旧主,当初或多或少对他们有些知遇之恩。

    不过良禽择木而栖。

    田丰与沮授多年来备受袁绍冷落,有牢狱之灾且不说,还差点被袁绍处死。

    承蒙秦牧看重,他们也愿意为秦牧效犬马之劳了。

    有沮授、田丰的鼎力相助,秦牧要拿下冀州,其实并不难。

    这二位都是河北名士,跟袁绍那边的谋士大将,以及冀州士族很是熟悉。

    一旦秦牧灭了袁绍,占领了冀州,用田丰和沮授来协助治理冀州,那是最合适的事情了。

    “报——”

    这时,一名小校飞马来报,将一道竹简递到了秦牧的手中。

    “主公,锦衣卫密报!”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秦牧在袁绍那边也安插了不少锦衣卫,负责打探情报。

    所以袁绍那边有什么动静,秦牧基本上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秦牧看过锦衣卫的密报之后,只是淡淡的一笑。

    “袁绍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放着良策不用,做出错误的决策。”

    “倘若袁绍按照荀谌之策,在黎阳、邺城、邯郸、望都到范阳一带,建造壁垒工事,加固城防,以此来阻击我军,使战事陷入拉锯的话,实在是胜负难料。”

    “幸好,袁绍没有听从荀谌之策,反而用了审配的对策,想合冀、幽、并三州之众,在邺城跟我军一决高下。”

    秦牧不由得摇摇头道:“真是不自量力。”

    在场的陈宫、田丰、沮授、刘晔、鲁肃等谋士闻言,也是禁不住一阵的无语。

    现在的袁绍,就跟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只知道孤注一掷了。

    倘若他真的要跟秦军打一场持久战,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可惜的是,现如今的袁绍已经听不进任何的逆耳忠言了。

    “这黎阳城是袁绍的大将高览在守着,大概有守军万余人。”

    秦牧把手中的密报传了下去,让一众谋士看一遍,旋即眯着眼睛道:“我军有十万人,要攻克黎阳城,不难。”

    “只是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恐怕难以办到。”

    “诸位,我意率领万余铁骑先行一步,兵临邺城,你们认为如何?”

    “这……”

    一众谋士听见秦牧又打算孤军深入,不由得面面相觑。

    陈宫硬着头皮进言道:“主公,这是否过于冒险?”

    “邺城乃是袁绍的大本营所在,在无内应的情况下,主公便是想奇袭邺城,一战而下,恐怕也难以办到。”

    闻言,秦牧轻笑一声道:“公台,我知道要一战而下邺城,绝无可能。”

    “我之所以想以铁骑大军直插邺城,为的只是‘围城打援’。”

    “袁绍现在想用坚壁清野的法子对付我军,并州的高干,幽州的袁熙也在率兵赶往邺城的路上,一旦使他们合兵一处,届时我军想攻灭袁绍,就不是易事了。”

    “还不如我先行一步兵临邺城,袁熙若来,我击之;高干若来,我击之。”

    “对于我秦军而言,城外之敌远比城内之敌容易对付得多。”

    秦牧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

    在经历了官渡、平丘两次大战的惨败之后,原本家大业大的袁绍,能动用的可战之兵少之又少。

    精锐之师更是折损殆尽!

    秦牧断定,邺城的守军十有八九都是老弱之师,新招募的士卒,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敢出战吗?

    不敢!

    袁熙的幽州军,以及高干的并州军,或许还有一战之力,只是战斗力也远不如秦军。

    “张辽、臧霸。”

    “属下在!”

    “我给你们八千步骑,你们立寨于黎阳城之北,若高览率兵出战,援救邺城的话,即刻灭了他。”

    “诺!”

    秦牧又大手一挥道:“我先率领一万铁骑奔赴邺城,诸军随后跟上,攻取荡阴、安阳之后,与我在邺城会师。”

    “另外,让薛仁贵加大攻势,尽快与我在邺城合兵一处。”

    “诺!”

    ……

    “轰隆隆!”

    不到两日,秦牧率领的一万铁骑就抵达了邺城之外,安营扎寨。

    就跟秦牧预料的一样,袁绍不敢派兵出战。

    而缺乏攻城器械的秦军,也没有对邺城发起进攻。

    袁绍那边,最先赶到邺城的是袁尚。

    袁尚本来是受命于袁绍,坐镇平原郡阻挡薛仁贵进攻的,现在邺城危急,他也被召了回来。

    在袁尚之后,第二个率兵赶到邺城地界的,是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

    并州距离邺城不算远,所以高干率领着三万余步骑,一路快马加鞭,紧赶慢赶,终于抵达了漳水一带。

    只可惜,还没等高干跟袁绍合兵一处,率军进入邺城,他们就遭到了秦军铁骑的袭击。

    “杀!”

    秦牧率领着一万铁骑兵,身先士卒,冲入了袁军的队伍中。

    由于事发仓促,袁军将士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漫长的队伍无法结阵,从队伍的中间被秦军铁骑拦腰斩断,以至于首尾不能兼顾。

    更要命的是,在秦军铁骑兵的步步逼近、绞杀之下,袁军不得不往漳水的方向逃窜。

    “噗嗤!”

    “唰!”

    秦军的猛将极多,如赵云、胡车儿、李存孝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们跟切瓜砍菜一样,锐不可当,杀得袁军将士丢盔卸甲,不得不夺路而逃。

    “弟兄们!跟我杀出去!”

    “杀啊!”

    高干不得不鼓起勇气跟秦军死战。

    他的武力值自然是不低的。

    不过,高干这边一冒头,秦牧就立即找上了他。

    秦牧一手握着天龙破城戟,一手抓着赤兔马的缰绳,宛如魔神降世一样,把挡在自己身前的敌人,一一斩落于马下。

    护在秦牧身边的,除了胡车儿以及一众亲卫之外,还有燕云十八骑。

    他们一个个都锐不可当,为秦牧迅速杀出了一条血路。

    不一会儿,秦牧就一路杀到了袁军的中军大纛之处,跟高干碰上了。

    眼看着秦牧这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高干被吓得肝胆俱裂,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拍马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