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7章 南中大姓,人善被人欺

    “子敬,你介绍一下南中当前的战局吧。”

    “诺!”

    鲁肃当即站了起身,说道:“南中的叛乱,从去年五月就开始了,而且愈演愈烈。”

    “孙权、诸葛亮率领残部流窜到了永昌郡一带,跟南蛮和南中大姓开始接触,并煽动他们举兵叛乱。”

    “南蛮且不说,对我大魏具有较大威胁的,当属‘南中大姓’。”

    “这些南中大姓,是在南中定居的汉人豪强。”

    “昔日汉武帝平定西南夷,还迁徙了不少户百姓进入南中定居,此所谓之‘移民实边’也。”

    “南中之地的西南夷很多,性情彪悍,桀骜不驯,身处的环境又非常恶劣,所以被迁移到南中安家落户的汉人百姓,都会聚集到一起生活,相互结亲,形成了宗族大姓。”

    “这些南中大姓,有爨、孟、李、董、雍、毛、朱、吕等宗族,在南中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有着自己的部曲和地盘,还跟南蛮的夷帅联姻,称之为‘遑耶’,与本地的太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足鼎立之势。”

    顿了一下,鲁肃又道:“去年五月,益州郡耆帅雍闿就在南中发动叛乱,还杀死了太守正昂。”

    “曹操还遣使到益州郡,封雍闿为永昌太守。”

    “雍闿的叛军原本难以有所进展,诸葛亮却又和南蛮孟获一起煽动诸夷发动叛乱,参与叛乱的人,还有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等人。”

    “到今年开春,益州的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宁郡、永昌郡、益州郡基本上都已经失守,或为南蛮肆虐。”

    “微臣率兵南下,收取了诸地,怎奈何,军中的一些南中大姓跟叛军有所勾结,不止诱骗微臣进入叛军的伏击之地,还配合叛军里应外合……”

    可想而知,鲁肃对于南中大姓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是非常痛恨的。

    对于南中之地的一些情况,秦牧有了大致上的了解。

    “子敬,叛军有多少人马?”

    不好说。”

    鲁肃摇摇头道:“陛下,这些南蛮叛军并不以占领城池为目的。”

    “他们往往是占据在山上,攻城略地,也只是为了劫掠百姓,补充军需,跟山贼流寇一样,可能有不下十万之众。”

    “当然,南蛮叛军的势力较为分散,在南中诸郡躲藏起来,对我军游而击之,让人防不胜防。”

    “益州郡这边,雍闿、孟获、孙权等叛军,大概有五万人左右,是最强的一支叛军。”

    “如若能灭掉这支叛军,其余南中叛军,也是秋后蚂蚱,蹦哒不了多久了。”

    “善。”

    秦牧坐在帅位上,环视一周后,看着在座的谋臣大将,询问道:“诸位,你们认为这一仗,我军要怎么打?”

    鲁肃回答道:“陛下,微臣认为,还是应该以剿抚并用,恩威并施为主。”

    “南中大姓且不说,其实南蛮的很多部族,都是收了蒙蔽,这才举兵叛乱的。”

    “据微臣所知,孟获巧言令色,在南中游说诸蛮族起兵叛乱,他的说法是朝廷要征收黑狗三百头,胸毛都要是黑色。”

    “而且,孟获还宣称,朝廷要他们上贡三丈长的斲木三千根和螨脑三斗……”

    “这黑狗、螨脑不好寻找,斲木更不可能长到二丈长,所以在孟获的欺骗下,诸部的酋长都认为是朝廷压迫了他们,故而奋起反抗。”

    “陛下,我等可以遣使到南中诸部游说,对他们说出实情,并加以犒赏慰问,赦免其罪,一定可以兵不血刃的平定一些南蛮的叛乱。”

    鲁肃的此言一出,还不等秦牧说话,陈宫就皱着眉头,反驳道:“不妥。”

    “南中蛮夷的叛乱由来已久,早在汉朝的时候,他们就是时而归顺,时而叛乱,如果仍是采取剿抚并用方略,何时是个头?”

    “这一回,朝廷大兵压境,有如泰山压顶之势。”

    “顺者昌,逆者亡,岂有讨价还价的条件?”

    “如果对于叛乱者,都能赦免其罪,姑息养奸,岂不是贻害无穷吗?”

    “这样一来,南蛮对于朝廷就更加没了敬畏之心。”

    “日后大军撤去,他们可能会再起叛乱,而且还是变本加厉的洗劫百姓,攻陷府衙,杀害官吏,这代价会更大!”

    陈宫的这一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人善被人欺!

    倘若朝廷一味地采用怀柔政策,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的。

    而秦牧,从来就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

    “还是商议如何破敌吧。”

    “陛下。”

    刘晔起身,向秦牧进言道:“微臣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对南蛮叛军,陛下可以先礼后兵,先派使者和锦衣卫到南中游说,离间一众叛军酋长。”

    “叛军当中,有原来的太守、夷帅、豪强,更有外来户孙权,他们一定彼此相互猜疑,难成大事,若要离间他们,再简单不过。”

    “好。”

    秦牧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作为联军,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被敌人使用离间计了。

    而“离间计”,又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另外,我大军可分为三路,一路征讨越巂郡的高定;一路征讨牂柯郡的朱褒;一路征讨益州郡的雍闿、孙权等人。”

    秦牧微微颔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便道:“众将听令!”

    “微臣在!”

    所有人都站了出来,朝着秦牧单膝下跪。

    秦牧朗声道:“鲁肃为大将,赵云为副将,领西路军三万人,从成都由水路出发,进军越巂郡,征讨高定。”

    “张辽为大将,太史慈为副将,领东路军三万人,由僰道出发,进攻牂柯郡的朱褒。”

    “中路军八万人,由朕亲率,出平夷,攻向益州郡!”

    “诺!”

    南中地区过于广袤,囊括了后世的四川、贵州、云南,甚至是缅甸的部分地区。

    秦牧如果要带着十几万的大军攻城略地,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才需要兵分三路,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南中的叛乱。

    对于秦牧的想法,刘伯温、贾诩等谋臣,其实也猜得出来。

    灭了南中的叛军,秦牧就能调转枪口,北上灭掉曹阿瞒的雍国,完成大一统的伟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