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8章 收复张燕

    “黑山有数十万众,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放弃他们。”

    顾言听到张燕的话差点把茶水喷出来:“大渠帅,我觉得中山太守确实不太适合你,你该去青州看看,那边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李大目道:“听说过,粮满仓,羊满山。”

    顾言脖子一梗,头微微上抬,眼睛看向斜上方,傲然道:“那是穷人家。”

    “这还穷人家?侍中你说大话不要太过分啊。”

    “就是,穷人家还粮满仓,那富人家是什么样子。”

    看激起了他们的兴趣,顾言微微一笑道:“听好了,富人家,听书看戏唱小曲儿,用陛下的话说,吃饱喝足不叫富,精神富足才是富。”

    雷公小声道:“什么叫精神富足?”

    黑山这些人,有人挺精明,扯旗造反也不用真名,各自起个外号,比如张白骑,其实真名叫张晟,骑白马就叫张白骑了,比如李大目,就因为眼睛大。

    至于这个雷公,因为说话声音大,像打雷,刻意小声说,堂上众人也都听的清清楚楚,不过,没人能给他答复,因为大家都不懂,就算是顾言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干咳一声道:“就是多读书,你看,说了都不懂。”

    王当更关心手下将士一些,站出来问道:“青州富裕我们也都有耳闻,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顾言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大渠帅下山去做中山太守,大家跟着大渠帅一起均田分地,家家有田,还怕吃不上饭?”

    王当摇头道:“我黑山足有几十万众,如果全部进入中山,恐怕也富不起来。”

    整个中山国才几十万人口,再加上几十万,就算是均田,一人也分不到多少。

    顾言一拍巴掌道:“你说的对,陛下和司徒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陛下之意,暂时将整个黑山划入中山国,数百里黑山也是有不少土地的吧?所以大渠帅只需带领少数人下山,到中山国去就行了。”

    “你早说嘛,这么着的话,我看行。”

    五鹿第一个表态,虽然按照顾言的说法,这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送给他们一个中山国,当然这个需要他们自己去攻打,周边这些城,他们打过不少次了。

    更何况,张致既然派来了顾言,就不可能只动动嘴皮子,到时候华雄那边肯定是要帮忙的。

    王当也转头看向张燕道:“属下也觉得此事可行。”

    张燕没有着急决定,看向其他渠帅。

    雷公瓮声瓮气道:“去吧去吧,我倒更想去青州看看,什么叫精神富足。”

    顾言大笑道:“等你下了山,想不去都不行,大贞官员可是要定期轮流到稷下学宫听讲的。”

    雷公一缩脖子:“听讲?听什么讲?”

    没上过学,但是一听还要听讲,就莫名觉得可怕。

    王当解释道:“我听说过,地方官员要学德行,武将要学兵法。”

    顾言冲他笑道:“看来这位将军对大贞知道不少嘛。”

    王当嘿嘿一笑,没有解释,同为张燕手下大将,他与杜长的关系还算是不错,杜长被张致扣下,加入青州之后,两人还有书信往来,王当对青州之事有一些了解。

    顾言冲他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张燕,最终还得是张燕拍板。

    众人也不再说话,一起看向张燕。

    张燕开始盘算起来,张致这些年的发展确实比他好多了,尤其是最近,打败七路诸侯,又收服公孙度,敲打公孙瓒,短期内应该没人敢再招惹他了。

    如顾言所言,一辈子躲在山中终究是个贼,而接受了的话,摇身一变,就成了太守。

    虽然和于毒相比好像有些吃亏,但太守也是两千石的高官,尤其是大贞撤了州牧这个级别,太守已经是封疆大吏了。

    张燕年岁不小了,他的儿子也渐渐长大,在座的诸位渠帅大都差不多的情况,把贼的名字洗了去,也给子孙后辈们留个清白的名声。

    其实张燕之所以迟迟不愿同意最主要的原因的是他心中有根刺,就是当初听了黄龙的话,让陶升去行刺张宁,怕张致以后会找他算账。

    不过想来想去,陶升被袁绍的人杀了,黄龙被自己杀了,应该没人知道当初真的是自己下的令。

    沉默半晌张燕起身道:“承蒙陛下看得起,张燕定为陛下取来中山。”

    见他同意了,顾言大笑道:“那就恭喜了,太守请先整军,我先行一步,前往涿郡去见华雄将军,让华将军出兵,配合太守。”

    张燕一挥手道:“不必,侍中且看我黑山儿郎大破中山。”

    好歹也是叱咤黑山多年的大渠帅,连邺城都城攻下过,中山算什么,更何况这次是张燕亲自出马,如果攻打一个小小中山还需要别人协助的话,以后还怎么混?

    顾言明白他的心思,微笑道:“那就静候大渠帅佳音了。”

    说着带着随从下山,来到了中山。

    既然张燕要自己打中山,那顾言就成全他,没有去见华雄,而是来到了无极县甄家。

    大门口,两个家丁目光炯炯的看着街上的小娘子,看到远处有人过来,带着大批随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两人很精明,猜测这群人应该是冲甄家来到,连忙打起精神。

    直到这伙人靠近,其中一人惊喜道:“三公子?”

    伸手一推旁边那人:“快去禀报夫人,三公子回来了。”

    甄家三公子甄尧,一年多以前跟着甄祥来到临淄,在张致的推荐下,成功拜入管宁门下,在稷下学宫呆了一年多,这次被顾言征召,跟着一起来到中山,顺便回趟家。

    大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张夫人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一年不见,张夫人老了不少,这一年里,他的二儿子甄俨也因病去世了。

    甄家男人好像都不怎么长寿,甄尧的父亲甄逸在中平三年就去世了,大哥甄豫,二哥甄俨也先后去世,三兄弟只剩下甄尧了。