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3章 薛仁贵挂帅征东

    秦牧在岳飞、薛仁贵、徐晃等众将的陪同下,巡视了一番将士们的训练情况,还是较为满意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秦牧一直信奉这样的真理。

    诚然,他帐下的这八万禁军锐士,都是百战余生,非常骁勇善战的精兵,但平日里要是不严格按照要求训练的话,战斗力难免会有所衰退的。

    温柔乡本是英雄冢!

    为何历朝历代立国之初,武德充沛,军力很是强盛?

    因为将士们原本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生逢乱世,半点不由人。

    而到了王朝末年,军队因为承平日久,难免战斗力严重下滑……

    所以,秦牧特意让岳飞、李靖等一众名将,编撰了一部《军队操典》,专门用来练兵。

    “鹏举。”

    “臣在。”

    “寡人记得你当年屯兵于扬州的时候,编练了不少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现在军中有多少扬州精兵?”

    “回禀大王,军中尚有扬州精兵八千人左右。”

    “……”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秦牧平定江东,就让岳飞留在扬州屯兵,负责对付扬州的山越、宗贼,还专门从山越当中选拔出一些精锐战士,训练成了“扬州兵”。

    扬州兵现在是秦军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最出名的兵源,莫过于“丹阳兵”了。

    古往今来,丹阳郡就以常出精兵闻名于世。

    昔日李陵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死战不退,使匈奴人几乎丧胆,差点撤退,那五千汉军其实就是丹阳兵。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

    哪怕是到了现在,丹阳兵的赫赫凶名,还是不减当年的。

    除了秦牧帐下有丹阳兵,其实刘大耳麾下也有少许的丹阳兵。

    想当年大耳贼刘备进入徐州,帮助陶谦抗击曹军进犯的时候,陶谦还非常慷慨的把数千丹阳兵送给了他。

    一晃多年,屡战屡败的刘备将这点家底折腾的差不多了,却也还剩下一部分,作为其军中的骨干……

    这大概是刘大耳每次都能东山再起的一大本钱了。

    秦牧对丹阳兵也很是看重的。

    丹阳兵属于步卒,也不是纯粹的步卒,他们擅长山地作战,不出意外的话,秦牧之后要征讨益州、荆州以及交州的时候,扬州兵也能一展所长了。

    秦牧麾下的扬州军团,不是步卒就是水兵。

    水兵且不说,岳飞之前在平定扬州的山越之乱后,就遴选出了四万之众加以训练,在秦军历次战事中都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不够。”

    秦牧语重心长的道:“鹏举,寡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从扬州抽调部分精兵过来也好,或是从中原诸军中选拔锐士也罢,寡人要你编练出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三万人。”

    “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能办到吗?”

    “这……”

    岳飞不禁面露难色。

    诚然,秦军当中的精兵不少,稍加训练就能成长为别的兵种,但是要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今之计,岳飞就只能从扬州那边调一些步卒过来了。

    “诺!”

    岳飞旋即答应下来。

    ……

    中军大帐之内,秦牧把岳飞、薛仁贵、庞德、李存孝、赵云等一众武将都召集到一起,商议军机大事。

    “诸位,寡人打算出兵征讨公孙恭,平定辽东,你们谁愿挂帅?”

    此言一出,在场的将领们无不面露渴望的神色,有些跃跃欲试。

    这可是挂帅,而不是随军出征。

    独自领兵如果取胜的话,功劳是极大的。

    秦牧帐下人才济济,帅才不多,将才则是只多不少的。

    说到底,将才和帅才是有区别的。

    真正意义上的帅才,要跟白起、韩信这种人一样,连百万之师,攻必克,战必胜。

    而将才的类型就多了,有儒将、战将,善守之将,善攻之将。

    将才领兵出征的话,身边一定要带着谋士,负责在一边出谋划策,不然迟早会出大事的。

    但帅才则是大可不必。

    相对来说“帅才”是全能型的。

    秦牧帐下的张辽、徐晃、赵云、文聘、吕蒙、陆逊等人是良将,而真正意义上的帅才,则是李靖、岳飞和薛仁贵……

    当然,也不是说将才不如帅才,只是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

    “大王,臣愿挂帅出征!”

    岳飞首先出列道:“一年之内,臣定能为大王收复辽东,生擒公孙恭!”

    “大王,臣也愿挂帅出征!”

    薛仁贵跟着向秦牧躬身行礼道:“臣曾任镇东将军,总揽幽州诸军事,对幽州的情况较为熟悉。”

    “对辽东那边的状况也有所了解。如若大王让臣挂帅征东,战事顺利的话,半年之内,臣便能为大王收复辽东,灭了公孙氏!”

    随着岳飞、薛仁贵的表态,其余将领都退却了,不敢跟他们相争。

    毕竟这两个人的资历和战功都摆在这儿,谁敢说自己带兵打仗的本领能胜过他们?

    黄忠、文聘、庞德、马岱等人适才归附秦牧不久,属于“资历尚浅”,所以不敢贸然请战。

    至于李存孝、赵云、吕蒙、陆逊等人,则是真正缺乏统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秦牧麾下的诸将,只有李靖、薛仁贵、岳飞、张辽、太史慈、高顺他们经常出镇一方,有着独自领兵的丰富经验,而且常胜不败,战功彪炳。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眼下“征东将军”的人选,会在岳飞与薛仁贵二人之中产生。

    其实秦牧的心里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历史上“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再加上薛仁贵比起岳飞比起更为了解辽东那里的状况,故而秦牧决定启用薛仁贵为征东将军,领兵出征。

    “薛礼。”

    “臣在!”

    “寡人封你为征东大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挂帅征讨辽东公孙氏。寡人把玄甲军铁骑三千人,背嵬军铁骑八千人,外加两万铁骑,步卒二万人交给你统率!你务必尽快平定辽东。”

    “诺!”

    薛仁贵当即领命下来。

    有这么强大的兵力,这么多的精锐之师,秦牧何愁薛仁贵不能迅速平定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